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數碼處理軟件的飛速發展,數碼照片的后期處理已不再是難事。但正由于此類軟件及教程繁多,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學習過程顯得粗糙而沒有重點。本文首先分析了學生在照片處理技能習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隨之由淺入深地闡述了相關解決對策。
關鍵詞:數碼照片處理技能 問題 策略
在電子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數碼照片的誕生已不再拘泥于專業的相機,普通的手機便可完成這一使命。因此,越來越多的群體加入到攝影大軍中來,尤其是熱衷曬照片的學生,更青睞于攝影記錄他們青春的點滴,與親朋共享。然而,由于拍攝技術的限制、光線變化的影響、障礙物的干擾等,拍攝出的片子中或多或少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要消除或減輕這些不佳的視覺效果就需要使用基本的數碼后期處理技能,這一技能也是當今社會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存在的問題
學生在習得這一技能的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1.對各類照片處理軟件認知零散
目前,不少手機中自帶了照片編輯軟件,或從軟件商店中也能下載到此類功能軟件,如美圖秀秀等。它們簡單易學,對于照片的基本問題能輕松應對,并能對照片進行一鍵式的美化。然而,由于缺乏系統的學習和專業的培訓,學生對于此類軟件的應用往往是蜻蜓點水式的,未能形成完整的知識和技能體系,遇到難點時便無從下手。
2.對照片處理的方向不明
學生對于構圖、色調等美術知識了解不夠,對于曝光度、白平衡等攝影術語更是陌生。在不同照片面前,他們缺乏細膩的觀察和專業的分析,導致在照片處理過程中,他們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因此技術便無法提高。
3.對照片處理的目的不明
很多時候,學生操練一個案例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完成一項作業,當離開課堂與書本時,他們所學的技術便開始沉睡。學生會認為處理這些與自己相距甚遠的照片,最終效果也就自己看看而已,沒有明確的目的,完成的作品沒有欣賞者,自然激不起他們學習的熱情。
4.對教材內容重操作輕總結
市面上針對照片后期處理的書籍是相當多的,而多數是以零散的案例操作為主,學校提供的教材也往往如此。學生在面對教材中的案例時,通常習慣于按部就班,完全跟著步驟進行操作,就連設置的參數也是一致的,忽略了自身顯示器的實際效果。雖然最終效果也能做出來,但學生脫離書本后,對照片進行處理時便無從下手。這種不思考不總結的操作習慣,最終只能讓學生變成書本的盲從者,個性的展示與創意的發揮還未萌芽,就已經消失殆盡。
二、解決的對策
如何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照片處理技能,是計算機應用類專業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按如下由淺入深的幾點策略進行。
1.培養興趣,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要想讓學生學好這一技能,就要讓學生對照片后期處理產生濃厚的興趣。首先,讓學生多欣賞高水平的佳作,通過對比處理后的效果,讓他們感受到數碼后期處理技術的奇妙。其次,用相機記錄學生身邊的瞬間,經過美化制作成海報、封面等加以展示,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技術可以真實地運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再者,將一張原圖處理成幾種風格或不同效果,讓學生明白,照片處理沒有標準答案,養眼即可,學生可以彰顯個性,成為自己作品的美容師。通過熏陶,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細膩的審美能力。
2.初試牛刀,培養學生基本的處理技能
伴隨著對數碼處理技術興趣的日漸濃厚,學生開始進行對這一技術的探究。從理論角度來講,教師應培養學生對構圖、色彩、曝光度、白平衡等專業知識有一定程度的認知能力,拿到瑕疵照片后能較敏銳地分析出它所存在的問題。從專業層面來說,具有強大的圖片編輯功能的Adobe Photoshop軟件應被作為主要的教學工具。對于教材,教師應認真研究并進行重整,在講述某一技能時,要注意選擇循序漸進且具有共性的案例。在模仿一兩個案例后,讓學生盡量脫離書本具體步驟去獨立摸索,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各個命令、參數和圖片的變化,并注意及時總結要點及心得。
學生通過簡單的案例掌握裁剪工具,實現照片的二次構圖,掌握旋轉命令實現照片的水平線校正,掌握仿制圖章、修補工具等實現照片瑕疵的修復,掌握色階、曲線、色彩平衡等命令實現照片光線、偏色的調整,掌握銳化濾鏡實現照片清晰度的提高等。擁有了這些技能,對于數碼照片的初步處理,學生就能輕松應對了。此時,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將所學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學會處理一些簡單的生活照,并進行前后效果的比對與分析。這是一個需要用心積累、不斷實踐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細膩的圖片分析能力和扎實的基本處理技能應當同步發展,缺一不可。
3.深層剖析,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有了嫻熟的基本功,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對照片進行更深層次的藝術創作。此時,Photoshop的圖層、蒙版、路徑、通道、濾鏡等重要技術便登上“舞臺”,成為后期處理的主角,實現照片人物的美化、背景的更換、色調的重塑等。于是,一張張個性的大頭照、藝術照、拼貼照便應運而生。
教師在安排適當的模仿操作后,可多采用任務型教學,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嘗試著將自己或身邊人的照片進行美化,制作成個人寫真或校園雜志封面等,以展現青春風采;將班級和學校的各種活動瞬間記錄、編輯并制作成海報或明信片等,從而宣揚校園文化。將各種技能綜合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操作興趣和高級處理技能。值得一提的是,教師應提醒學生在進行照片處理或合成時,最終的作品應當是充滿正能量的,有違道德之事切不可為。
4.電子相冊,整合學生綜合的運用能力
電子相冊,讓靜止的照片之間產生聯系,用音樂陪伴無聲的照片表達更為豐富的情感,用動感的轉場特效呈現更為精彩的視覺效果,受到了很多學生的青睞。它可以將學生精心處理的多張照片融合為一個整體展現在眾人面前,或介紹一個人一個集體,或講述一個故事,或傾訴一段心情,可永久珍藏。它簡單易學,利用PowerPoint、數碼大師及其他多種軟件都可實現。
教師可將制作電子相冊作為一個項目教學。從前期的定題和選材,到中期的照片處理、片頭片尾制作及配樂(有時還需添加文本),再到最終的電子相冊整合,整個過程需要學生對項目有明確的規劃與設計,對照片的處理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標。在創作過程中,技術與靈感碰擦出來的火花,能讓學生體驗到探索和成功的樂趣。而面對學生遇到的技術難點,教師可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并適當點撥,并提供類似案例讓學生參考并學會融會貫通。將學生的技能與美感整合在一個作品中,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各種能力的綜合運用。當自己精心制作的電子相冊得到大家的贊賞之時,學生的內心會升起一種濃濃的成就感,這會促使他們對照片處理技能進行更多嘗試。
5.創建平臺,展現學生優秀作品
電子相冊可以將學生零散的照片變成一個整體,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佳作共賞的機會。如果教師能為學生創建一個更大的平臺來展示作品,他們的興趣會進一步被激發。例如,在校園網中設置專欄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讓全校師生共同欣賞;創建班級QQ空間或班級博客專欄,并將班級分組,每小組定期上傳個人或小組作品,同時鼓勵學生撰寫照片處理后的心得體會或嘗試自己寫照片處理教程,鼓勵師生為好作品好教程點贊或點評,提高學生積極探索的激情,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任何一門技術的習得與精通都需要腳踏實地的勤奮與探索。想要自己的作品被多數人認可,需要學生能沉下心來,用心去鉆研技術,用心去感悟美、創造美。當兩者渾然于一身時,富有美感和創意的作品便不再遙遠了。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