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系部是高職院校主要工作具體實施和完成的基本單位,需要承擔黨建、專業(yè)建設、社會服務、教科研及工會等工作,而這多重任務之間的沖突與矛盾對系部工作帶來很大影響。本文結合工作實踐,通過分析提出,以黨支部為核心的“工作組”機制的確立與實施,促進了支部建設、教學教改任務的完成和群團工作的落實及全系團結奮進局面的形成。
關鍵詞:高職院校 系部 工作體制 工作組
高職院校的組織機構一般包括院、系(院)兩級,其中系(院)是教學基層組織,負責實施教學活動的教師組成的最基本單元,它是具體制訂和落實學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開展教學科研工作的基本單元,使學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思路、教育目標通過系(院)的工作最終得以實現(xiàn)。因此,系(院)在學校層級中雖然處于基礎(低)層級,但其作用的發(fā)揮卻是至關重要的。
一、系部管理現(xiàn)狀分析
在高職教育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改革創(chuàng)新所帶來的機遇與壓力并存。作為一個專業(yè)的教學系,需要承擔專業(yè)建設、課程建設、實訓室建設、教科研、社會服務及黨支部、工會小組建設等諸多工作,而各項工作都要與學院各職能處室、教輔部門進行配合與交流。
對于筆者所在機電技術系來說,系部或每位教師在工作配合過程中勢必會存在任務下達、任務接收、解讀協(xié)商、分配安排、執(zhí)行督解、階段研討、反饋上交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如果獨立完成各項工作,人力、精力和時間顯然完全不可行,在實際工作中只能采取需要誰、涉及誰、就找誰的方式落實各項工作。這種工作方式在教學基層組織建設中經常發(fā)生一些困惑或混亂,譬如,需要接受學院各部門工作,造成頭緒多;需要找各相關人員協(xié)商分配,造成開會多;任何工作、活動都需要有過程、有結果,造成決策多;在有限的時間里必須安排、完成各項任務,造成異聲多等。基于系部管理人員少、專任教師多的特點,針對上述情況,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管理人員疲于應付上級下派的各項任務,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質量不高、專任教師承擔“分外”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群團工作沒人做等問題。長此以往,勢必影響系部工作的良性運轉,對調動和發(fā)揮專任教師在人才培養(yǎng)、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不利,阻礙師資隊伍整體水平的提升。
面對這些現(xiàn)狀及問題,筆者所在機電技術系始終在尋找有序、高效、系統(tǒng)地開展各項工作,促進學校發(fā)展的方法和路徑。經過不斷總結與摸索,分析各項工作內涵及根源,總結得出所忙碌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專業(yè)教科研、黨支部和群團組織工作三部分:黨支部在系部工作中始終起著引領作用;專業(yè)教科研是系部工作的重點,也是中心工作;群團組織主要對系部工作起支撐作用。同時,在系部工作中參與決策的主要是黨支部書記、系主任及教研室主任、群團組織負責人等。在此分析基礎上,經過多方調研、征求意見,機電技術系決定嘗試成立“工作組”,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學校發(fā)展形勢,推動系部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
二、“工作組”機制
作為一種嘗試,機電技術系“工作組”自三年前成立,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斷調整和完善,有力地促進了系部各項教學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效果顯著。
1.“工作組”內涵
對于機電技術系來說,“工作組”是一個新概念。設立之初需要明確新工作機制的目標:采用“工作組”這一最常見、最簡單、最普通的資源管理模式,將系里相關工作人員列入組中,以方便溝通,提高工作效率。同時,為了更好地說明“工作組”的定位,還制定了“工作組”工作宗旨:更好地完成機電技術系的黨支部建設、專業(yè)建設、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和群團工作等;確定了機電技術系“工作組”成員,包括黨支部支委、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工會組長。“工作組”所有成員全部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為后續(xù)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思想政治保障。
在“工作組”實施伊始,完成了“工作組”工作制度的起草,成為“工作組”寶貴的制度基石。在后續(xù)的實踐過程中,工作制度也不斷完善,“工作組”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指導并展開了系列活動。機電技術系有序、高效完成各項工作,如: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聚力工程”“先鋒工程”活動收到實效、專業(yè)服務產業(yè)能力大幅提高、團拜會設計及演出得到一致好評等,“工作組”工作效果顯著。
2.“工作組”特點
“工作組”是系部根據(jù)實際工作所面臨的諸多問題,提出的一種新的管理機制,具有其特有的特點。
(1)共同合作、支部帶頭。根據(jù)《高等教育法》和《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高職院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在具體的系部管理體制上因校而異,筆者所在基層教學單位是實行系主任負責制,始終堅持要充分發(fā)揮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為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起到“保證、參與、引導和監(jiān)督”作用,在成立“工作組”之初,首先將黨支部委員納入工作組內,系副主任同時兼任黨支部書記,奠定了黨政密切配合開展系部工作的基礎。黨支部參與系部重大問題的決策,在決策實施中黨支部委員、群團組織負責人參與做好思想和組織上的保證,將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具體工作中去,通過宣傳黨的政策,對師生進行政治上的引導,充分發(fā)揮帶頭作用。
(2)完善決策、落實決策。“工作組”不是決策機構,系內重大問題決策最終由系主任和副主任(兼支部書記)負責。但在決策前,通過“工作組”會議充分發(fā)揚民主,集思廣益、征求意見、完善決策內容。“工作組”最主要的職能是研究落實決策,解決實施中的矛盾和問題。如教育部提升專業(yè)服務產業(yè)的項目申報、實施和驗收等工作,系部兩位主任就主要工作決策后,工作組多次召開會議,協(xié)商報告撰寫、數(shù)據(jù)采集、企業(yè)資料搜集和初步審核等工作,每個工作組成員都承擔了部分事項的落實,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發(fā)揮了重大作用,保證了該項目的順利完成,并獲得北京市教委和教育部的認可。“工作組”在完善決策的基礎上,使各項決策落到實處。
(3)協(xié)調關系、統(tǒng)籌兼顧。系部工作以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工作為中心。但是,黨建工作、工會工作、學生工作等黨政工作也很多,“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要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統(tǒng)籌兼顧,協(xié)調好各方面的工作關系,“工作組”就擔負起了此項重任。經過多次、及時的協(xié)商會、通氣會,組員們對學校政策的理解程度加深不少,對改革工作的支持度提高不少。教師們對平時的工作抱怨少了,共識多了,大局觀形成了,在接受工作范疇外的任務時,也能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從容應對。“工作組”為各項工作的開展起到了良好的“潤滑油”作用。
(4)各展所長、形成合力。通過“工作組”這個平臺,把系里積極性高、有特長、有能力的老師調動起來,凝聚在工作中發(fā)揮他們的作用,把他們的能量引導到系內的各項工作中。多年黨建工作經驗的老同志、職業(yè)技能大賽優(yōu)秀指導教師、深得教職工喜愛的工會負責人等,通過工作組機制參與到系部工作中,找準了更能發(fā)揮個人特長的位置,帶動了其他教師,使機電技術系的團隊建設呈現(xiàn)出新局面。
三、實施“工作組”的成效
系部“工作組”以“圍繞中心、協(xié)調溝通、統(tǒng)籌兼顧、凝心聚力”為工作目標,經過近三年的建設與成長,系部在黨務、教學教改、專業(yè)建設、人才培養(yǎng)和工會工作中取得不少成績,“工作組”機制的實施成效顯著。
1.保障了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新版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訂和職業(yè)教育改革中,“工作組”協(xié)調組織教學團隊腳踏實地深入調研、分析數(shù)據(jù)、集中研討、構建課程體系、開發(fā)課程,并在實施中不斷完善,形成統(tǒng)一課程資源,兩門課程被評為國家優(yōu)質數(shù)字教育資源;在此扎實的基礎上,教改、科研項目申報成功率、完成優(yōu)秀率大幅提高;發(fā)表論文、申請專利和編著教材數(shù)目名列學院前茅。
2.促進了黨和群團工作的落實
在“工作組”的作用發(fā)揮中,黨員同志是鎮(zhèn)海石,在群眾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在不斷歷練中,黨員教師的思想認識、服務意識明顯提高,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明顯增強,極大地促進了系部工作的開展,2013年機電技術系黨支部被評為校級“優(yōu)秀黨支部”,2014年被推薦為北京市“優(yōu)秀基層黨組織”。
在“工作組”的支持與協(xié)調下,群團組織積極有序地開展各項有益活動,如紅色自助游、集體健身活動、主題教育活動等。特別是在每年的運動會、團拜會等大型工會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了“工作組”的巨大魅力。工會組長評價說:有了“工作組”,工會工作獲得了更多支持、工作推動更給力、活動質量更高,“工作組”真好!
3.促進了全系團結、和諧氛圍的形成
“工作組”堅持“以人為本、制度管理”的理念,堅持重點工作、主要事項、核心問題通過工作組集體研究協(xié)調,統(tǒng)一做出安排,使黨務、教學科研、群團等各項工作得到了有條不紊的推進,避免了各行其是、互不通氣的不良作風,減少了內耗,得到了系內教師的一致認可和好評。機電技術系形成了積極、穩(wěn)定、團結、和諧、有序的良好局面,實現(xiàn)了“工作組”的預期目標。
四、“工作組”實施的幾點體會
1.系部工作機制的構建,要從實際出發(fā),以求實效為根本出發(fā)點
目前,國內高等院校系一級工作機構有采用“核心組”的工作機制開展系部工作的。“核心組”的成員主要由技術職務較高的教授、專家或行政級別較高的系領導組成,工作職能主要是系部工作的決策。經過認真分析思考,作為高等職業(yè)院校的機電技術系,還不具備成立“核心組”的條件。“工作組”調動各方積極性、協(xié)調各項工作、完善決策、落實決策,既符合我們合并升格不久,學術水平、學術人才尚需積累、提高的實際,又能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實,實際上也可以作為向系一級“核心組”過渡的一種形式。
2.系部工作機制的構建,要著眼于工作全局,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毛澤東同志早就強調指出:“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制定和執(zhí)行一種好的政策,就會調動、保護積極性,反之就會壓制、挫傷、影響積極性。從國家層面來講如此,對于基層組織來講更是如此。一個高效的“工作組”機制,是做好全局工作的重要保障。“工作組”的運行效果充分表明,著眼于全局的“工作組”,在工作中容易形成合力,教師們的積極性能夠得到極大提高。
3.系部工作機制的構建,要重視工作制度的制定和落實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guī)程和行動準則。制定一套科學、嚴謹、規(guī)范的工作制度,會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做出明確、具體、可供操作的規(guī)定。因為系部工作具有瑣碎、繁雜、涉及面廣、催繳緊急等特點,因此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制度作為開展各項工作的約束和保障。同時,制定工作制度不是目的,關鍵在于落實,抓而不實形同虛設,還會給那些隨意的、個人的、短期的行為創(chuàng)造滋長空間。工作制度要根據(jù)實際工作情況進行必要的修訂,使之與系部工作“與時俱進”,形成長效機制,以更好地落實。這也是“工作組”這一新嘗試未來能夠持續(xù)保持活力、助力院系發(fā)展的保障所在。
參考文獻:
[1]張中興,程金閣.確立人才培養(yǎng)工作在高校的中心地位[J].價值工程,2012(7).
[2]建暉,徐秀香.淺析教學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J].新課程研究,2012(2).
[3]廖青.高校教學基層組織建設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4).
[4]彭田寶.高職院校系部管理實行黨政共同負責制的必要性及實現(xiàn)途徑[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26).
(作者單位:北京電子科技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