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內容力求認識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習興趣可以直接轉化為學習動機,從而形成對學習的推動力。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一般要經歷有趣學習、樂趣學習、志趣學習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是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鞏固、深化的過程。本文針對當前高職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的狀況,分別從有趣學習、樂趣學習、志趣學習三個階段對高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習興趣 培養
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內容力求認識的一種心理傾向,這種心理傾向與愉快的情感體驗相關聯。學習興趣可以直接轉化為學習動機,從而形成對強大的學習推動力。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一般要經歷有趣學習、樂趣學習、志趣學習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是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鞏固、深化的過程。因此,在培養高職學生學習興趣時,要利用有趣學習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利用樂趣學習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體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利用志趣學習堅定學生的學習志向,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當前高職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的歸因分析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高職院校的錄取分數線持續走低,生源素質呈現出下降的趨勢。筆者調查走訪發現,在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氣氛不濃的現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學生學習基礎差,聽不懂課,跟不上教學進度;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帶有盲目性;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移情于課外活動;沉迷于網絡游戲,對學習不問不顧;教師一言堂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不能吸引學生;課堂教學氣氛沉悶,缺少生機和活力等。
二、培養高職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及途徑
1.利用有趣學習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1)有趣學習就是利用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理,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助推學生獲取學習的動力。有趣學習具有短暫性和情境性特點。學習的短暫性表現為學習興趣容易消逝,不能持久。學習的情境性表現為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一定的情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情境的消失而消失。學習動機的培養是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的學習意向,由消極被動轉化為積極主動地學習、自覺自愿地學習。有趣學習又叫情境興趣學習,所謂情境興趣學習,就是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下,對認識對象產生學習興趣。情境興趣學習的出現,意味著學生對學習已具有一定的主動性,標志著學生主動學習活動的開始。
(2)在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利用有趣學習的情境性特點組織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設定的教學活動,增強課堂教學的新鮮感和吸引力,從而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①讓學生體驗教師的角色。首先,通過教師的安排,指導學生備課、寫教案、講課。即使學生走上講臺講課照本宣科,也會給學生極大的新鮮感,這種新鮮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體驗教師的角色,不僅可以增進師生情誼,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行為活動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指導學生命題、自行組織測驗、 互相批改試卷,教師只做過程監控,這樣可以讓學生自我檢測學習效果,促使他們主動學習。
②設置教學情境,師生互動。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根據授課內容,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例如,在語文教學中講解曹禺的現代話劇《雷雨》時,教師先講解戲劇的相關知識和話劇的特點,然后,挑選幾個男女學生充當劇中的不同角色,讓其他學生擔任觀眾并做點評。在學生表演時,要求學生根據人物的性格特點模擬人物的語氣和動作進行表演。這樣,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既了解了課文的內容,又理解了什么是戲劇沖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③利用知識互動游戲和提問答疑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學習緊張或疲倦時,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知識互動游戲,讓學生積極參與,例如,成語接龍、猜字、傳話、串句子等,既緩解了學生的學習疲勞、調整學生的聽課狀態,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同時,教師還可以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質疑,教師予以解答。通過提問答疑,讓學生主動思索,認知事物,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2.利用樂趣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樂趣學習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二階段。所謂樂趣學習,是指學生帶著快樂的情感學習。在樂趣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對有趣學習階段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因此,樂趣學習又叫做穩定興趣學習。穩定興趣學習表現為學生脫離具體的教學情境因素,學習興趣可以在相對長的時間里集中于某一對象。穩定興趣學習的出現,意味著學生具有了學習的自覺能動性,標志著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初步形成。
(2)高職院校除加強課堂教學外,還要利用其他途徑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創業教育等素質教育課程,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穩定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到獲取知識的樂趣,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①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高職教育階段既是學生儲備知識、開發潛能的重要時期,也是求職擇業、交友戀愛的人生關鍵時期。加強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沖突調適能力,培養健全的自我意識,使之正確認識自我,積極地悅納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增強對挫折的耐受力。讓學生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以天下為己任,樹立遠大理想,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內驅力。
②開設創業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改變學生固有的就業觀,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當前,很多高職學生一進校門,就想著畢業后怎樣能找到工作單位就業,卻很少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興趣特長自主創業,因此,就不會關注國家鼓勵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不少學生本來有自主創業的條件和先機,但因缺乏相關的知識和教育而陷入就業的被動。學校通過創業教育教學和創業教育實踐,可以激勵學生把自主創業作為今后的職業選擇,由原先被動的就業觀轉變為主動的創業觀,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③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為提升學生能力、穩定學習興趣提供平臺。第二課堂是拓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穩定學生學習興趣的有力手段。第二課堂包含社會實踐、學術講座、讀書活動、綜合寫作、科技文化與技能、演講溝通等內容。學校通過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可以為學生參加專業實習和各類職業資格培訓、技能培訓等提供便利,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平臺;通過邀請學界名流、業界翹楚、文體明星來校舉辦報告、講座,可以為學生開闊視野,提升綜合素養提供平臺。通過綜合寫作、讀書活動,開展專項征文比賽、案例分析比賽、讀書心得交流會,可以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供平臺;通過主辦主題班會活動,開展辯論賽、演講賽、思辨會,可以為增強學生表達交流能力提供平臺。
3.利用志趣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堅定學生的學習志向
(1)志趣學習就是學生把學習興趣與自己的志向結合以來,把學習完全變成一種自發行為。它是學生學習興趣養成的第三階段。志趣學習具有學習的自覺性和學習興趣持久性的特點。志趣是興趣與志向的統一,學生一旦過渡到志趣學習,對學習就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感,因此,志趣學習也叫志向興趣學習。志向興趣學習表現為學生對認知對象的學習已趨于專注和理性,并逐漸成為學生的一種內在需要和個性特征。志向興趣學習的出現意味著學生學習的自覺性顯著提高,標志著學生積極學習的態度的最終形成。
(2)堅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是高職學生形成志趣學習的內驅力。學生一旦專注于學習且有了理性的認知,學習就會成為他們的一種內在需要和個性特征。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志趣學習,鞏固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
①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職學生形成志趣學習的基礎。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種思想意識范疇的教育活動,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根據時代特征和學生個性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激發高職學生對理想信念的追求,引導其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其次,要堅持主題教育培訓,深入開展中國夢教育,引導高職學生把個人理想與國家和民族的理想緊密聯系起來;再次,要有效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例如,運用QQ、博客、微博、微信、手機報、手機短信等雙向、多向的現代化交流方式,進行教育引導;最后,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理想信念教育氛圍,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②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是高職學生形成志趣學習的動力。學習動機、學習熱情來源于學習目標。剛走進大學的高職學生大都是幼稚、懵懂的,教師要及時提醒并指導他們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讓他們有目標、有計劃地設計自己的人生。學生在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時,首先,要做好自我評估,包括自己的興趣、性格、特長、學識、技能等,即要弄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自己應該干什么;其次,還要了解本專業的地位、形勢以及本行業的發展趨勢,從中選擇最能發揮自己優勢的因素,制定適合自己的人生規劃。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高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既是有趣學習、樂趣學習、志趣學習的培養過程,也是知學、好學、樂學的養成過程。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只要遵循教育的發展規律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有教無類地培養學生的興趣,高職院校的學習氛圍就會慢慢改善。
參考文獻:
[1]張志勇,李如密.樂學教學論[J].教育研究,1992(9).
[2]燕國材.非智力因素與學習[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陳淑范.探討激發高職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J].職業教育,2011(5).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