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話與口語訓練是鐵道旅客運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以實訓為主、理論講授為輔,教師要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普通話的聽說能力,使學生能用清晰、流利的普通話與人交流,從而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學生符合職業領域的崗位要求,為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普通話 口語訓練 教學方法
一、以測促學,對“證”施教
對“證”施教是指對照普通話水平等級證書的要求組織實施教學。普通話水平等級證書雖然不是職業資格證書,但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國家級考試,是依據《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和測試大綱,對應試人掌握普通話規范程度和運用普通話能力的一種口語測試。因此,普通話水平測試在一定程度上為普通話口語教學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技能要求。普通話與口語訓練課程緊緊圍繞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開展教學和訓練,既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又為學生考取普通話等級證書奠定良好的基礎,解決授課內容與考證脫節的現象。
二、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課堂上精講多練,強化訓練;課下以第二課堂活動為載體,通過課外活動推進普通話表達技能的提高。例如,教師擔任學生社團指導老師,指導學生舉行詩歌朗誦、演講比賽、辯論比賽和社會實踐活動,把訓練滲透到形式多樣的活動中,把訓練空間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形成良好的實訓氛圍,使學生在豐富和廣闊的社會舞臺上得到鍛煉,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提高普通話水平。
三、一對一教學及互助模式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師資有限,學生人數較多,很難做到一對一教學。這里所說的一對一,即運用一對一的方法組織普通話訓練。
1.教師一對一輔導
集中訓練一段時間后,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人數不超過10人。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教師巡回,逐一聽每個學生的難點音,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糾正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學生一對一互助
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要提高普通話水平,還要通過課后的大量練習。因此,教師在調查、了解學生的語音難點和盲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成立一對一課外互助小組,通過一幫一的互聽、互辨、互糾、互學,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教師一對一輔導,有利于獲得教學反饋。學生能及時得到教師的反饋信息,從中發現問題,得到糾正的辦法,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實現準確發音。學生一對一互助,彌補了教師無法對學生一一糾正的不足,克服了學生在訓練中的盲目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發音的正確率,使每位學生都得到提高與進步。
四、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
1.講授法
教師運用規范的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普通話的理論知識,做到循序漸進、生動活潑、邏輯清楚,啟發學生分析和思考問題。教師通過講授法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學生能夠系統地接受理論知識。
2.示范法
為學生在普通話發音、朗讀方面提供示范,使學生的語音達到規范化的要求。教學中以教師示范為主,也可以通過聽錄音或由朗讀、發音規范的學生展示等進行示范。
3.對比法
在普通話里,有些音近的聲母或韻母很難讀準。例如,z和zh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區別,in和inɡ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區別等。在教學中,我們把它們放在一起對比,引導學生分析它們的不同,幫助學生準確地掌握發音要領,正確發音。
4.課堂互動法
教師應在課堂上精講多練,示范以后,學生參與訓練。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及時發現學生口語表達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糾正,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調動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教學相長。
五、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1.開發多媒體網絡課件,幫助學生說好普通話
我們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制作了與教材配套的“普通話訓練”多媒體網絡課件,改變了傳統教學單一的授課方式,通過直觀的發音圖、發音的Flash動畫及語音示范和練習,幫助學生糾正發音。同時,還收集了大量資料,幫助學生辨音,說好普通話。
2.引進計算機輔助測試技術,幫助學生提高普通話水平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于2008年開始投入使用。計算機輔助測試不僅能避免人工測試打分過程中出現的主觀隨意性,使測試結果更加客觀公正,還可以指出考生目前的普通話等級水平及存在的發音問題,考生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普通話水平。
總之,在普通話與口語訓練課上采取以上的教學方法,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明顯增強,為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2]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作者單位: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