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天然河道的水文測驗河段易受斷面沖淤、洪水漲落、變動回水等綜合因素影響,致水位流量關系復雜,從而增加流量測驗難度。鑒于此,需選用合適的分析方法使水位流量關系單一化。本文通過對隔蒲潭站測站特性和實測水文資料的分析,發現選用落差指數法可使其水位流量呈單值關系,不僅解決了實際問題,而且為類似站提供了可借鑒方法。
關鍵詞:水位流量關系 單值化 分析
中圖分類號:P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7(c)-0000-00
1 基本情況
1.1 水文氣象條件
隔蒲潭水文站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春暖夏熱、秋涼冬寒、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mm。降水量年內分配嚴重不均,5~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年際間的降水量相差較大,最大年與最小年降水差值達988mm。
1.2 地理位置
隔蒲潭水文站地處江漢平原北部,位于湖北省孝感市云夢縣隔蒲潭鎮,為國家重要站,屬中央報汛站。該站始建于1962年,集水面積8812km2,為一類精度站,其測驗河段位于隔蒲潭鎮南邊,為涢水干流重要水文控制站,下游18km處與澴水匯合成府澴河,由武漢諶家磯段流入長江。該站地理位置見圖1。
圖1 隔蒲潭站地理位置示意圖
2 測驗河段情況
隔蒲潭水文站測驗河段位于云夢縣隔蒲潭鎮,中、高水測驗河段順直,兩岸為堤防控制,漫灘水位約29.00m,中、高水河寬約550m。河床由沙壤土組成,主槽無水草,灘地種有農作物和蔬菜。低水無岔流、串溝、逆流等。基上210m有鐵路橋一座、基上400m有公路橋一座、基上450m有鐵路橋一座。2010年初云夢縣政府為滿足灌溉、城市景觀、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斷面上游9km處建有橡膠壩一座。低水受上游安陸解放山電站放水發電影響和橡膠壩蓄、放水影響,中、高水受洪水漲落影響和長江洪水頂托影響。
水位級劃分:24.40m以下為低水,24.40~28.50m為中水,28.50m以上為高水。
3 水位流量關系單值化分析
3.1資料使用情況
隔蒲潭站歷年來采用連時序法定線推流,其中為探索落差指數法的可能性,在該站下游護子潭站設立了一組水尺收集資料進行試驗,兩站相距約6km,護子潭站分別于1985年7~9月和1986年6~12月進行8時、20時二段制人工制觀測水位,在此期間所觀測的水位變幅為22.00~27.19m,與之同步的隔蒲潭站水位變幅為22.39~27.47m,流量測次為86次,給合理性分析選用了70次。點繪隔蒲潭、護子潭站水位過程線見圖2:
圖2 隔蒲潭、護子潭站水位過程線圖
通過對照兩站水位過程線及落差變化趨勢,從圖2可以看出兩站水位相關性比較好。
3.2 分析方法
3.2.1基本原理
隔蒲站測驗河段順直,斷面基本穩定,主要受變動回水和洪水漲落綜合影響,故選用落差指數法進行分析研究。落差指數法是根據落差法的基本公式來進行整編的,由
變為: 。
式中:
Q1、Q2為同水位不同落差的流量,m3/s;
Z上、Z下為上、下斷面同時水位,m;
△Z1、△Z2為與Q1、Q2相應的落差,m,其中:△Z=Z上-Z下;
β為落差指數;q為流量與落差β次方之比。
在同水位下,Q/(△Z)β為一常數,即Q/(△Z)β是水位的單值函數,Q/(△Z)β=f(z)為單一關系。在率定Q/(△Z)β=f(z)的關系曲線時,由于z、Q、△Z都為實測值,關鍵是“β”值的求解。落差指數法是通過試算,根據標準差最小原則來優選β值。
3.2.2具體方法
用實測流量Qi及相應水位Zi和落差△Zi來率定落差指數β和Z~Q/(△Z)β關系曲線。首先假設一“β”,然后根據實測流量及相應落差,計算qi=Qi/(△Z)β初值,點繪Zi-qi關系線,求出關系點偏離關系線的標準差Se1。再假設一“β”值,重復上述步驟,又求出標準差Se2,Se1與Se2比較,假設幾個β之后,就可以優選出最小的標準差Se相應的β值。根據《水文資料整編規范》(SL 247—2012)落差指數β一般取值范圍為0.20~0.80,經分析采用β=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進行試算,每假設一β值,由實測流量及相應落差可計算qi,點繪一條zi-qi關系線,然后計算關系點偏離關系線的標準差Sei,由此可得到落差指數與標準差的關系,見表1。
圖3 隔蒲潭站落差指數法落差指數與標準差關系圖
從圖3可以得到最小的標準差Se=2.24%,此時的Se再與《水文資料整編規范》(SL 247—2012)規定的水力因數型方法定線標準比較,符合規定標準,則此時的β=0.42和Z-Q/(△Z)β關系曲線即為所求,見圖4。
圖4 隔蒲潭站落差指數法所定z~Q/(△Z)β關系曲線圖
Z-Q/(△Z)β關系曲線誤差統計及成果檢驗見表2。
4 結語
隔蒲潭站采用低、中水實測水文資料測次70次,經分析資料合理可靠。根據《水文資料整編規范》規定:采用水力因素法定線精度指標為:一類精度水文站:系統誤差±2%,標準差±5%。由上述的檢驗成果表可知:分析所定的Z-Q/(△Z)β關系線(β=0.42),其系統誤差為-0.28,標準差為2.24%,且符號檢驗、適線檢驗、偏離數值檢驗三種檢驗均已通過,此次分析成果符合規范規定要求。故隔蒲潭站水位在22.50—27.74m之間采用落差指數法Z-Q/(△Z)β關系線(β=0.42)定線推流是切實可行的。該方案已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效果,不僅優化了該站流量測驗方案,而且大大提高了測驗工作效率,為類似站提供了可借鑒經驗。
參考文獻
[1] SL247-2012,水文資料整編規范[S].2012.
[2] 水信息技術[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教育出版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