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本文從分析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出發,結合對MOOC的特點、發展現狀、前景,探討MOOC對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的重要啟示,并從混合式學習的視角,研究兩者相結合中教師激勵機制與學習評價體系建立的問題。
關鍵詞 MOOC 計算機應用基礎 課程改革 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7.012
Inspiration of MOOC to 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Appli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YANG Yongyan
(Sichuan Huaxin Modern Vocational College, Chengdu, Sichuan 610107)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eaching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OC, analyz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promising to explore computer applications MOOC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vocational,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lended learning both studies combined with the teacher incentive mechanism of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MOOC;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reform; vocational education
0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計算機技術成為人們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能力。同時,互聯網的全面覆蓋,各行業辦公自動化軟件的普及,計算機與日常生活、工作的關系日益密切。在高等教育中,計算機應用能力已作為大學生基本能力培養的重點,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同時也被納入高等教育基礎必修課之一,所有專業的學生都需要學習這門課程并通過全國統一的計算機等級考試。高職院校尤為關注如何更好地開展該門課程的教學,讓學生真正掌握計算機應用能力,不再拘泥于把它僅僅看成是一門學生應該完成的課程。近年來,MOOC的興起及快速發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也給從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教師們帶來了一些重要啟示。
1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高職院校教育中的教學現狀
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教育培養的是動手能力強、實踐技術過硬的高素質人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職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很多學校實施學歷證書+職業技能證書的“雙證書”制度,強調學生不僅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更要掌握大量的實際操作技能。①計算機應用基礎在高職院校中不僅是一門公共基礎課,在教學過程中尤為強調該門課程對學生操作技能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1.1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特點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各個高職院校中名稱略有不同,所選教材版本也稍有差異,甚至不少學校是根據本校教學需要自主編制教材,但教學內容主要都是以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及其應用、office的基本操作、計算機網絡基礎與信息安全、多媒體技術等為主。教學內容囊括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教授學生理論知識,更要讓學生掌握實際操作技能,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同時,計算機應用基礎也是一門實踐重于理論的課程,如何在有限的教學周數內既完成教學目標,又讓學生能較好地習得操作技能是任課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硬件日新月異、軟件升級頻繁,新軟件不斷涌現,導致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亟需講解的內容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然而,該課程在高職院校教學計劃中的課時被不斷壓縮,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掌握計算機基本能力的要求卻在不斷提高,課程改革的必要性更加凸顯出來。在順應社會發展趨勢,響應企業用人需求,提高學生計算機基本能力的要求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1.2 學生學習的特點
高職院校以其獨特的辦學理念,與本科院校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同樣,高職院校的學生也有著不一樣的學習特點。就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而言,高職院校學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1)學習基礎薄弱。學生進校分數較低,對各種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夠,導致對課程中某些知識的理解存在困難,教師的一系列教學引導無法很好地得到學生的配合,容易發生知識斷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重復原有的基礎知識來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教學進度。(2)學習習慣較差。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弱,一旦脫離了教師的約束,極少有學生能進行主動學習,特別是在40人以上的上機實踐課中,教師根本無法關注到每一位同學,上網、打游戲者屢禁不止。另外,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遇到問題不會主動去尋求解決方法而是一味求助教師,極少同學會課下對知識進行鞏固和預習。(3)信息素養差異大。由于我國國情及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等原因,存在南北經濟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甚至同一個省市出來的學生都存在信息素養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例如有些同學高中就接觸過VB或者C語言,甚至還參加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但還有一些同學僅僅是簡單接觸過,對計算機了解甚少或者只能玩玩游戲、上上網。面對這樣一個水平不均的班級,如何對教學環節進行合理安排,都是任課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
2 MOOC的特點、現狀及前景
2.1 什么是MOOC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縮寫,譯為大規模開放式網絡課程,就是世界各大知名院校自愿將自己的優秀視頻課程,上傳到專門的MOOC平臺上供來自全球各地的人們免費學習。這是一種實現全球教育資源共享,且學習者不受時間、地點、金錢等限制的新型學習方式。
MOOC作為一種網絡在線學習,與傳統的E-learning有什么差異呢?MOOC正如其名,Massive(大規模的)、Open(開放的)、Online(在線的)、Course(課程)。強調參與人數多、受眾面廣、突破人數的限制,免費,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在家學習。而E-learning簡單的說則為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另外,在學習內容的設計上,MOOC所采用的都是10分鐘以內的小視頻,學習完視頻會要求學習者完成測試題,就像一個隨堂測驗一樣,以此來檢查學習者對該視頻所講授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測試通過才能繼續觀看下一個視頻,多個視頻是連續的課程內容。也不同于微課程是專門針對某一知識點或者重難點。E-learning大多以30分鐘以上的視頻為主,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學習倦怠,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
此外,關于教學評價,MOOC平臺的開發也具有優越性,它除了系統能做出的量化評分外,還提供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等方式。同時,平臺還具有記錄學生學習曲線的功能,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曲線調整教學內容,設計出更適合每一個學習者的課程。學習完課程之后,可以參加本門課程的考試,最終可以拿到該課程的學習證書,這是傳統的E-learning學習沒有實現的。傳統網絡學習發展到今天,仍舊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歸根結底還是沒能有效地解決師生交互問題。MOOC得以推崇也正在于它能有效地進行師生交流,教師會在專門的時間段接受學生提問并解答,學生也可以通過發表話題的方式相互討論和交流,實現互通有無,教師同樣可以參與其中。綜上所述,可以說MOOC的興起是E-learning學習方式的一種補充和升級。
2.2 MOOC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2008年,加拿大曼尼托羅大學發布了一門課程CCK08 (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連接主義和連接的知識),該課程由加拿大阿薩巴斯卡大學的George Siemens 和加拿大研究理事會的Stephen Downes設計并引領。這門課程有25名學歷生和2000多名來自公眾的免費學員,課程內容通過 RSS feeds傳遞,學習者可以使用各種工具參與:Moodle論壇、博客文章、Second Life和實時的在線會議等。同年,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大學的Dave Cormier和加拿大國立人文教育技術應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Bryan Alexander為了響應這門課,他們創造了MOOC這個術語。②2012年,美國的頂尖大學陸續設立網絡學習平臺,在網上提供免費課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課程提供商的興起,給更多學生提供了系統學習的可能;2013年2月,新加坡國立大學與美國公司Coursera合作,加入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平臺,③未來還會有更多名校加入到MOOC的開發中來。2013年,MOOC的浪潮席卷中國,清華大學首先加入edX(2012年由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成立,用于提供免費開放課程)。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也于2013年7月簽約“MOOC”平臺Coursera。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MOOC平臺有Coursera(由斯坦福大學的Andrew和Daphne創立)、edX、Futurelearn(英國開放大學聯合英國各大知名院校創立)、Udacity(由Sebastian Thrun, David Stavens和Mike Sokolsky聯合創建)、iversity(歐洲最具代表性的MOOC平臺)、open2study(澳洲最具代表性的MOOC平臺)、NovoED(由斯坦福的教授Amin Saberi創建的一個在線提供各大學公開課的平臺)、Udemy(土耳其的MOOC平臺)、moocs@pku(北京大學的公開課平臺)、學堂在線(清華大學基于edX開放源代碼研發的中文在線MOOC平臺)、EWANT(中文育網,由臺灣國立交通大學及大陸四所交通大學:包括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及北京交通大學聯合發起成立的中文在線MOOC平臺)、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和網易公開課聯手打造的中國版coursera)。④
以北京大學公開課平臺為例,自2013年上線以來,就吸引了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8萬人選學,讓“人人都可以上北大,輕松享受名校課程”不再是夢想。由此可見,MOOC以其優秀的學習模式和優越的學習資源,必將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模式。
3 MOOC對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的啟示
MOOC在網絡上的全面鋪開,因其靈活的學習時間,對學習者參與課程不設門檻的學習方式,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推崇。人們可以進入公開的MOOC平臺,選擇如計算機應用基礎等感興趣的課程學習,對傳統的高校教育模式來說既是機遇也是一種挑戰。MOOC與傳統課程對比如表1所示。
此外,學校教育中學習者還需要承擔一定的學費,而MOOC,只要愿意參與學習,通過注冊后就可以免費進入學習,真正為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就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而言,MOOC帶給我們如下幾個方面的啟示。
(1)MOOC背景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開展方式應更加多元。高職院校課堂的教學方式主要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另外班級人數多、教學任務重等原因仍舊是需要面臨的現實問題。將MOOC引入課堂教學,正好解決了以上的現實瓶頸,又能有效地改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無法兼顧班級中所有學生的學習進度,一律采用平均式教學的狀況。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MOOC提供的學生學習軌跡,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可以說一定程度上使得因材施教、教學相長成為可能。
2013年何克抗教授將“混合式學習”引入中國,所謂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⑤這里所指的網絡化學習,就是指借助現有的網絡教學平臺開展教學活動,再回到課堂教學之中,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目的地開展學習項目,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中建構學習環境,利用網絡資源主動的、有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對知識的習得。例如“翻轉課堂”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可以之為借鑒。首先,學生在MOOC平臺上進行自主學習,它所采用的小步子教學可以允許學生間有不同的學習進度,學生通過小視頻和小測試逐步完成對基礎知識的學習。然后,學生再回到面對面的課堂教學中,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學生圍繞一些典型問題展開討論,創設情境,開展探究式學習,從而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團隊協作和探究發現的能力。⑥這樣課堂教學時間就相對寬裕,教師可以依據計算機的發展前沿、各專業發展前景有針對性的拓展教學內容,這對內容繁多、技術更新快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顯得尤為重要。
(2)MOOC的引入,應建立適合教師發展、學生學習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MOOC引入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確實是一次鮮活的教學體驗,但是這背后需要進行最有效的教學改革作為支撐。首先,要建立相應的教師評價體系和獎勵機制。只有這樣,教師才會摒棄原有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轉變觀念,自愿去了解MOOC平臺給教學帶來的有利因素,自主地提高教學水平,嘗試新的教學方法,還會不斷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使得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更有效地組織與開展。其次,要建立相應的學生學習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MOOC平臺上的學習成果需要得到學院的認可,才可能充分激發學生自主進行網絡學習的積極性。例如,通過MOOC平臺的學習,取得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證書,可以相應獲得一定學分。另外,本門課程的成績除傳統的期末考試外,還需要結合MOOC平臺中對學生進行的形成性評價,以此來對學生成績做出最終評定。最后,要更好地開展混合式教學,還應該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在MOOC平臺上順利完成學習保駕護航。
MOOC引入高職教育中,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只有正確處理好MOOC與傳統教育的關系,才能取長補短,使優勢最大化。隨著MOOC的不斷發展,我們也不能一味跟風,將它完全取代傳統的課堂教育,反而我們應該更加理性地對待它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借鑒MOOC的一些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更好地整合現有教育資源,發揮各自的教育優勢,將MOOC與傳統教育進行融合。總之,MOOC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高職院校中更好的實施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同時對提出新的課程改革方案和措施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注釋
① 周艷.關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20).
②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http://en.wikipedia.org/wiki/MOOC.2015.3.
③ 什么是MOOC.http://www.imooc.com/wenda/detail/4218.2015.3.
④ 當下主要MOOC平臺一覽.http://www.guokr.com/post/608422/.2015.3.
⑤ 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3).
⑥ 吳鳳彬.“慕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