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制造業更是快速蓬勃的發展,為國家經濟的騰飛做出了貢獻。為了適應行業的快速發展,物流管理必須跟得上行業的發展步伐,尤其是離散型制造業的物流管理,因產品的不規則,產品件的種類繁多,如果依靠人員手工管理,不僅工作效率低下,極易出現錯漏發的現象,延誤現場施工時間,增加補件運費成本,為企業帶來經濟及名譽損失。因此物流管理系統是否高效、先進就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論文對物流管理在企業中的需求進行了分析,對軟件系統進行了總體設計包括:數據結構、設計流程、實現功能等方面,采用基于visual foxpro開發工具及DBF數據庫管理系統相結合的開發方案。系統投入運行后,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實現了需求目標,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企業在物流管理上也更先進、科學、高效。
關鍵詞:信息系統;物流管理;visual foxpro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2.264
0 前言
全球制造業的中心是中國,中國是制造業大國,但還不是強國。因此,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國策下,我公司作為制造行業中的一員,在實施制造業信息化上快速推進。
離散型制造企業的特點:離散型制造企業是具有廣泛分銷網絡的行業,屬于典型的多任務協作生產,產品種類多、單位產品批量小、客戶要求多樣化、 流水線生產作業無法滿足要求。在信息模型上反映出來的是多類型信息、信息量大、復雜的信息關系、任務處理規則描述困難。所以,該運作經營信息模型是各行業中困難最大、復雜程度最高、最有挑戰性的,需要將管理方面和技術方面結合起來考慮。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在物流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端,尤其是離散型制造業,由于通常是通過很多不同的加工任務來完成一件產品,生產過程復雜,每道工序或任務只用到企業的少部分資源。 最終形成的產品也是由眾多子部件構成的,發運量較大,對物流的要求較高。
1 系統開發背景
我公司屬于典型的離散型中小制造企業,企業在穩步的發展,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不斷增長,制造能力也在極大地增強,在日益增長的產量面前,手工管理模式下,物流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極大地增加,人工出錯率大,統計查找困難,錯發漏發現象增加,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依靠手工管理的物流工作已不能滿足發運要求,成為公司發展的瓶頸,而解決這個瓶頸問題就需要建立基于微機管理平臺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通過計算機管理各個項目的配車發運工作,實時查詢所有項目的發運狀況,及時發現漏發項并糾正,該系統可極大地減輕發運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只需輕點鼠標即可完成發運工作,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水平。
2 功能需求
綜合起來需滿足以下需求:
(1)項目發運明細的導入。發運明細由生產工藝部通過網絡發送到指定的目錄,系統能夠自動從該目錄中將相應的信息導入到系統中,由發運員進行項目名稱等信息的錄入后保存于數據庫中;
(2)項目發運數據的編輯;
(3)產品配車計劃編制及輸出;
(4)產品發運計劃編制及輸出;
(5)項目發運情況查詢、刪除及輸出;
(6)裝箱單的打印;
(7)用戶登錄功能;
(8)管理人員的維護。
3 系統設計與實現
通過系統分析,本系統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發運管理人員對發運信息的操作分析處理。系統的基本數據流動為發運明細的導入,車輛信息的錄入,對發運信息的查詢,配車單、發運單和裝箱單的打印輸出。從而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3.1 數據庫設計
信息系統的核心和基礎是數據庫,大量信息系統中的數據被按規定的模型組織起來,可提供的功能有維護、存儲、檢索數據,從數據庫中信息系統可以快速、及時準確地獲得所需信息。
為了保證相關程序的運行,由于數據庫應用系統的復雜性,數據庫設計因為它的復雜性,在設計時就變得非常復雜,所以最優設計不可能快速實現,只能在設計過程中反復琢磨,逐漸優化,最后實現最有設計,即是數據庫中的各數據對象及這些數據對象之間關系得到最優的規劃和結構化的過程。數據庫是信息系統的各個模塊如何組合以及能否緊密結合的關鍵所在。本系統根據實際情況的需求,按照數據庫設計的理論依據進行設計,本系統數據共設計了四個實體,分別是訂單實體、部件實體、配車實體、發運實體。
3.2 各模塊的設計與實現
根據系統分析進行模塊化設計,可分為用戶登錄模塊、物流管理模塊和用戶信息管理模塊。系統的功能模塊圖如圖1。
(1) 用戶登錄模塊。是整個系統的進口,通過驗證用戶才能進入系統,從而保證系統的保密性。本系統用戶分為兩類:系統管理員、發運管理員。權限范圍:1)系統管理員:權限最高,對系統所有功能進行操作,可以對用戶信息進行增加、更改、刪除操作,可以直接對數據庫進行訪問;2)發運管理員:維護個人信息、導入發運信息、對發運信息進行操作、制定及打印配車、發運及集裝箱單、備份數據。
發運管理員的信息及權限由系統管理員進行初始設定分配。用戶登錄后系統判定屬于哪類用戶,然后指向不同的頁面,用戶進行相應的操作。用戶輸入的信息包括用戶名和密碼,如果連續輸入錯誤3次則彈出警告窗,然后退出系統。
(2) 物流管理模塊的實現。物流管理模塊主要包括導入發運明細、管理發運明細、制定配車計劃、制定發運計劃以及發運情況查詢等功能。
1)發運明細導入。發運的明細來自于上級生產系統自動生成的電子數據,需要本系統進行接收并轉化。需要手工錄入“項目名稱”、“合同號”、“規格型號”,然后點擊接收數據按鈕,選擇電子數據存放位置即可自動導入;
2)發運明細管理的實現。該模塊是系統的主要功能,發運的業務全部在該模塊中完成,包括發運信息錄入、配車計劃制定、發運計劃制定。流程圖如圖2。
在下拉列表里顯示所有已經導入到系統里的項目,通過在下拉列表里選擇訂貨單位,該項目的發運明細即可在表格中顯示出來,然后發運管理員根據裝箱信息輸入對應的箱號,然后保存,即可進行制定配車和發運計劃的操作。
配車和發運計劃制定都是通過點選兩個邏輯型字段“發運否”、“配車否”,選中一個箱號后,該箱號對應的貨物自動全部選中。點選完畢后即可輸出相應單據。
3)綜合數據查詢的實現。綜合查詢主要通過點選表格中的項目,即可查看該項目所有貨物明細的包裝完成情況、配車情況、發運情況、箱號里所裝的貨物明細。表格中的項目是已經導入數據庫中所有訂貨單位的明細,通過將訂貨單位與發運明細兩個表建立一對多的關系,點擊訂貨單位自動顯示相應的發運明細,同時自動生成該項目所有已編的箱號,存放在臨時表中并在箱號表格中顯示,點擊箱號可在部件明細表格中顯示該箱號裝箱內容。
(3)數據刪除。由于誤操作等原因錄入了錯誤的數據,需要將其刪除。選擇需刪除項后,在刪除前會詢問是否確認刪除,確定后還需輸入密碼才可刪除,刪除后不可恢復。
(4) 用戶管理。用戶分為管理員和操作員兩類,管理員可以對全部用戶進行信息管理維護,包括新用戶創建、用戶刪除、用戶權限分配等;操作員只可以更改自己的密碼。
4 系統測試
4.1 測試方法
設計測試方案是軟件測試階段最關鍵的技術。本系統使用以模塊為基礎方法進行測試。 測試計劃采用白盒測試為主,黑盒測試為輔,這就可以鑒別和響應任何正確的輸入和非法的輸入。該計劃主要是對各模塊下的功能進行測試:
(1)登錄功能測試。目的:保證登錄功能可以正確運行,在登錄發生錯誤時具有容錯和糾錯的功能。 測試方法:1)輸入匹配的用戶名和密碼,測試能否順利進入系統,相關功能能否正常運行;2)輸入錯誤的用戶名或密碼,檢測在錯誤登錄達到3次以上,系統能否正確識別,并作出提醒,出錯運行情況能否順利進行。
(2)導入外來發運數據、查找、插入行、補充錄入及保存。目的:正確導入并可再編輯發運基礎數據,測試方法:1)輸入訂貨單位等信息,然后選擇正確的外來數據文件,檢驗能否正確接受數據;2)輸入訂貨單位等信息,然后選擇錯誤的外來數據文件,檢驗接受錯誤數據的情況;3)輸入正確的部件圖號,檢驗能否正確找到該部件;4)輸入不存在的部件圖號,檢驗能否報錯提醒;5)點擊插入行按鈕,檢驗能否在當前位置插入一行新數據,序號能否自動重新排列;6)點擊保存按鈕,檢驗能否將導入的數據保存到系統數據庫里;7)輸入系統數據中重復的訂貨單位信息,點擊保存按鈕,檢驗系統能否識別出是重復導入并報警拒絕導入;8)輸入系統數據中重復的訂貨單位信息,并勾選補充錄入選項,點擊保存按鈕,檢驗系統能否將所導入數據追加到該訂貨單位數據庫里。
(3)制定配車計劃、發運計劃、輸出配車單及發運單。目的:能夠正確生產配車單及發運單,自動正確標記發運字段。測試方法:1)勾選列表中某一項的邏輯型字段配車否,檢驗能否將與之相同箱號的數據自動全部選中;2)保存后,打印配車單,檢驗能否預覽打印效果及實際打印;3)打印發運單,檢驗能否預覽打印效果及實際打印,數據庫中邏輯型字段“發運否”是否自動勾選,勾選即表示已發運。
(4)數據刪除及綜合查詢功能。 目的:保證數據在刪除時安全性,數據查詢時的命中準確性。測試方法:1)在列表中選擇需刪除的數據項,點擊刪除按鈕,檢驗能否正確完全刪除項目信息及相關發運數據;2)過在列表中選擇相關的訂貨單位,檢驗能否在結果顯示表格中列出相對應的發運明細數據;在箱號列表中能否顯示所有已編好的箱號;點擊箱號列表能否顯示出裝箱內容;點擊已完成項能否顯示出所有該項目已發運完畢的明細;點擊未完成項能否顯示出所有該項目未發運完畢的明細;點擊查看發運情況能否顯示出已經發運的所有車輛及配車明細情況。
4.2 測試結論
對各項目的測試結果總結如下:
(1)已注冊用戶登錄系統時,能夠正確校驗用戶名和密碼,能正確判斷用戶類型,在登錄錯誤時能提出出錯提示,在3次登錄失敗后,系統自動中止登錄。
(2)數據導入、數據維護、打印功能正常。對要添加、修改、查詢的信息能正確校驗,刪除信息時能進行提示。
經過測試發現對在處理非法數據上容易出現問題,數據庫中一對多數據關系管理上易出錯,基本與預期的出錯范圍吻合。雖然各種結構測試方法在保證程序的正確性方面無法滿足全部的要求,但是還是盡可能的通過測試找出程序中的錯誤。軟件還有不足的地方,但是通過使用基本達到了設計要求,經論證軟件測試通過。
5 結束語
本系統開發并投入使用,極大地提高了物流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拋棄以前手工管理,全部使用計算機管理,能夠快速生成配車單及發運單,并有效避免了錯發漏發情況,減少了人為失誤造成的損失。
受限于開發水平,還存在不足之處:
(1)在細節上不夠深入和全面。比如:因為軟件僅限在本企業應用,不是面向社會公開發行,因此在數據加密、代碼加密等系統安全方面問題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和控制。
(2)在美工方面,受限于這方面的水平,在整體布局、界面美觀等方面技巧不足,軟件界面美化程度不夠。
參考文獻:
[1]張慶華.物流信息系統開發技術基礎[M].出版地:中國物資出版社,2007.
[2]汪應洛.系統工程[M].出版地: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3]徐琦物流信息系統應用實例[M].出版地: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李園.單元化物流技術在制造業中的應用[M].物流科技,2015,1(01):89-91.
[5]喜崇彬.機械制造業物流的升級發展[M].物流技術與應用,2014,11(11):54-57.
[6]段淼.淺談Visual FoxPro中的數據轉移方法[M].廣西輕工業, 2014,30(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