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國創業板、中小板的高估值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市場對于新興行業中長期政策導向所有可能帶來的積極變化合理預期的反映。
今年以來,股市漲勢如虹。越來越牛。在一些墨守成規的人眼里,似乎成了“瘋牛”,而用改革和發展的眼光看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牛”。
中國股市的事情很難用“股市是經濟晴雨表”的理論去分析。在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那些年份,股市的走勢卻并沒有同步反映經濟形勢,反而持續走熊。而在經濟發展方式開始轉型的今天,股市卻義無反顧地牛了起來。這在某些習慣于國外流行的經濟分析模型來觀察問題的人看來,無疑叫做“非常態”。而改革的擁躉們則稱之為“新常態”。用“新常態”的視野看問題,目前的中國股市與其說是經濟數據的晴雨表,還不如說是改革進程的晴雨表。2014年7月以來所啟動的這一輪牛市,正是對全面深化改革之“新常態”的積極反映。
正如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日前所指出。近期股市上漲。是市場對經濟增長“托底”、金融風險可控的認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市場流動性充裕、資金利率下行、中小企業上市公司盈利情況改善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反映,有其必然性與合理性。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舉措正加快推進,不久前召開的“兩會”對今年經濟發展勾畫了藍圖,這些因素有力地提振了市場各方對中國經濟穩健運行的信心。穩健而又不失靈活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于盤活存量資金。托底經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國企改革等重大舉措的推進,帶來了正能量。國家大力推廣“互聯網+”行動計劃,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更多企業將因此而受益。大量資金的進入使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杠桿因素產生了重要影響。有力地支持了股市的上漲。
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4月21日,滬深兩市全部A股平均靜態市盈率24.27倍,其中主板市盈率21倍,中小企業板64倍。創業板96倍。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3.45倍和16.52倍,與成熟市場估值水平大致相當。而創業板和中小板市盈率則在短期內明顯出現偏高的趨勢,不過,美國納斯達克的經驗告訴我們。高市盈率也是創業板的主要特征之一。目前我國創業板、中小板的高估值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市場對于新興行業中長期政策導向所有可能帶來的積極變化合理預期的反映。我們雖然并不欣賞過分脫離業績基礎和成長性的市夢率。但也堅決不主張動不動就拿“賭場論”說事。畢竟。正是由于有些人將中國股市出現的一些結構性泡沫現象說成“賭性”的表現,否定一切,主張推翻重來。甚至在股市大跌時喊出了“不應救,不能救。不必救”的荒謬口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國股市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陷于難以自拔的長期低迷,大多數的投資者長期虧損甚至發生嚴重虧損,股市正常融資功能難以發揮作用,正能量幾乎蕩然無存。如此沉重而慘痛的歷史教訓,豈能如此輕易地說忘記就忘記?!
改革是這一輪牛市蓬勃發展的內在動力,同時。也是這一輪牛市越來越健康的重要標志。并不是說牛市就只能上漲。不能調整。也沒有震蕩。但是,正是由于改革為牛市帶來的正能量越來越多,而負能量則越來越少,這一輪牛市才不僅有望上漲的動力越來越強,而且越是經歷調整風雨的洗禮反而越洗越健康。這也正是“改革牛”之所以能夠成其為真正之“健康牛”的道理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