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家族毛古斯是一種獨特的舞蹈藝術,從內容上來看,毛古斯具有粗獷、大氣等特點,起源于土家族原始人們的自由、樸實的生活。從舞蹈的形式上來看,毛古斯在動作風格上較之其他舞蹈顯得更加拙樸,舞蹈節奏明快。在當今百花齊放的藝術環境中,毛古斯具有別樣的藝術魅力,本文就土家族毛古斯的藝術文化進行研究。
關鍵詞:土家族 毛古斯 文化
作為我國特色少數名族之一,土家族具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其中尤以土家族毛古斯為代表。土家族是一個有語言無文字的民族,因此一些傳統文化難以通過文字記錄的方式傳承。聰明的土家族人便以舞蹈的形似將歷史文化生活記錄傳承。毛古斯是中國最原始的舞蹈之一,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
一、土家族毛古斯的起源
由于土家族歷史無相關文集記錄,因此對于毛古斯的起源缺乏有力的實物考證。學術界對毛古斯的起源說法不一。一些學者認為毛古斯起源于原始生活中人們的狩獵行文,其粗獷的動作如同狩獵場景再現;一些學者認為毛古斯起源于土家族傳統祭祀活動;一些學者認為毛古斯起源于土家族的宗教活動或巫術行為。關于土家族毛古斯的起源有幾種傳說,在這些傳說中可能包含了一些毛古斯起源的真實信息,但卻無法從側面印證。因此對于毛古斯真實起源的研究必須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藝術文化、等多方面信息,并通過科學的推斷及探索進行嚴格分析。土家族位于湘西,地域文化氣息濃厚,結合當地的一些文化氣息以及毛古斯的表現內容考察其起源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方法。
二、毛古斯與土家族祖先崇拜的聯系
土家族和其他民族一樣,在發展過程中擁有自己的圖騰及先祖文化,這些內容在毛古斯中都得到了體現,其中尤以土家族人民的祖先崇拜最為明顯。土家族擁有自己獨特的節日“舍巴日”,這一天土家族人民最先開始的就是祭祀儀式——梯瑪。祭祀活動中受到供奉的神明中的,其中以火神為代表,說明火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改觀。舍巴日必須經歷的環節就是跳毛古斯。在進行祭祖儀式時,人們將跳毛古斯的一群人當做祖先看待,如同在儀式中完成了與祖先心靈上的交流。通過虔誠的祭祖儀式,人們希望能夠了解到自己的祈禱,在祖先的庇佑下實現自己的心愿。
原始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開始進入母系社會,當時社會的普遍情況是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女性的地位遠高于男性,因此毛古斯中最開始表現出來的是對母系女祖的崇拜。不僅在舞蹈中,舍巴日的擺手堂祭祀儀式中也有所體現。湘西永順縣雙鳳村的舍巴坪中心設置了三把供奉神靈的椅子,椅子上都配有相應的西蘭卡普,以此象征三位受到土家族景仰的女神。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男人擔負了生活資料來源的主要任務,因此男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社會財富大多掌握在男性手中,男性地位逐漸超越女性成為社會的主宰,原始社會完成了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轉變,于是土家族的女祖崇拜逐漸被男祖崇拜所取代。毛古斯對男祖崇拜的內容十分豐富,相比于女祖崇拜中的三位女神,男祖崇拜中的“八部大神(又稱八部大王)”顯得更加大氣。八部大神是對當時土家族八個部落首領的總稱,是土家族人民公認的父系社會先祖,也是土家族人民可追溯的遠古男祖。
封建社會時期,是土家族祖先崇拜的又一轉變期,人們開始了近祖崇拜。
三、土家族毛古斯的演化及流變
一些學者甚至將毛古斯成為我國舞蹈的起源,由此可見毛古斯崇高的歷史地位。結合毛古斯的情節來看,其實就是土家族歷史文化的縮影。一些學者戲稱毛古斯就是土家族歷史文明的一面折射鏡。土家族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重要印記都能從毛古斯中找到,如同前文提到的從母系社會的女祖崇拜到父系社會的男祖崇拜再到近祖崇拜,這些歷史發展規律和土家族舞蹈順序如出一轍。
(一)祖神崇拜的轉變與毛古斯的演變
前文已經闡述土家族的祖神崇拜轉變,最初由女祖崇拜開始。人類社會經過原始社會的充實進入女性地位崇高的母系社會,女性是社會經濟的主宰。隨著社會變遷,女性的社會統治地位逐漸被男性所取代,從此男性開始了對女性歷史長河中為數幾千年的統治。進入封建社會后,土家族人民開始了進祖崇拜。從毛古斯中能夠明顯感受到土家族的祖神崇拜經歷了女祖——男祖——近祖的更迭方式,毛古斯是土家族社會發展的重要體現方式。
(二)戲劇與毛古斯的演變
作為湘西舞蹈的特殊表現形式,毛古斯更是被看做戲劇藝術的活化石,但是藝術界對毛古斯的認識仍然存在分歧,主要原因是舞蹈可以缺少觀眾,舞者可以自娛自樂,但戲劇確是用來表現給觀眾看到。在藝術形式上難以辨別舞蹈和戲劇的真正區別,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毛古斯的原始性。毛古斯表演中服飾及道具的特殊性也說明了這點。因此毛古斯舞的發展和當地戲劇有一開始的相互影響直到最終實現融合。
四、結語
毛古斯作為土家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研究其文化可以發現土家族人民生活的歷史痕跡,也能發現人類社會的前景軌跡。毛古斯不愧是是藝術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基金項目:
本文為湖南省教育廳《土家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研究》課題,項目編號:13C774;《土家族毛古斯的人類學研究》課題,課題編號:13jdzb001。
參考文獻:
[1]張子偉.湘西毛古斯研究[J].文藝研究,1999,(01).
[2]陳廷亮,譚婷.土家族舞蹈審美意識的傳承性與變異性[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5,(04).
[3]彭曲.論土家族舞蹈的民俗意蘊——土家族民間遺存舞蹈形象調查與研究[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01).
[4]陳廷亮,譚婷.土家族舞蹈審美意識的傳承性與變異性[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