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郵政近年來一年一套的古代名畫系列《揮扇仕女圖》特種郵票已面世。《揮扇仕女圖》是一幅描寫唐代宮廷婦女生活的佳作,全卷所畫人物共計十三人,分為五個自然段落,畫卷長204.8厘米,高33.7厘米,絹地,相傳為唐代周防所繪。畫面鈐有明韓世能“韓世能印”、“韓仲子氏”、“世能”,清梁清標“蕉林書屋”、“蕉林居士”、“蕉林考藏”。清高宗弘歷“古希天子”、“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乾隆鑒賞”等鑒藏印,共鈐31方收藏印記,現藏故宮博物院。
欣賞該幅唐代名作,不論從主題還是畫面來看。都突破了六朝以前有著濃厚鑒戒意義的列女、孝婦、賢妃、圣后等題材的婦女畫束縛,而描寫了貴婦的現實生活。全卷中設色畫貴婦女官13人。描繪了夏末秋初宮妃和侍女在深宮院內納涼的情景。主人公是頭帶蓮花冠、身穿紅衣及粉色綠團花長裙的貴婦,坐于靠背椅上。右手執綠色紈扇,左手扶椅圈,頭微低,若有所思。對面立一頭戴幞頭、身穿灰紫窄袖盤領長袍、腰束朱帶者,手搖金鳳鸞紈扇,為貴婦消暑。貴婦背后二宮女,一持水盂,一持花盆。等候吩咐。一女侍和一侍童抱琴離去。再后男侍持鏡,宮女對鏡梳妝。其后是三人坐于氈上,宮女和侍童正在引線或繡花,另一宮女倚坐于繡架之旁。左手支頷,作鎖眉沉思狀。最后一景是宮女背坐于四足登上,右手執扇,扭頭倚樹而立的宮女。整幅從右至左分為“揮扇慵坐”、“端琴解囊”、“臨鏡理妝”、“對案圍繡”、“閑憩攀談”五組畫面,畫面中除了一樹之外,沒有任何襯景,突出了人物形象。畫面手法采用橫向疏密、松緊的韻律變化,縱向高低錯落的層次變化,從而使得畫面結構井然有序,并避免了構圖上的單調呆板。圖中色彩豐富。以紅色為主,兼有青、灰、紫、綠等各色。其冷暖色調相互映襯,顯現出人物肌膚的細嫩和衣料的華貴。特別是衣紋線條近鐵線勾描,圓潤秀勁,富有力度和柔韌性,較準確地勾畫出了人物的種種體態。在13人中有9婦皆面龐圓胖,短眉平直,眼小微闔,櫻桃小口,表情冷漠、憂郁。使之從不同的側面,刻畫了人物在不同場景中的各種心理狀態。在全卷中,作者通過對嬪妃的生活的描繪,表達出她們寂寞、沉悶、空虛、無聊、幽恨暗生的心情。因用筆簡練剛勁,硬直凝重,色彩鮮艷濃郁,充分反映出唐代染擷工藝的高度成就。
賞析《揮扇仕女圖》特種郵票,在設計、印制中。為盡窮表現出這幅中國古代的傳世繪畫作品,郵票設計師李群采用古樸的裝幀手法,在版式的排列上采取連票的形式,較好地保持了原畫的完整性。河南省郵電印刷廠印制郵票時,采用高精度的膠印印刷,既表現出了整體的厚重,又刻畫出了細節的生動。特別是郵票和小型張的邊飾花紋作特殊處理后猶如刺繡一般。使整套郵票體現了絲絹的感覺,又較好地再現了原作的盛唐風韻。
對該繪畫的作者、唐代著名畫家周防。集郵者并不陌生,1984年3月24日。我國發行了T89《中國繪畫·唐·簪花仕女圖》特種郵票一套3枚、小型張1枚,采用的就是他的原作。值得一提的就是這枚《中國繪畫·唐·簪花仕女圖》小型張,它開創了新中國郵票的一個先例——采用古代名畫題材,以狹長幅的小型張形式展現了原畫風韻。郵票發行后,深受集郵收藏者和投資愛好者的喜歡。現在全套3枚面值0.88元的郵票,市場價格100元左右,面值2元的小型張市場價格1300元左右。作為《中國繪畫·唐·簪花仕女圖》姊妹篇的《揮扇仕女圖》特種郵票,不僅是國家郵政一年一度的經典題材,還是中國古代名畫系列郵票的延續之佳作。筆者認為對這套郵票的市場關注度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