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鑲入式”校企合作辦學實質是將學校搬到企業中開展教學。本文就“鑲入式”校企合作辦學的資源整合進行了論述,提出“鑲入式”校企合作辦學,在生產資源、人力資源、制度資源以及德育資源等方面,需要高度整合,才能發揮校企合作辦學的優質。
關鍵詞:校企合作 資源整合 教學資源
課 題:本文為湖南省2012年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課題“‘鑲入式’合作辦學的實踐與案例式研究”(項目編號為ZJB2012093批準號為湘教通〔2013〕65號)、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2014年立項課題“中職護理專業“醫用化學”課程”三銜接”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為XJK014AZXX007,批準號為ZJB2012093)研究成果。
“鑲入式”校企合作辦學,是指學校融合于企業(醫院)之中,或者學校與企業合作形成二級學院,作為企業的下屬科室?!拌側胧健毙F蠛献鬓k學實質是將學校搬到企業中開展教學,目的就是將生產(臨床)的各種資源,如生產運作資源、生產設備(臨床診療)資源、教學人力資源等與教學相結合,通過生產活動達到影響教學,促進職業教育與企業要求完全一致的目的。
一、生產制度與學校制度整合
生產制度是保證生產順利進行而必須遵守的制度;教學制度是保證教學的順利開展而制定的制度。兩者之間,目標不同,內容不同,必將產生矛盾。只有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順利開展合作辦學。
首先,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都必須遵守課堂紀律,在生產或者臨床中,必須遵守生產或臨床制度,尤其是安全制度,否則容易造成生產事故或者臨床事故。
其次,兩者之間又有可塑性。生產專家或臨床專家由于生產崗位或臨床崗位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后者,若是遇上人命關天的緊急醫療情況,必將影響教學或者授課。為此,教學管理部門應及時調整授課人員或者改授它課,避免課堂真空。
二、生產計劃與教學計劃的資源整合
“鑲入式”校企合作辦學的目的是教學與生產相結合,理想的狀態是兩種計劃的步調一致,而生產計劃則是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的。臨床醫療的計劃也是隨著社會流行疾病的變化而變化的,教學計劃則是相對固定的流程和計劃,兩者保持一致,才能產生共振效應。而如何保持其步調一致,是合作辦學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這種矛盾的解決,其實質是以生產為中心還是以教學為中心的問題。生產的目的,是為社會服務或提供產品,并獲取最大利益;學校的工作則是以教學為中心,一切為教學服務。但是學校培養的人才,最終將要進入社會并為社會服務。因此,就這一點而言,學校也是為企業和社會服務。另一方面,社會需要的機會瞬息萬變,企業若嚴格按照學校教學計劃進行生產,必將失去市場機會,醫院也必將無法為社會服務。因此以生產為中心,教學服從于生產,是兩者關系的基本準則。
如何做到教學計劃與生產計劃一致?一是隨大流,預見生產計劃的可能性調整,并按照這一預測調整教學計劃;二是在教學計劃與生產計劃在盡可能調和的前提下,對于無關緊要的生產調整,在教學上也是可以忽視其變化的,以保證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
三、生產(臨床)資源整合
1.生產廠房(臨床病房)與教室的整合
“鑲入式”校企合作辦學,其實質就是借用生產基地開展教學,以生產基地衍生教學基地的深度合作。教室是開展教學的場所,將教室搬到生產場所,實現教學與生產的無距離融合,是實現教學服務于生產的最佳手段,
以核工業衛生學校為例,學校教室和生活區就在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內,校區與臨床病區的距離不足200米。教師可以隨時安排學生開展觀摩、見習和臨床授課。對于某些罕見的病例,教師也可以迅速召集相關學生進行案例式教學。這種完全根植于醫院臨床的辦學,無距離則是其最大的特點。
而南華大學開辦的南華臨床學院,則不僅根植于醫院當中,而且醫院為教學提供了硬件設施——在每一個臨床科室,開設一間教室,多達31間教室,每間教室可以容納45人,供教研組開展教學。這種完全容納于臨床資源的教學模式,正是其職業教育的特色——在做中學,在學中做。
2.教學設備與生產設備的整合
生產設備的主要作用是為生產服務。教學設備的作用是為教學服務?!拌側胧健毙F蠛献鬓k學的目的,就是要將生產設備教學化,教學設備生產化。因此,設備功能的相互轉化,是開展合作的重要課題。
首先,學校應該提供相應的教學設備,并對授課專家進行相應教學素質培訓,以保障專家開展課堂教學和實訓教學。如配置一定數量的電腦、打印機,授課用的投影機,教學課桌等輔助設備,提供信息化教學的其他培訓。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貴重設備,若是用于生產,其設備的使用壽命必將縮短,而這種設備若不用于生產,學生難以獲得真實場景的生產實習,設備也會隨著技術的改進而逐漸失去價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建議盡可能地將學校的設備,供給企業使用。
另外,企業自己的生產設備,在安全的前提條件下,應該用于教學——這是校企合作的目標之一。這里所說的安全,具有幾層意義:首先,是生產安全或臨床安全,機床的使用安全,醫院中機器的使用安全;其次,一些隱性危險或職業安全性,應充分給予考慮,如在醫院中,傳染病引起的危險,學生操作可能引起的安全事故等,都要在事先給予評估。
四、教師資源整合
師資是校企合作辦學的必要條件,沒有合理的師資配備和師資庫,就無法開展高質量的合作辦學。
1.生產技術人員與教師身份整合
“鑲入式”校企合作辦學,其條件之一就是將生產技術人員的資源轉化為教師資源。生產技術人員教師化,達到“雙師型”教師水平,進而為教學服務。生產技術人員的這種雙師素質身份,為教學和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教師庫。
實現“雙師型”教師素質,首先應該對企業技能型人才進行遴選。只有那些技術能力合格,熱愛教師工作的人員,才會積極進取、主動進取地勝任教師工作。其次要開展教師素質培訓,開展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和教育法規的基本內容學習,鼓勵他們獲取教師資格證,開展優質的課堂教學;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在教育科研中創新教育,培養善于思考、善于創新、善于改革的教育素質和能力。再次,在企業技術人員中設置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和激勵機制,在職稱上給予有效的指導。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校企合作的辦學質量。
2.教學管理人員的“雙師型”素質整合
“鑲入式”校企合作辦學的教學管理人員,起著教學與生產的計劃、管理、聯系的重要作用,對學生的管理和企業文化的傳導,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企業中的教學管理人員必須具備教師與生產的雙重素質——“雙師型”教師素質。
五、學生德育活動的整合
“鑲入式”校企合作辦學,毫無疑問,德育工作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素質與先天的遺傳有關,更與后天的經歷和環境有關。校企合作辦學的德育工作應該從建立德育管理組織,在德育活動、學生活動、企業活動的融合、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以及職業道德教育等方面,予以充分尊重;發揚學生集體主義和團結協作的精神,積極參與企業文化建設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
只有在教學、生產的各種資源達到高度整合和融合,校企合作才能高效、順利地完成。
參考文獻:
[1]李湘蘇,王力群,朱雷,付元秀,鄒杰.醫院“雙師型”教師發展通道和培養途徑研究——以南華大學核工業衛生學校與某醫院合作辦學為例[J].繼續教育,2011(2).
[2]李湘蘇,王力群,付元秀,朱雷.企業技能型教師專業培養研究[J].職業,2011(11).
[3]劉春生,徐長發.職業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12).
(作者單位:核工業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