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職招生實行免試免費注冊制度,山區中職學校因生源數量的萎縮和質量的下降,面臨著許多困難。筆者認為山區中職學校的發展要依靠政府加大財政的投入,同時必須進行教育資源的整合。
關鍵詞:山區中職學校 發展 政府投入 資源整合
隨著中職招生實行免試免費注冊制度,初中畢業生經各級高中層層篩選以及到沿海發達地區的中職學校學習。而愿意在山區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已寥寥無幾。面對無序的生源競爭、相對閉塞的地理環境和相對落后的師資、設備條件,筆者對就如何發展山區中職學校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山區中職學校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生源數量少質量低
由于目前中職招生實行的是免試免費注冊制度,學生選擇中職學校的范圍擴大,他們往往選擇經濟發達地區的中職學校。面對嚴峻的生存空間,山區中職學校毫無選擇余地。生源數量已嚴重威脅到山區中職學校的生存,而生源質量的狀況又嚴重威脅到畢業生的質量。使山區老百姓認為中職畢業生與“農民工”并無區別,加重了山區老百姓對山區中職學校的輕視程度。
2.專業設置存在虛浮
學生在中職學校所學的專業直接關系到他們未來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而部分山區中職學校為了吸引學生到校學習,以招生定專業,這種只重視招生,不顧實際的做法,導致師資難以保證,硬件設施跟不上,最終導致教育教學質量的下降。
3.區域劣勢和相對落后的師資、設備條件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到相對發達地區務工人員劇增,人們渴望城市生活,更希望子女能及早融入城市生活,在子女未考上高中后,他們毅然將子女帶到城市。農村中學已經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萎縮,而把農村生源作為生源主要來源的中職學校其處境就更加艱難。由于學校的資金來源又與生源數掛鉤,導致中職學校資金十分困難,基本上就是維持工資的水平,有的甚至連績效工資都發不出來,這種局面下如何留住人才,如何增加設備。
二、促進山區中職學校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1.促進教育資源的整合,提高辦學效益
山區中職學校要發展,必須進行教育資源的整合,加強內部的團結協作、互相配合,發揮集團優勢,要不斷追求特色,努力打造品牌,增強自身優勢。對山區中職學校進行資源整合以辦大辦強職業教育為目標,以促進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為目的,創新機制、分類指導、強化管理,提高職業教育和勞動力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為實現山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創新機制,統籌管理;條塊協同,健全制度,規范管理。把山區中職學校辦成山區優質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創立優質學校。
2.突出特色,辦好專業
山區中職學校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打造“品牌”,部分山區中職學校已經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辦學經驗豐富,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也有自己的一些特色專業。應以這些學校為龍頭,進一步整合力量,緊緊依靠自身優勢,依據專業設置的近期和遠期規劃,緊貼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實際,充分考慮自身的辦學條件,突出特色,辦好學校的拳頭專業和特色專業。這樣才能使山區中職學校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才能吸引和留住學生。
3.多措并舉,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山區中職學校的區域劣勢和相對落后的經濟條件,導致其難以引進較有資質的專業教師或技術人才,師資缺乏,必然影響山區中職學校的發展。
(1)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的力度,確保山區中職教育硬件建設。積極有效的經費投入,有助于改善辦學條件,有利于教師待遇的改善,這樣才能更加有利于教師隊伍的穩定和持續發展,更好地吸引優秀人才到山區中職教師隊伍中來,從而促進學校的發展。
(2)拓寬師資隊伍來源,充實師資力量。山區中職學校應根據學校具體實際情況,引進的盡量引進,不能引進的可以派學校相近專業的老師到有關學校、企業學習和培訓,不斷挖掘內部潛力或請有關學校骨干教師、企業技術骨干到校進行師資培訓和指導,拓寬師資隊伍的來源,充實師資隊伍的力量。
(3)優化教師發展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師的積極性。由于中職教育沒有升學壓力,畢業生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而中職學校教師承受著招生、教學、管理的多重壓力。因此學校要從政策、管理等各方面盡可能考慮教師的心理壓力,多了解教師的需要和感受,創設和諧的工作環境,從而促進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提高。
三、小結
總之,我們要努力改變山區中職教育目前所面臨的尷尬局面,以市場需要為中心,在專業設置、教學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多下工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成山區學生和家長歡迎的學校,促進山區中職學校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禮琴.山區中職教育改革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 2009(10).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平市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