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了過程性評價在一體化課程學習任務——馬達后軸承蓋的數控加工開發中的設計及實踐應用,闡明過程性評價技術在一體化教學資源包(工作頁)開發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過程性評價 教學項目 一體化教學資源包 工作頁
一、一體化課程的概念與特征
一體化課程是按照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養規律,根據國家職業標準,以綜合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構建課程體系,并以具體工作任務為學習載體,按照工作過程和學習者自主學習要求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的課程。
一體化課程體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通合一,專業學習和工作實踐學做合一,能力培養和工作崗位對接合一的特征。
二、一體化課程學習任務評價的意義和作用
1.評價的概念及意義
學業評價是指以國家的教育教學目標為依據,運用恰當、有效的工具和途徑,系統地收集學生在課堂教學和自學的影響下認知行為上的變化信息和證據,并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
教學評價不僅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時具有導向作用,教學評價猶如指揮棒,使學生朝著正確、積極的方向去努力。
2.一體化課程學習任務評價的意義
教育口的教學以終結性評價為主,一般通過學校組織的期中、期末統一考試,或者國家組織的、統一的升學考試,如中考、高考等測評學生的學習效果。它們的考核體系相對完整。
一體化課程即“工學一體”的課程體系。一門一體化課程一般以若干具體工作任務為載體,通過工作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達到學生的“做中學、學中做”,注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學生培養效果最終由企業主導來評價,即學生培養合格與否由用人單位來評價。
現代化企業分工更細,降低了企業對技術的依賴,企業更看重員工的基本職業素養。一張圖樣式的技能操作期末考試模式必須改革,它僅是對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考核評價,僅是企業需求的一小部分。因此,學生零件加工完成質量只能說明學生的專業操作能力很強,很大程度上不能全面反映出學生的遵守企業制度、獲取信息能力、協作能力、獨立工作等基礎素養能力,更不能說滿足企業需求。
一體化課程學習任務基于工作過程,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過程性評價在學習任務的評價中比重增大、作用突顯,在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中發揮了及時導向性的作用。
過程性評價有助于督促學生及時糾正不良習慣,幫助學生良好工作習慣、工作規范、素養的養成,關注過程、形成持續改進。
三、傳統課程評價的模式及不足
1.教學評價點單一
傳統技能教學評價評價點單一,只涉及知識點和技能點,側重知識和技能的考核,很少或者沒有涉及素養、職業能力的評價。
2.評價效果不突出
(1)評價結果與實際表現存在出入。在傳統教學評價模式下得出的評價結果與學生的實際綜合表現往往存在很大差距,在某些程度上僅反映出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
(2)評價結果與企業用人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在學校中成績優秀的同學,入職企業后與學校的優秀標準往往存在差異,主要體現在現代化的加工企業對學生的基本素養要求,如協作能力、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能力、吃苦能力、時間意識等,而這些基本素養不單單是一張關于知識和技能的試卷所能評價的。
3.傳統教學忽視對學生職業素養、規范的培養
傳統教學過分突出知識點、技能點的教學,忽視對學生職業素養、規范的培養。筆者學院在后期的企業調研、企業座談中發現員工的職業素養在工作中往往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某些一體化課程學習任務的實踐環節的關鍵技術就是對素養的要求。如馬達后軸承蓋的數控加工一體化學習任務的環節三——加工實施的知識點、技能點中的核心素養要求為“獨立、規范工作”,而在以前的教學中基本上都是知識點、技能點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素養的培養,忽視了“獨立、規范工作”核心職業能力的培養,學生入職后就會出現不能勝任本崗位的現象。
四、一體化課程學習任務過程性評價設計、實踐的關鍵點
1.工作(學習)的每個小環節均進行評價
一體化課程教學基于工作過程,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分環節實施教學。在過程性評價中,每個小環節均應進行評價。現以數控加工專業高級工學習任務——馬達后軸承蓋的數控加工為例說明:該學習任務分為5個環節,從活動一(接受任務)至活動五(總結與拓展),每個環節單獨實施評價。在整個學習任務中按比重構成整體評價,活動一占10%比重,活動三占30%比重,說明本學習任務的重點是活動三,如表1所示:
表1 項目總體評價表
項次項目內容評價分值權重
%綜合得分(各活動評價分值×權重)備注
1活動一:接受任務 10
2活動二:制定加工方案 25
3活動三:實施加工 30
4活動四:零件檢測、交付 20
5活動五:總結與拓展 15
6合計 100
7本項目合格與否教師簽字:
自我評價(不足+改進措施):
指導教師意見:
2.評價過程中素養和技能相結合開展
(1)評價設計涵蓋內容須完整。依據學院多年一體化課程開發、實踐的經驗,評價設計涵蓋三個大方面:素養、職業能力和工作頁評價。其中素養評價在評價中最容易被忽視,素養的重視取決于授課教師的觀念轉變等。如表2所示,評價的三個方面不可漏項,否則會出現評價以偏概全,影響教學質量,進而影響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培養。
表2 馬達后軸承蓋的數控加工學習環節一評價表
項次項目要求配分評分細則自評
得分小組
評價教師
評價
1.素養
(20)紀律情況
職業道德
……
2.職業能力
(60)讀圖能力
……
3.工作頁
(20)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合計100
總分(加權平均分(自評20%,小組評價30%,教師50%))
組長簽字 教師評價簽字
自我評價(不足+改進措施):
教師指導意見:
(2)技能、素養培養相結合。一體化課程學習任務突出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過程性評價需重點針對學生素養評價的設計,突出評價的導向作用。素養的培養必須基于工作任務中的技能培養,離開工作任務、技能提升談素養培養是空談。因此,以技能培養為載體,滲透、融入職業素養的培養是一體化教學的關鍵。如表2 “2.職業能力”中的“三維實體建模”技能培養中,融入了對學生“建模時間、創新性”等職業素養的培養、評價;“3.工作頁”中的評價兼顧技能“回答準確率”的同時,融入對“按時提交、有獨到的見解”基本素養的評價。由此可見,技能與素養培養不可分割。
(3)評價分值比重的變化。學院經過多年的研究、實踐,認為中級工、高級工和技師三個不同學習階段,學習任務各環節評價設計中關于表2所示的3個項次的評價項賦值的分值應該有側重點,如:中級工階段側重素養、規范的培養,關于素養的賦值為40%(高級工階段則為20%)素養分值明顯高于高級工階段的評價賦值;高級工階段側重獨立工作能力的培養,關于職業能力的賦值為40%(關于素養的賦值為20%)職業能力分值明顯高于中級工階段的評價賦值。技師與中、高級工也有不同。
3.評分細則設計須科學、可測
保證評價過程的公平、公正性尤為重要。教師對待評價的態度會影響學生對于評價的態度,因此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評價表的評分細則設計。評價標準盡可能地科學化、標準化、量化、可測、可實施。同時,關注評價的導向性,是否起到引導作用。評分細則設計完畢教師應自己嘗試進行評價,檢查是否有模糊其詞的語言及標準,同時檢驗評價的可測性。
4.評價過程中主體的多樣性
一體化課程教學任務設計突出學生的主導作用,如表2所示:教學評價不同于傳統的教師一人評價,突出評價主體的變化,主體涵蓋學生自評、小組評價及教師評價三個方面。突出學生的自我評價,同時可與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相比對,找出不足,突出學生自我發現問題,對比并開展自我批評、自我總結提升能力的培養。
(1)評價方式。如表2所示,評價方式包括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自我評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覺意識、自我監督能力;小組評價有利于培養學生互相監督、發現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師評價,學生可將自我評價、互評成績與之相比對,發現不足,及時改進,起到督促進步的作用。
(2)評價者組成。自評由學生自我評價,互評可以是小組組長或由學習小組優選主動性較高的同學擔任,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評價的積極性。教師評價可針對具體情況采取抽查評價的方式,或者擔任仲裁的角色。
五、小結
綜上所述,教學評價設計應涵蓋素養、職業能力和工作頁三個方面的評價。好的教學評價應結合實際應用,具備教學指引作用,在日常教學中具有指揮棒的作用,指導學生朝著企業對技能人才需求的方向努力,是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有機組成。學院對一體化課程改革評價體系的創新性研究,填充了一體化課程改革的空白,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課程評價體系開發提供了保證。
參考資料:
[1][德]費利克斯·勞耐爾,趙志群,吉利.職業能力與職業能力測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辜東蓮.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學生職業能力測評實證研究[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3.
[3]鐘啟泉,崔充漷,張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