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玉山職業中專實施“2+1”辦學模式,有很多成功的經驗,但在實踐中發現學生頂崗實習權益保護問題日益突出。本文結合筆者所在學校的經驗,重點探討保護中職生頂崗實習權益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頂崗實習 權益保護 中職生
玉山職業中專實施“2+1”辦學模式,有很多成功的經驗,但在實踐中發現學生頂崗實習權益保護問題日益突出。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校中職生頂崗實習權益保護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關系到家庭、學校、社會的和諧構建,因此,探索中職生頂崗實習權益保護的措施,對于中職生頂崗實習和構建和諧社會有重要意義。
一、保護中職生頂崗實習權益有法可依
在校就讀的中職學生是國家未來經濟建設的主力軍,他們既是學生同時也是公民。我國在法律上明確了作為未成年人的他們給予特殊、優先保護的原則,并制定了相應的法律,為學校、社會依法保護學生權益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學校、幼兒園安排為成年人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活動,應當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為了更真實地了解當前去工廠頂崗實習的學生情況,筆者連續幾年跟蹤調查了在不同區域實習的學生,調查結果顯示,在參與調查的262名學生中,不滿十八周歲有202人,占問卷調查人數的52.9%。我國也在這方面做了相關法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依照國家規定招收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在工種、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和保護等方面執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安排其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的勞動或者危害作業。”
國家的法律要求送學生去企業頂崗實習的職業學校及接納學生頂崗實習生產企業的職責分別作了明確要義,明確規定“接納頂崗實習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在此規定前提下,生產企業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準,不允許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生產企業安排加班時,應當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向實習學生支付相應的加班費。這些規定為在校中職生頂崗實習期間的權益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任何教學單位與用人單位都必須依法保護中職生頂崗實習的合法權益。
我國的法律法規作為一種制度首先考慮到尊重和注重對個體的利益保護,最大限度保障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以人為本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原點和終點,我們講求愛護人、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最終是依靠人、塑造人,任何地方要從方便,體貼,適合人的角度思考,落實一切法律法規,一方面要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存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條件,開拓日益廣闊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歷史的主動性,最大限度的激發和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提供合法合理的空間。
那么,當今保護好中職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權益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現實存在的多種多樣的侵害權益現象
我國法律最主要的功能是通過權利和義務的設定和實施來界定利益關系,現存的每一部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都以一定的利益為基礎的,都要界定和保護相關主體的切身利益。最能夠充分保障人的基本權利的原點是一切法律法規的制定都要以人為本。任何法律法規中最基本的內容是要對人權的保護,即在任何情況下保障人的基本權益不受侵害。但在現實中,總有一些生產單位,不嚴格遵守與本企業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隨意安排生產者在易燃、易爆、有毒的等危險環境中工作,而與之相關的國家行政執法部門對生產單位中的這些現象卻監管不力。筆者在抽樣調查中發現,許多頂崗實習生產單位對中職生勞動保護狀況是不盡如人意的,因為頂崗實習的學生絕大多數是在生產勞動的第一線,勞動安全關乎學習學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許多由于行政執法部門監管不力或者在監管過程中形式主義,使得中職學生在頂崗實習的生產單位不重視對中職生崗前安全培訓,直接把他們安排到生產第一線上。在調查中還發現,中職生頂崗實習企業對在本單位實習的學生進行生產安全制度教育方面是缺失是很多的,加上大部分實習學生對自己頂崗實習企業工種了解不夠,實習學生的生命和健康等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還有諸如正常的休假制度等,對頂崗實習學生也很少有按規定落實。我國很早就實行每周五天40小時工作制,如果再以國家規定的每日八小時的工作制作為標準來衡量現實中的實習生實際工作時間,我們發現大多數頂崗實習學生的工作時間是超標的,即大多數學生頂崗實習時間每天在八小時以上;真正能做到工作五天休息兩天的企業是很少的,可以這樣說絕大部分實習學生得不到國家法律規定的每周兩天的作息制度。
毋庸置疑,隨著中等職業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學生實習設備出現嚴重不足,影響了職業學校的正常教學,如果中職生到企業去頂崗實習既是提高職業技能,提前讓中職生了解社會,接觸社會的良好途徑,也是解決實習設備不足的一條渠道,但也應該看到,中職生頂崗實習存在的隱憂也不少。
無論是中職學校還是接受實習學生的生產企業都始終要把保護學生的健康、生命、利益等放在第一位,如果某個實習學生在頂崗期間受到傷害,這會導致頂崗實習的學生走向社會之初就有陰影,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加上目前承擔中職學校與生產企業對接的機構,絕大多數是小規模的人力資源中介機構,這些機構是純利益化的,甚至很多機構對職業學校學生所學的專業不了解,對學生將要去頂崗實習的生產企業工種也不了解,就是按照“一個蘿卜一個坑”式填補。
學校與中介機構、頂崗實習企業三者之間大多數沒有保障學生權益的相關約定,筆者學校曾在廣東、蘇州等地看到中介公司安置就業協議書,內容大同小異,就是規定頂崗實習人員出生年限,安排工作的單位,提供服務收取的介紹費用,少數會有對要求安置學生頂崗實習的企業的諸如資質、規模等要求,甚至出現把企業的規章制度當作實習協議來簽定的怪現象;某職業中專與當地工業園區的一份頂崗實習協議,其內容主要有合作方式、合作項目組織與實施機構設置、合作期限以及對實習學生的一些要求等,唯獨少了對實習學生權益保護的重要內容。
還有一些到私人企業實習的學生,實習學生的權利得不到必要的保護,甚至出現了單方面保護企業權利的霸王條款,公司可以根據情況隨時辭退不符合要求的實習學生,但實習生必須要做滿規定的時間,否則應得的工資就會扣除。還有就是發生生產事故后,企業主不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引起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強烈不滿,不利于社會的和諧進步。筆者在調查中最不能容忍的是很多私人企業主,對在本單位頂崗實習的學生連最起碼的生產事故保險也不提供,一旦出現重特大生產事故勢必給學生家庭及職業學校帶來重大隱患。
三、保護中職生頂崗實習期間合法權益的措施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頂崗實習學生其實就是一個弱勢群體,如何保障這些弱勢群體最基本生存權、自由選擇權和發展權等基本權利,如何認真落實保護好頂崗實習學生權益是職業學校和生產企業必須面對與破解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共同努力:
第一,職業學校平時教育過程中要確立以人為本,依法制校的人才培養觀,把保護學生權益作為學校管理的首要內容之一。學校管理者和教師當中真正能夠做到以生為本,堅持依法治校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法治的天空中健康成長,保護學生合法權益才能從根本上得到實現。
第二,建設起職業學校、用人單位、實習學生共擔風險制度。職業學校必須明確雖然學生到企業去頂崗實習,從校園走向企業,但頂崗實習只是教學內容的一個環節,學生在企業實習,但仍然是在校讀書的學生,就應該為每個實習的學生購買學平險、校方責任險等相關保險,以防萬一。同時,學校最好不要通過以謀利為目的中介機構來和企業對接,學校直接與頂崗實習單位簽訂合約,并在約定中明確規定各自對于實習學生合法權益保護。作為教育機構的職業學校在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之前就要對學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明確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責任與風險,使學校、企業和學生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把風險規避到最小,最大程度保護中職生頂崗實習期間的合法權益。
第三,充分利用行政部門和相關執法部門的監督。運用法律的武器依法對學生的合法權利進行監督,推動學生權益保護長效機制的形成。教育行政部門在對職業學校執行國家課程計劃,標準和質量的監督以外,還應當加強行政執法行為,不斷強化學生權益保護的工作機制,特別要對輕視甚至傷害學生合法權益的企業進行嚴密監督。對企業侵犯頂崗實習學生權益的違法行為,要通過勞動、環保等行政執法部門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和處罰力度,加強對有頂崗實習企業勞動保護等檢查,扛起法律的大旗,切實保護維護好頂崗實習學生的合法權益。根據違法行為的不同程度,追究企業的責任,對于少數已構成刑事犯罪的一定要追究其刑事責任,用法律從根本上保護好頂崗實習學生權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職生頂崗實習在教育過程中獨特的作用,讓廣大職業學校的學生沐浴在法制的陽光下健康成長,從而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形成人人出彩的大好局面。
(作者單位:玉山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