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很多企業迫切需要引進高素質專業人才,而職業技術學校理所當然地承擔起了培養專業人才的職責,但從全國范圍看,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并沒有多大的提高。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提出一些提高職物理教學質量的建議。
關鍵詞:物理教學 實訓 雙師型教師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適應市場發展的迫切需要,很多企業都采用了大規模“轉型”的方式來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技能人才。由此,作為職業教育的方陣,各學校都理所當然的承擔起了培養專業人才的職責,但從全國范圍看,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卻沒有多大的提高,而那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其辦學質量就更糟,也因此,人們對職業教育都持不滿意的態度。作為職校的一員,如何有意識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高技術人才,則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現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以下粗淺看法。
一、結合專業,合理增減教學內容
2000年以來,各職業學校取消入學分數限制,這也導致了職業學校的生源質量普遍下降,表現在學生的文化基礎課學習和行為習慣的養成上,其一切都得靠教師安排才能進行,甚至執而不行。近觀筆者學校招來的學生,大多是初中校成績不理想者,在這些學生中竟然有很多連小學的文化水平都不具備,可想而知,想讓他們學好專業知識的難度較大。面對這樣的學生群體,在職業學校的物理教學中,如果還是按照義務教育階段那樣的方法對待肯定是行不通的。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必須對物理教材的內容有所增減,刪除掉那些學生根本聽不懂且無助于專業課學習的理論知識,增加那些有利于專業課學習的內容,同時對知識的教學深度也要因專業和學生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二、因地制宜,科學利用專業實訓
職校學生的綜合素質都不是很理想,加上各學校對文化課的教學都不是很重視,以至于上課期間常常出現教師在臺上講,學生臺下玩的現象。職業學校其擁有的實驗條件讓人堪憂,可以說幾乎沒有實驗可做。作為職校的一員,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在不同專業應該根據專業特點來設置相應的實訓器材,而這種直觀的教學實驗是很能滿足學生獲得專業知識的需要的。筆者從2008年開始學習汽車專業知識并從事汽修專業教學,多年以來,在實訓室里的物理教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也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務實進取,積極培養雙師教師
職業學校的文化課教師一般都畢業于普通師范類院校,在教學過程中習慣采用普通教育的教學方式,典型性的表現為忽略學生的基礎與合理需要。可以說,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專業學習是脫節的,學生體驗不到學習的意義。如此的后果就是,學生既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綜合文化素質,又不能發揮物理課對專業學習的輔助作用,從而使物理課的學習成了枯燥無味的“雞肋”。所以,加快職業教育發展,必須加大教學改革。當前擺在中職學校面前的迫切任務是改革教材內容、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職業學校不僅需要文化課教師,更需要多師型教師,因為我們培養的不僅僅是一群文化知識者,更是一群擁有一技之長的學者。
如此,作為學校應該積極地為培養雙師型教師創造條件,而教師則應主動地讓自己成為一名雙師型甚至是多師型教師。在這點上,筆者是有著切身體會的。筆者原來是一名初中物理教師,后調入職業學校任教。講課中發現職校的物理教學遠比普教復雜得多,因為它要求的不僅僅是學生掌握物理知識,更要求的是學會對物理知識的專業運用。因為面對的學生群體發生了質的改變,他們需求的更多是與專業有關的知識,而且不同專業所涉及的物理知識面又各有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掌握相關知識,才能夠勝任專業教學。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筆者通過自學、去他校培訓、到企業實踐等方式,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這種鍛煉方式也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水平。在實習車間,曲軸、活塞連桿、火花塞、噴油器等實物的運用,更是鞏固了專業知識。可以這樣說,物理教學已不只是文本知識的授予,它已完成了向專業知識的拓展。
四、校企合作,努力打造雙師教師
職業學校的主要社會功能是為社會輸送無縫鏈接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學校完全可以加強與企業合作,讓教師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進企業,走進工廠,到企業中去鍛煉與學習,以此來提升他們的動手能力,成為名副其實的雙師型教師,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真正把在企業里學到的東西教給學生,實現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從教期間,教師應常去汽修車間向維修人員請教,并主動地參與到他們的工作中去。這樣不管在物理課還是汽修課教學中,都能做到物理知識和專業知識有機相融,從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職校的發展需要職教人的大膽改革。只有廣大教師主動參與、勇于探求,才能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創建職教的健康道路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安徽省行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