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信心是在對自己充分估計和自我肯定的基礎上,相信自己的一種心理狀態。一個學生的自信心,直接關系到他的學習態度,影響到他的學習成績。班主任在教學和管理過程中,不能僅注重把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把班級學生管理好,更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他們優秀的意志品質,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敢于面對挑戰,最終獲得成功。
關鍵詞:自信心 中職學生 班主任
自信心是在對自己充分估計和自我肯定的基礎上,相信自己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自信心對于事業簡直是一種奇跡,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個沒有自信的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能,都不會抓住機會。”可見,自信心對一個人的成才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應成為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那么如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呢?
一、上好第一堂班會課,肯定和鼓勵學生
中職學生大多數在中考遇到了挫折,有的甚至連中考都沒有參加。學習上的弱勢,使得他們面臨諸多壓力,有父母的責備,有親戚朋友的比較,還有同齡人的嘲笑等。面對這些壓力,中職學生在面對知識和技能學習時存在著一定的自卑心理,感覺自己比不上別人,表現在行為上就會出現叛逆、自暴自棄等。不少人不了解中職學生,簡單地為他們打上了“中職學生沒出息、難管理”的標簽。怎樣讓學生調整好心態,重拾自信,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筆者認為班主任的第一堂班會課尤為重要。在這堂班會課上,班主任要告訴學生:“以前我們學習不好,可能是學習習慣不好,也有可能是邏輯思維基礎比較薄弱,但并不代表我們就一定比別人差。現在,我們選擇了就讀中職,那么從這一刻開始,就是一個新的起點,拋開過去,一切從零開始。上了中職之后,我們一樣有升學的機會,而且還能學到一技之長,考到技能等級證書,成為一個有技術、有能力、有作為的人。現在社會上最缺的是有能力的藍領,我們在求職、就業方面比普通高中學生,甚至大學生更具優勢。等到我們事業有成,家長、親戚、朋友都會刮目相看。相信通過自己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一定會實現我們人生的目標。”班主任通過這種正面引導、激勵,讓學生摒棄自卑的心理,重拾學習的自信,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以活動為載體,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
學生自卑心理的產生大多是因為遇到了較多的挫折,讓他們對學習產生了恐懼,有了厭學情緒,進而擴大到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否定,對他們的社會交往和人際關系也產生了一定的障礙,容易造成人格方面的缺陷。要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心,教師一要幫助他們融入集體,樂于交往;二要幫助他們挖掘潛能,正確認識自己。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幫助學生:
一是多組織活動,讓學生樂于交往,增強自信。在校學生大多會按照興趣愛好、家庭住址等劃分自己的交往范圍,有些有自卑心理的學生不愿和人交往,沒有交往圈。一些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不注重引導,把學生不鬧事、不出事當成管理班級的唯一標準,讓學生失去了表現自己、融入集體的機會。一個好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要經常通過組織活動,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的自信。例如,筆者所帶的班級有個女生,不愛和人交流,經常一個人進出,讓我們摸不清她的心理。通過和家長溝通,筆者了解到她在家里經常幫忙做家務,動手能力比較強,筆者就在班里組織了一次包餃子活動,并安排她負責教同學們包餃子。在這個過程中,她一直忙前忙后,耐心講解,非常認真。通過這次活動,筆者發現她比以前開朗了,臉上也有了自信的笑容。事后筆者和她談心,她主動對筆者講:“原來我一直不愿意和其他同學交流,總感覺他們看不起我。但在包餃子的時候,我聽到了不少同學對我的贊揚,特別是班主任表揚我對這次活動所做的貢獻,讓我認識到我也是班級里的一員,我也可以幫助其他人,我感覺特別開心。”
二是通過活動,發現學生的特長,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但由于在學習上受到太多的挫折,讓他們慢慢地封閉了自己,養成了不愿表現、不愛展示自己的習慣,時間長了還會全盤否定自己,害怕面對困難,不愿接受挑戰,總是選擇退讓。通過集體活動,挖掘每個學生的特長,讓他們適當地表現自己,可使他們獲得成就感,提高耐挫力,激發和鞏固自信心。例如,2014年筆者所在學校組織趣味運動會,筆者所帶班級都是女生,她們認為運動會好多項目沒有男女分類,女生肯定比不過男生,參加后成績太差,怕丟人。但筆者不這么認為,拿過報名表后,根據學生的特長,認真幫助她們填報項目,并多次在班級動員、鼓勵學生,讓她們了解趣味運動會比的不是體力、拼的不是體能,女生不一定不如男生,去爭取一次,也許會有奇跡。后來全班學生經過努力,最終獲得了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同學們都驚呆了,發出驚嘆:“原來我們也是可以的!”
三、積極開展談心工作,關愛學生,平等相待
現在的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爺爺奶奶的“心頭寶貝”。小時候的溺愛,讓他們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耐挫能力比較弱,面對突然的中考失利,加上親戚朋友異樣的眼光,他們一時接受不了,自信心大受打擊,表現出頹廢的精神狀態。作為班主任,則希望看到學生具有蓬勃向上的朝氣和永不言敗的銳氣,這需要我們去幫助學生,常用的方法就是談心交心活動。通過談心交心,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進而對癥下藥,鼓勵學生走出第一步,克服自身的缺點,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在談心交心過程中,我們要因人而異,區別對待:一是關注后進生。后進生一般是讓老師最頭疼的學生,他們學習態度不端正,不太服從管理,經常犯些小錯誤。對這部分學生不能責罵和諷刺,這樣會讓他們對老師和自己失去信心,進而自暴自棄。教師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多與這類學生談心,耐心地指出學生的錯誤,幫助他們加以克服,引導學生多向身邊的人學習,使他們在失敗的打擊中重新樹立信心。二是關心默默無聞的學生。這類學生是班級里的乖孩子,從不給班級惹麻煩,在班級里往往容易被忽視。但是,這部分學生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往往出人意料地犯下錯誤,能讓人大吃一驚。作為班主任,我們不能因為某個同學平時比較聽話就放松了對他的管理和教育,要把他們也納入到平時的談話對象中,多溝通、多了解,掌握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及時發現他們的思想波動,做好教育疏導工作。
四、多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
學生自信心的缺失,不僅是較重的學習壓力導致的,有些也是家長過高的期望導致的。家長對學生整個成長過程比較了解,對孩子為什么缺乏自信有更多的了解,所以,班主任在培養、提高學生自信心的過程中一定要多與家長溝通,不能忽視了家庭的共育。一是向家長了解學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找到問題的癥結,提高工作的針對性。二是向家長了解學生的特長,以便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合理安排工作。三是請家長積極配合,及時鼓勵孩子,減輕學生的壓力。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這樣說的:“要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抬起頭意味著對自己、對未來、對所要做的事充滿信心。班主任在進行教學和管理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忽視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假如每個學生都有很強的自信心,都能抬起頭來走路,就能不斷進步,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藍領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