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類實訓基地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綜合素質能力、創新能力的地方,而且應該注重服務于教學、科研和區域經濟發展。通過對汽車類專業實訓基地的背景分析,結合行業的發展現狀,提出了改擴建的思路,實訓基地應具備的功能及實施辦法。以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介紹了一種實訓基地的建設方案。
關鍵詞:汽車;實訓基地改擴建;建設方案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2.107
高職汽車類專業實訓基地普遍存在設備落后,數量不足,實訓環境老舊等問題。為滿足現階段學生的實訓要求,以及考慮未來我院校汽車類實訓基地的發展,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對實訓基地進行改擴建,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 實訓基地改擴建背景分析
1.1 市場分析
汽車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十年來,我國的汽車工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2014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372萬輛和2349萬輛,同比增長7.3%和6.9%,已連續六年排名全球第一。
隨著汽車工業和高速公路建設的迅速發展,汽車運輸業、汽車維修業、汽車銷售業、汽車零配件生產、汽車保險業、二手車市場等汽車后市場都具有了強大的發展態勢和潛力,整個汽車行業都迫切需要汽車方面的專業人才,特別是技能型的專業人才。因此,對汽車尤其是汽車運用、檢測、維修等汽車后市場專業人才存在極大的需求空間。
1.2 我院現狀分析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于2005年開設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之后,學院先后又開設了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汽車電子技術專業等汽車相關專業。本著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發展目標,學院在此類人才培養上進一步加大力度,依托校內“質量提升工程”項目,以三年為建設周期,投入600萬資金對汽車類校內實訓基地進行建設和改造。
2 實訓基地改擴建思路
營造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裝配與汽車營銷環境,能完成實際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裝配與調試生產,能反映當代汽車行業一線新技術應用水平。通過“引進、自建、共建”的方式,形成教學為主,生產、培訓、科研相結合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最終形成學校和企業互動互融的實踐教學基地。
結合“三層雙軌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專業基本能力訓練—單項業務能力訓練—專業綜合能力訓練的能力訓練體系,充分發揮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兩個平臺的互補作用,真正實現工學交替、虛實結合,實現了我院汽車專業實訓環境生產性強,實訓內容科學合理,實踐教學體系更具高職特色,在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引領與示范作用。
3 改擴建后具備的功能
3.1 技術技能訓練功能
實訓基地不僅要實現汽車類專業技術技能的訓練,而且要實現實際工作中所需知識、能力、素質的訓練。實訓基地配備教師和學生使用的相關電腦軟件、模型和實物,工作環境、內容、場所建設對應企業實際情況,使學生能盡可能體驗到企業氛圍。
3.2 理論知識學習功能
為方便師生間的“講練結合”,實訓基地配備相關的掛圖、模型和實物,以實現對專業知識、理論的學習,還配備豐富的技術資料和案例資料,實現對企業工作所需的經濟活動和法律活動相關知識、理論的學習。建設過程中增加投影儀、觸摸式電腦和無線網絡覆蓋,以傳統課堂模式與現代多媒體、網絡技術結合進行理論知識學習,打破教室授課局限,使學生不用上一堂傳統的課,就可進行理論知識學習。由于操作現場有外界噪音干擾,設計了必要的隔音區域。
3.3 職業道德培養功能
單調、重復的訓練不能對學生的職業道德進行培養,實訓基地實時引進更新企業的管理模式,開發和企業實際實訓項目,以達到對學生的全方位培養。
3.4 作品展示功能
實訓基地允許師生看到實踐和學習成果,看到本專業發展水平和歷史,以及相關企業和技術的發展歷史,以實物、模型、文化墻、圖文版為主體,并結合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仿真技術等營造學科知識氛圍,設計了相應的作品展示區域和文化長廊。
3.5 教師學習功能
以各類短期培訓、脫產下企業實踐等途徑提升高職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不僅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而且成本高、周期長,企業和培訓單位大多流于形式,對教師個人能力的培訓針對性不強,與實踐教學結合不夠緊密。實訓基地改擴建與師資隊伍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以實訓基地為平臺,構建教師隊伍專業實踐能力遞進式培養模式,分層次保證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及專業帶頭人實踐能力緊跟企業對技能型人才專業崗位能力要求,貼近生產一線的技術和企業標準。實訓中心建立技術資料室,配備相關專業的雜志、圖書和手冊,并定時更新設備。
3.6 項目實施功能
實訓基地向學生和教師興趣小組(專科水平)、創新小組(本科水平)、開發小組(研究生水平)提供場地和項目實施條件,提供產學結合、科研開發工作的設備。在實訓中心建立新技術的孵化基地,建立學生創業基地。
4 實訓基地改擴建實施辦法
4.1 多方合作
學校和企業合作、專業和專業合作、教師和學生合作。“開門辦學”要和西安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陜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等區域內的企業合作,把學校內部院系之間的“門”打開,請建筑系師生進行實訓場地規劃,藝術學院師生進行照明、展示的設計。
4.2 自我裝備
對實訓基地進行建設和改造,需要一定的輔助的設施,如汽車各種零部件的支撐、展示臺架和特殊拆解工具,市面上沒有成品銷售,師生就可以一起設計制作,甚至利用3D打印設備進行生產。這些工作就是很好的“項目化”教學,也有利于加快實訓基地建設。
4.3 創意沙龍
“創意沙龍”是中層干部、專業教師、學生之間的聯誼會、研討班,實訓基地的各種參與者定期對實訓基地的建設和改造進行探討,研究新的項目并解決存在的問題。保證實訓基地的功能齊全、實用靈活、管理先進以及能可持續的改造和發展。
4.4 產品經營
在實訓基地當中完成的產品、項目一定要解決出路問題,不能棄之不顧。例如學生制作的汽車模型,可以進行展示,也可以贈送校友,甚至可以聯系學校的淘寶工作室進行線上銷售,以增加利潤。將實訓基地經營起來,變被動為主動,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克服項目少、經費少的問題。
5 實訓基地結構組成
汽車技能、認證實訓中心:汽車整車拆裝實訓區,汽車總成檢測與維修實訓區,汽車電子技術實驗室,汽車自動變速器檢測維修實訓區,汽車鈑金實訓室,發動機工作原理與檢測實訓區,汽車舒適性與底盤實訓區。
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訓中心:汽車檢測、故障診斷工位區,汽車維修工位區,汽車裝飾美容工位區。
汽車新技術,新能源實訓中心:汽車新技術實訓室,汽車新能源實訓室。
汽車技術應用研發中心: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工作室,汽車應用技術研發室,汽車應用技術服務工作室。
汽車一體化中心:汽車一體化實訓室。
汽車營銷模擬仿真中心:汽車營銷模擬仿真實訓室。
汽車營銷實操演練中心:汽車銷售前臺實訓區,整車展示實訓區,整車銷售洽談實訓區,維修接待實訓區,客戶休息與文化長廊區,配件實訓區,保險理賠區,索賠實訓區,結算實訓區。
6 實訓基地改擴建的總結
汽車實訓基地改擴建過程中,創建了一套高效科學的實訓基地管理辦法,組建了一支高素質的實訓教師隊伍,并鼓勵教師全部向“雙師型”發展,同時聘請企業專家對師生實時進行指導和新技術、新產品的培訓。
實訓基地為學生技能訓練,師生參與實踐創新,教學改革等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基礎,完成了技能鑒定及社會相關人員的能力培訓,也提升了學校區域性的社會服務能力。本實訓基地布局合理、實驗實訓教學效果良好可靠,符合現代高職教育實驗實訓,具備汽車行業一線新技術應用水平,試運營情況良好,實現產、學、教、研一體,可為其他高職院校汽車實訓室的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院校整體教改[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179-182.
[2]鄭亮.高職院校實訓室建設與管理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2014(1).
[3]強偉綱,承劍芬.協同創新視角下區域開放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1).
作者簡介:馮帆(1989-),男, 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