摘要:伴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中職音樂教育也不斷推陳出新。目前的音樂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培養,還應當關注和培養學生審美的能力。審美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也有利于提升其欣賞能力,更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掌握音樂、學習音樂。本文分析的是在培養中職學生審美能力的基礎上,總結出提升中職音樂欣賞中審美能力的方法,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 音樂 審美 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中職音樂教學在教授學生音樂專業技能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在中職音樂欣賞教育中,教師應當將審美能力融入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來,通過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使用更好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喜愛學習音樂,并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只有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教學的內容,讓學生真正欣賞音樂之美。
一、審美能力的重要性
中職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還是為社會培養具有專業素質的音樂人才。一方面,中職音樂教育應當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在課堂教學中,只是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而審美能力與實踐經驗密不可分,可以說是在不斷的音樂實踐中,學生們才能逐步培養起審美能力。反過來,審美能力的提升,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理論內容,在實踐活動中表現的更加出色。此外,審美能力為學生的創新提供了基礎,專業音樂人才不僅僅需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只有這樣的人才,才能進一步推動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音樂是感性的教育,而審美教育介于感性與理性之間,因此,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另一方面,只有具備審美能力的人才,才能將對音樂的理解更好地展現出來,會幫助學生培養其審美興趣。在課堂上,學生應當對音樂的教學保持興趣,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投入。以此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吸引學生的審美興趣、提升課堂的效率。音樂本身就是一種審美活動,只有將情感與教學聯系起來,才能讓學生真正領略到音樂的魅力,并富有創造性。
二、提升中職音樂欣賞中審美能力的辦法
(一)提升審美感知力
通過課堂的學習,學生應當學會欣賞音樂,并在此基礎上發現音樂之美,感悟音樂之美。首先,這就需要教師創造一個良好的審美情境。可以在播放音樂之前對音樂創作的背景、創作者的經歷、創作的目的進行詳細的說明,以營造良好的審美情境。其次,還可以在播放音樂的過程中對音樂的內涵進行詮釋,讓學生真正聽得懂音樂。最后,還可以給學生自我發揮的空間,讓他們自由地說出心中的感受,以鞏固審美感知力。
(二)樹立審美價值觀
由于課堂教學的特殊性,音樂欣賞教育至關重要。在日常的教學方法中,就應當落實審美教育。,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中注重對學生審美價值觀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從根本上重視起審美教育,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才能在日常的教育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作為學生們體驗音樂的集中表現,審美的培養需要在各種教育實踐中不斷積累。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音樂意識,并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
(三)激發審美激情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激發學生的審美激情。首先,應當將音樂教學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貼近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習音樂的興趣。其次,還應當創造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們在特定情境下展現自己的審美激情,以促進審美教育。最后,還可以通過舉辦音樂創作、演繹比賽,讓學生的思維更加發散。只有讓學生自主地投入到音樂的創造中去,才能真正激發其審美激情,不斷提升審美能力。
(四)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
在教學中,實踐活動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要讓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與課程相關的實踐活動中去,并通過實踐活動積累相關經驗,與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相融合,更好地完成音樂教育的目標。當學習特定的音樂作品時,可以讓學生根據作品的內容和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進行演繹。通過對音樂作品的再創造,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從而提升其審美能力。
(五)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
對于中職音樂教學內容的選擇,應當結合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只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的教學內容,才能最大程度上貼近學生的生活,并讓學生真正喜愛音樂。大部分中職學生的年齡處于17歲到20歲之間,屬于青少年階段。該階段的學生普遍喜歡音樂,喜歡觀看諸如《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等音樂類節目,對流行歌曲有很大的興趣。因此,中職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時,應當結合學生的興趣,適當地增添流行歌曲的元素,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感受學習的樂趣。但是也不能過分偏向流行歌曲,還是需要在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中找到平衡,讓學生對于這兩種音樂的審美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
(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音樂不像文字,它的意指并不明確,不同的人可能會對同一首音樂產生完全不同的感受,這與個人的想象力有重要的關聯,而這種想象力也是審美中的一種體現,因此可以通過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發揮想象力,來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選擇具有鮮明節奏感的音樂作品幫助學生聯想其中的音樂形象。例如可以讓學生聆聽《十面埋伏》,然后讓學生談談從這首曲子的節奏中能夠想象的情景。
三、結語
當下,我國素質教育方興未艾,在音樂領域獲得了良好的發展。雖然目前我國中職音樂欣賞教育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還是缺乏了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要想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音樂人才,就需要保障其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否則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掌握音樂欣賞的理論知識,卻缺少了實踐經驗,不能獲得長遠的發展,也不利于音樂行業水平對的提升。因此對中職音樂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進行研究很有必要。只有重視審美能力的培養,才能讓學生真正融入到音樂的教學中來,并領略到音樂之美。
參考文獻:
[1]王勇華.理性感悟:進入音樂欣賞的新層面——論音樂的選擇性聆聽及音樂經驗的獲得[J].時代文學(理論學術版),2007,(01).
[2]李若梅.在音樂欣賞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7,(10).
[3]韓瑩.將“人文”引入音樂欣賞[J].才智,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