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內經濟的加速發展,財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需要進行進一步調整,對于怎樣提高財務會計教學質量、保持高質量的教學能力等,都是我們要認真思考和探究的課題。本文對財務會計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了針對高校財務會計教學改革的一些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財務會計 教學 改革
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等學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愈來愈得到全社會的重視,因此財務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適應社會的需求。筆者對高校財務會計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作如下探析,同時也對高校財務會計教學改革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意見。
一、當前財務會計教學中的問題
1.財務會計教學觀念問題
當前,高校財務會計教學方法缺乏創新,內容枯燥,學生學習主動性不突出。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在一種“喂養式”教學模式中,將自己講述的內容一步一步地輸入到學生的頭腦中;學生沒有動手鍛煉的機會,無法培養動手能力,更不用說有進一步提升能力的機會了。
這種教學方法,一方面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起不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學生無法掌握更好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學生掌握的只是一些財務會計課程的基礎知識和理念,以及最簡單的操作方式,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甚至限制了學習的主動性。
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只要弄懂練習題,把教師畫出來的重點背下來,就能夠應付一些老師的考試。另外,教師單純地把考試成績作為好學生的定義,這種傳統觀念也不是完全正確的,這樣對學生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
2.教學內容中實踐環節落實不到位的問題
在教學內容上,有很多理論知識和實際不相符合。傳統的教學方式對理論知識學習十分重視,其只是將課本的知識放到黑板上,放到電子媒體上,而并沒有將學習知識掌握能力的意識放到學生的頭腦中。
這樣不僅不能讓學生真正地掌握財務會計的操作技能,而且無法實現會計實務教學目標的要求。其后果是不能切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認為學習理論知識是主要的目的。這樣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在課堂上處于一種十分被動的地位,同時也對師生互動課堂的建設造成極大的障礙。
在傳統的教學中,實踐的機會相對較少,學生的動手能力不能靈活運用。這樣畢業之后,在上崗工作時,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就顯得十分薄弱。由于財務會計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因此我們對實踐教學的設計要有很大的比重,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真正的操作能力。
3.會計考核評價體系問題
現在,考核評價體系的不完善和不合理越來越明顯。在會計教學中考核所占的比重十分重要,財務會計課程一定要組建相配套的、比較完善的考核系統,并且以此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有所指導。現在,高校財務會計課程的考核方式比較單調,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針對考試來設計的,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為應付考試而學習。出現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掌握基礎理論對應付考核十分有益。這樣無法綜合地考察學生的整體實力,學生畢業之后自身的能力無法完全適應社會的需要。
二、深化財務會計教學改革的意見
1.注重財務會計觀念更新
我們需要對財務會計教學觀念進行更新,注重把學科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財務會計課堂教學要始終堅持少而精,做到啟發式教學,堅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活動,以教師的教學為輔助活動的基本原則,努力構建輕松活躍的教育環境,建設問題情景,經過提問、質問等方式鍛煉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積極引導學生的創新意識。
只有對知識的學習過程給予足夠的重視,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思維方式,實施啟發式教學,才能使學生學會從多角度、多渠道、多方式獲得信息,這樣通過對學生自主獲得信息的引導和鍛煉,激發起學生敢于質疑的興趣,帶動學生的自主求知欲望,使學生最終能夠獨立完成知識探索的過程。學生的思維經過質疑、思考、發問、敢問以及最后的聯想過程進而形成新的觀念,這種過程就是一種創新思維的過程。教師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權威和顧問,而且是學生學習的伙伴。教師與學生在競爭和協作學習的過程中,在解決和處理問題的時候要努力發展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這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著很好的提升作用。
我們通過采集專業信息組建財務會計實例課題庫,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對課堂的教課效率加以提升。在教學過程中將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審計學、稅法和經濟法融合到一起,把這幾門課教授的內容作為整個學科知識的重要知識點。在融合的過程中對其中的內容做一些增加或刪減,對課時的設計做到符合實際,對考核評價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
2.注重模擬實驗課程設計
隨著財務會計教學活動的逐步深入,教師會涉及模擬實驗課的教學活動。因為每一所高校財務會計模擬實驗課教學方式的狀況不盡相同,而且涉及的內容和形式有著很大的區別,大部分高校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都不是很高,所以需要對模擬實驗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必要的改革。教師在對模擬實驗課程項目設計時要進行充分的考慮,對企業實際工作的標準與思路做合理的整合,要求資料有高質量的仿真性,設計思路要完整而健全,能將手工方式與上機方式聯系在一起。在對財務會計實驗形式進行設計時,要求對學生的組織能力和主動性進行提升,在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增加學生審核、監督的操作過程。教師要對錯誤的和不規范的會計憑證加以指點,做到正確引導,使學生通過思考發現問題產生的源頭,進而將學生的潛在能力激發出來,使模擬實驗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實驗設備的配置上,學校必須組建較高質量的、具有較好硬件設施和財務軟件的財務會計模擬實驗室,為學生營造一個優秀、健全的學習環境。
3.注重“理論+實踐”的教學方式
在會計教學中,理論教學和實際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和企業最希望的就是學生在上崗之后就可以立即工作,學生擁有一段會計實習的經歷,對學生適應社會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學校要增加與企事業單位之間的接觸,保持并具有比較穩定的實習場所,組織學生不定時地到這些場所參觀和學習,充分了解企事業單位對財務問題的解決方法。學校還要對學生的學年實習和畢業實習做好準備,讓學生有充分的機會進入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所有過程中來,使學生的能力在真正的實踐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鍛煉。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讓用人企業對人才進行試用,以便挑選合適崗位的人才。對于擁有高質量師資人才的高校,可以自行舉辦會計事務所,給學生提供可以進行較高層次實習的場所,這樣也可以為企業輸送大量的高質量人才,進而滿足社會的需求。
4.注重考核評價體系的創新
對傳統財務會計的考核評價體系進行改革時,只在形式上改革財務會計的考核方式是遠遠不夠的,要在基本知識考核內容中添加財務會計知識和上機實際操作能力培養的內容,還要涉及增加學生專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的內容。另一方面,模擬實驗訓練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要逐步增大,要通過控制考核模擬實驗訓練的考核重點,使學生認識到上機模擬實驗訓練的必要性和關鍵性。在考核體系中還要增大平時成績的考試環節,讓學生加強對平時作業的重視程度。為提升學生會計專業應用和分析能力,要拓展一些新的作業形式,例如采用一些經濟案例及分析報告的形式或選擇一些個人應聘的經驗總結等,通過對學生作業的考核將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起來。
高校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會計職業資格考試,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宣傳會計職業資格考試的意義和重要性,在學生的腦海中不斷強化努力參加考試的意識,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能讓學生充分了解財務會計專業社會實踐的崗位情況。學校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積極關注注冊會計師考核的崗位要求。
5.加強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
(1)為教師到企業或會計事務所從事相關工作創建積極的條件。
(2)對教師深造攻讀博士學位給予積極的支持,這樣可以更有利于促進理論和實際的結合。
(3)組織教師進行財會專業知識培訓,及時了解會計環境的新變化,讓教師不斷吸收會計知識領域中的新知識。
(4)邀請企業有經驗的財務人員來校講課,將他們在企業中獲得的經驗傳授給學生。
(5)重視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要將教學和科研緊密聯系在一起。
總之,高校財務會計教學改革要與不斷變化的社會經濟形勢緊密結合,財務會計教學改革的內容要與時代發展的因素緊密聯系,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裴俊紅,范義敏.會計教學改革淺談[J].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
[2]賈暉.會計教學與創新教育探究[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10).
[3]李華,楊海英.財務會計教學改革的探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10).
[4]李曉慧.會計教學體系研究:來自英國大學的借鑒[J].會計研究,2012(10).
[5]劉永澤,孫光國.我國會計教育及會計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對策[J].會計研究,2014(2).
(作者單位:南京曉莊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