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技工院校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意義,以及影響技工院校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的因素,探索提升技工院校教師科研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技工院校 教師課題研究 能力培養途徑
一、技工院校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意義
1.科研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服務地方經濟一線生產、建設、管理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學生畢業后,將成為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人才的培養目標決定著技工院校的教學必須緊跟市場變化,根據市場需求而開設專業、課程等教學改革。促進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是科研,以科研作為引領,可以促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課程開發、教學質量評價等方面改革,將先進的職教理念、手段、方法應用在課程教學中,從而實現人才的培養目標。
2.科研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
科研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通過科研,教師可以參與課題研究當中,提高整體科研能力;通過老教師傳、幫、帶,建立一支科研梯隊,可以將科研工作與人才培養相結合,與專業建設相結合,與教師專業提升相結合,優化教師隊伍,加速青年教師成長。因此,開展科研是技工院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需要,也是院校辦學上層次、上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工作。
3.科研是促進校企緊密合作的需要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發展的必經之路,科研是建立校企合作的橋梁紐帶。通過科研能使校企進一步加強聯系,形成相互依存、互贏共利、共同發展的局面。通過科研使得教師加深對企業生產實際的了解,增強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將合作的成果轉化到教學應用上,用于專業建設、課程開發、學習任務編寫,促進學校教學的發展。因此,科研是促進校企緊密合作的需要,也是學校長遠發展的需要。
二、影響技工院校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的因素
1.科研意識模糊,經驗缺乏
當前,技工院校教師對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的,更缺乏對科研與教學之間的研究。部分教師認為技工院校的職責就是培養一線生產工人,不需要搞科研,也沒能力搞科研,科研與自己的職業生涯成長關系不大。一些教師雖然想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但未參與過科研申報,對科研的各個環節不了解,因缺乏經驗而產生畏難心理。一些教師雖然曾參加過一些科研,但對科研的定位、研究的方向把握不準,也影響著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
2.工作任務繁重,科研精力不足
技工院校的教師長期承擔著大量的教學任務和繁雜的學生管理工作。隨著專業建設、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組織的不斷變化,對教師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需要在專業建設、教學設計、教學資源準備、課堂組織等工作上花費更多時間,留給教師投入到科研的精力明顯不足,難以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
3.缺乏提升教師科研能力的保障措施
影響教師開展科研工作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院校缺乏有效的科研保障措施。教師開展科研工作所需的時間、資金、后勤保障得不到院校的支持,取得的科研成果未納入教師業績考核范疇,科研激勵導向不明確,科研工作管理不到位等因素,都影響了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技工院校教師科研能力的途徑
1.明確科研定位,找準科研方向
技工院校獨特的辦學模式和辦學特色決定著其科研定位應有別于普通中學和大中專院校。技工院校的科研工作應服務于教學和高技能人才培養,側重于解決企業生產一線的實際問題。因此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教學改革仍然是技工院校科研工作的重點,解決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問題是科研的方向。把握好科研定位,找準科研方向,注重科研的實用性、創新性,并在科研與教學改革、專業建設、課程開發等方面,實現科研與人才培養有機結合,這樣的科研才適合技工院校對科研的需求,才有利于提升技工院校教師的科研能力。
2.加大科研投入,健全激勵機制
科研是開展教學改革、培養教師創新能力、提升院校辦學層次的重要手段。因此,技工院校應從實際出發,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制定科研工作的資金、后勤、時間保障制度,為教師科研提供最好的設備保障,為科研帶頭人減免教學工作量,保證其有研究的時間和精力。建立科研信息庫、科研梯隊,營造科研氛圍,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提升科研質量和水平。健全科研機制,完善獎勵制度,加大教師科研能力的考核力度,促使教師在科研方面出成果,提升科研能力。
3.加強校企合作,促進成果轉化
以科研為橋梁紐帶,加強校企合作,促進科研成果轉化。一方面,通過科研緊密了校企合作的關系,使得企業生產技術問題成為了科研的課題,促進企業技術人員與教師之間的緊密聯系,共同完成課題研究內容,并將科研成果轉化于企業生產實際,為企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這樣使得科研擁有了有源之水,科研產生了實際效益,科研之路才容易走下去。另一方面,通過校企合作,教師將科研的成果、科研的過程、企業的生產情況、企業的文化、管理制度引入教學改革中,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使得科研工作有了落腳點。通過加強校企合作,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使得教師的科研工作步入良性循環之路,進一步促進加速科研工作的開展,不斷強化教師的科研能力。
4.借助科研交流平臺,促進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
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更重要的在于同行的交流、專家的指導。技工院校應重視科研的跟蹤服務工作,組織好科研的結題評審、成果推廣工作,在校內外刊物上宣傳推廣研究成果。院校要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級科研成果評審活動,借助該交流平臺,使得科研成果在同行、專家的審視下不斷改進,并成為科研精品。在科研成果交流活動中,教師也能借鑒到其他科研作品的設計理念,在開闊視野、促進創新和增強科研的嚴謹性等方面得到有益的幫助,促使教師科研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四、實踐成效
筆者學院城市建設裝備制造產業系從2010年就開始啟動了提升教師科研能力計劃,明確了教師開展科研工作的重點是服務于教學改革、服務于社會,組建了由中青年教師組成的科研工作梯隊,搭建了科研工作服務平臺,借助校企合作平臺,為企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為教學改革提供動力。例如,為了解決機電一體化專業“課題綜合設計”課程的設備缺乏問題,我們組建了“機械制造與電氣控制技術融合科研小組”,該小組成員由番禺某自動化裝備公司的技術人員和系骨干教師組成。經協商確立了以“五子棋人機對弈實訓平臺”的研發為研究課題,由公司出資、學院提供研發場地和設備,共同研發出一套包含機械設計、加工裝調、PLC編程、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自動控制等技術的綜合實訓平臺。歷經一年,該課題如期完成,最終的樣機交給了公司復制生產,為學院提供十套實訓平臺。該科研課題為公司帶來了經濟效益,提高了公司的積極性;課題的技術、過程控制、過程管理等資料為教學提供了資源。教師在參與研發過程中,不僅是學習和把握該課題所涉及的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學習了企業對技術研發的管理理念、過程控制要求等方面的知識。教師具備了這些知識和經驗,在開展“課題綜合設計”課程教學時就可以游刃有余。該課題參加了廣州市屬技工院校第三屆師生創新設計比賽、2014年全國技工院校教學教研技術開發優秀成果評選活動,都獲得了較好的名次,得到了同行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在參加此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教師的科研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曉沛.論技師學院科研工作的定位及作用[J].職業教育研究,2012(10).
[2]王雪梅.加強校企合作促進科研成果轉化[J].才智,2011(34).
(作者單位: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