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施背景
隨著多年來的教學改革實踐深入發展和職業教育市場要求的不斷提高,筆者充分意識到,課程體系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不少問題:一是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傳統教學與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三是傳統教學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四是傳統教學評價機制不適合現代教學方式的評價。
為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提出的工作任務,云南技師學院借助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大好時機,吸收國際上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認真總結課程建設的經驗和不足,深化教學改革,以“一體化”教學為引領,以“項目化”教學為核心,以“模擬化”教學為支撐,以“競賽化”教學為檢驗,加強和推進“一體化”“項目化”“模擬化”“競賽化”課程教學和“參與式”“情景式”“體驗式”課程教學(以下簡稱“四化”“三式”教學)改革工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二、主要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我國新型工業化和云南“大生物、大能源、大旅游、大制造、大服務”5個“大產業”對技能人才的要求,加大學校教學改革力度,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理論教學與技能操作融合貫通的課程體系,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探索品德鑄魂、技能立身、特長添彩、作風塑形的技工教育改革與發展之路。
在學校全面推行“四化”“三式”課程教學改革工作,遵循積極探索、穩步推進、確保質量的原則,推進教學改革工作,對“四化”“三式”課程教學師資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實訓條件和教學管理進行建設和改革,推動學校內涵建設向縱深發展,探索建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符合企業生產需要的現代技工教育新教學體系,實現“辦學有特色,專業有品牌,隊伍有尖子,育人有精品”的辦學目標。
三、工作過程
1.“四化”“三式”教學改革工作啟動階段
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四化”“三式”教學的報告會、講座、研討會等。舉辦“四化”“三式”教學師資培訓班、公開課,組織教師培訓學習“四化”“三式”教學方法,培訓結束后舉辦匯報課、示范課等,使全體教師共同提高“四化”“三式”教學水平。
2.“四化”“三式”教學改革工作開發階段
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組織課程改革專家和骨干教師進行調研,制訂出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四化”“三式”課程方案。依據課程教學標準開發技術規程,編寫和選用“四化”“三式”課程學材。
3.“四化”“三式”教學改革工作試行階段
(1)按照“自愿、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的原則,各系(部),組織教師積極參“四化”“三式”課程立項建設的申報,匯總報名情況上報教務處。申報評審程序:個人申報→教師、學生評議→系(部)綜合評議推薦→教務處匯總審核推薦→課程教學改革工作辦公室審定→公示→發文聘用。
(2)按照“四化”“三式”課程方案要求,進行“四化”“三式”教學設計,充分反映“四化”“三式”教學過程;開展教學研究,制定“四化”“三式”課程教學學期授課計劃,編寫相應課程教案,制作課件;做好課程教學安排,并根據學習任務設計方案,組織開展“四化”“三式”課程教學活動,完整記錄每位學生完成課程的學習情況;在“四化”“三式”課程教學實踐中不斷修改和完善課程教學標準、教材及其輔助教學材料。
(3)各系(部)負責每月對“四化”“三式”教學進行檢查、考核,對本系(部)“四化”“三式”課程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打分,再由教務處組織綜合考核評比,學校課程教學改革工作辦公室負責最終評定各門立項課程的教學質量評價等級檔次。
(4)學校每月組織一次“四化”“三式”教學評比活動,被評為合格及以上者,由學校在當月發給教學課酬獎勵。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四化”“三式”教學改革工作先進集體評比活動,對開展“四化”“三式”教學改革工作的先進集體給予表彰獎勵。
4.“四化”“三式”教學改革工作驗收階段
學校課程教學改革工作辦公室組織各系(部)開展“四化”“三式”課程教學檢查評估工作,認真收集、整理真實反映課程改革過程的各項材料,歸檔保存;展示“四化”“三式”課程教學改革工作成果,組織全校教師觀摩、學習,研討、交流、總結課程教學改革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完善相關措施。
四、條件保障
1.組織保障
學校成立課程教學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由書記擔任組長,將“四化”“三式”教學改革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領導小組的職責是負責全校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規劃、過程管理、評審驗收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課程教學改革工作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務處,負責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申報審批、指導和組織實施等工作。
2.制度保障
課程教學改革工作辦公室陸續出臺“四化”“三式”課程教學評價標準、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等相關管理制度和規范文檔,引領、指導并保障“四化”“三式”課程教學改革工作順利開展;建立“四化”“三式”教學教師管理的配套制度和激勵機制,制定促進“四化”“三式”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的獎勵辦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四化”“三式”教學改革,對于參與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教師,在績效考核、職稱聘任、評先評優及晉升工資級別時給予優先考慮。
3.經費保障
學校爭取多種資金渠道,充分利用好中等職業教育示范學校建設等項目類資金,切實加大經費投入,主要用于參考資料、教學輔助材料的購買,進行與“四化”“三式”教學改革相關的學術研討活動、調研以及對外合作費用等,建設“四化”“三式”課程教學設施設備,支持和推進“四化”“三式”教學改革工作。根據“四化”“三式”課程教學改革實效,發生的實際工作量,學校每月撥出專款,作為課改獎勵,表彰開展“四化”“三式”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優秀教師。
五、主要成效與主要成果
通過開展“四化”“三式”課程教學改革,學校建立了一種協調發展的課程教學改革模式,取得了明顯效果。
1.師生技能大賽成績斐然,學生專業技能大提升
通過“四化”“三式”課程教學改革,提高了實訓教學質量,學生的技能更突出,特長更明顯。在創建示范校的兩年時間里,在參加各級各類比賽中學校取得優異的成績,在全省居于領先位置。僅2014年,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云南省選拔賽”“2014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第六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云南省選拔賽”等多個競賽中,學校參賽選手獲得了7個第一名、3個第二名、15個第三名的好成績。尤其是學校參賽選手代表云南省參加了“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信息網絡綜合布線、網站設計等項目的比賽,2個項目的2名同學進入了國家集訓隊,為云南省和學校贏得了榮譽。
2.配套開發了課程教學改革系列教材和教學資源
學校依據“四化”“三式”的新型課程體系組織編寫了一批“四化”“三式”課程特色教材及其教學輔助材料。選用高質量、高水平的課程教學改革系列國家規劃教材,并配以相關參考書、手冊、標準、說明書以及多媒體資源。依據教學資源庫建設方案,組織購置工具書(包括相關職業標準等)、教學光盤等,收集相關行業技術規程等,完善和豐富了課程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習題試題、教學視頻、圖片等教學資源。
3.建設了具有鮮明職教特色的教學環境
按照“四化”“三式”教學改革設計方案,重新規劃、設計“四化”“三式”教學場地,配置多媒體設備,建立了現代化的實訓車間、現代化實驗室、仿真室、生產性實習車間、校外實訓基地等,充分利用學校實驗實訓設施設備,使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創設生動具體的情景,充分滿足本校學生體驗“四化”“三式”教學過程的學習條件,幫助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果;借助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交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
4.師資隊伍能力大幅提升
通過“四化”“三式”課程教學改革,培養任課教師樹立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熟練掌握企業生產(服務)技術、進行“四化”“三式”教學組織實施和“四化”“三式”教學場地設備的管理,有效突破了教師成長的瓶頸,促進了師資隊伍建設,逐步形成教師素質“雙師”化、教師培訓常態化、教師考核評價制度化的有利局面,使教師的綜合素質、專業技術能力、教學能力和課程開發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六、體會與思考
第一,為徹底解決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必須解決現代職業教育“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推動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推動課程內容和結構、教師隊伍和水平、教材、實驗室等教學硬件和軟件建設,為學生成才、企業用人奠定可靠基礎。
第二,適應行業需要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增加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動手能力,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其專業實踐能力,增強就業競爭能力,體現學校培養人才的最大社會效益。
第三,學校在新型課程體系中倡導采用的“四化”“三式”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適用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當然,不可能每一種教學方式都適用于所有課程教學,在教學中應根據課程性質、任務、內容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
總之,云南技師學院將以實施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項目為契機,加強內涵建設,深化課程改革,深入開展“四化”“三式”教學,構建具有鮮明職業教育特色的實踐教學環境,努力為國家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做出積極的貢獻!
(作者單位:云南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