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生的語文能力現狀令人擔憂,目前中職學校的語文課教學問題很多。本文對就業導向的中職語文課改革進行探索,提出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課應主要從課程建設、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加以改進,以提高中職語文課教學的實效,更好地服務學生的就業和終身發展。
關鍵詞:就業導向 中職 語文課
一、中職學生的語文能力現狀
關于中職學生的語文能力,筆者從筆者學校的在校生中隨機抽取兩個班共96名學生,專門對語文能力狀況進行摸底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1.95%的學生寫不出一張完整的請假條
筆者就兩個班共96名學生進行摸底測試,要求學生把自己最近一次向老師請假的請假條重新寫出來。有許多學生是這樣寫的“我因有事需要請假,請批準”。可以看出,多數學生不知道請假條這樣一種文體的基本格式,常常是漏寫或表述不清。以下是我們的統計結果:60%的學生沒有寫標題;59%的學生沒有寫請假對象;90%的學生對請假事由陳述不清楚(或許是有意掩蓋,不想讓老師知道);有60%的學生雖然寫出了請假天數,但其中,未寫明請假的起止時間的多達80%;不知道寫祝頌語的則高達93%;30%的學生沒有落款(28%的學生沒有簽名,25%的學生沒有留下請假時間)。
2.70%的學生不會做簡單的自我介紹
70%的學生不會做簡單的自我介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語言匱乏。許多學生不會自我表達,做自我介紹時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更不清楚面對具體情境應該從哪些方面介紹自己。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長曾向筆者描述我們的一位學生,面試時她讓學生做自我介紹,結果學生站起來說:“我叫張三,俺家是洛陽的”,然后就站著不動了,介紹完了。二是羞澀、膽怯。許多學生站起來后抓耳撓腮地不敢張口說話,或者戰戰兢兢地說不出完整的一句話。曾經有一位學習成績很不錯的學生在面試官面前兩腿打顫說不出話,結果被拒。還有一次,上海一家企業通過遠程視頻面試我們的學生,學生在面試前還有說有笑的,但往攝像頭前一站,突然就張口結舌了。
3.50%的學生不會講普通話
今年的在校生主要來自農村和偏遠山區,中小學階段的教師多為以前的民師,老師不講普通話,家里不講普通話,同學之間也不講普通話。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多數學生說的是誰也聽不懂的方言。
4.近乎100%的學生不同程度地寫錯別字
筆者曾經讓學生在黑板上聽寫一段話,結果沒有一個學生能完全把字寫正確,有的10個字竟然出現4個錯別字,還有不會寫的,有的說會寫但想不起來。一般情況下,一個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大約應該掌握3500個常用漢字,但進入職校的學生文化基礎較弱,能掌握2000個字就已經很不錯了,再加上互聯網時代讀得多、寫得少,日常手寫漢字的機會更少。
5.70%的學生寫出的漢字歪歪扭扭很難識別
70%的學生寫出的漢字歪歪扭扭很難識別,這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問題所致。一是寫字姿勢。這是個習慣問題,許多學生從小沒有養成好的書寫習慣,坐姿、握筆姿勢可謂是形態萬千,有些學生邊說話邊寫字,眼睛看著別的地方寫字,以致寫出的字七扭八歪。二是筆順規則。許多學生根本不懂筆順規則,寫出的字自然也難上臺面。三是間架結構。不了解漢字的間架結構,不在書寫過程中去體會、琢磨漢字的間架結構,寫出的漢字讓人看著不自然、不舒服。
二、中職學校的語文課教學現狀
1.教學大綱脫離學生實際
2009年,教育部頒布了《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這個大綱在課程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但是當前中職學生實際語文水平真的達到九年義務教育大綱的要求了嗎?因此其目標定位脫離了現在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那么,在這個前提下編寫的語文教材也肯定不符合學生實際。
2.教學要求脫離學校實際
語文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由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拓展模塊三個部分構成,前兩個模塊的教學時數為192~216學時。但在學校的實際教學安排上,既要考慮加強專業技能課的教學,又要兼顧其他基礎課程,還要考慮在企業用人時間不確定的情況下,將部分專業課前置以保證學生在到崗前學到一定的崗位技能。這就導致規定的教學時數根本無法保證,一般情況下達不到規定的三分之二,那么大綱規定的基礎教學內容也肯定是無法完成的,更別提拓展模塊的教學了。
3.教學內容偏離社會需要
統編教材確實費了一番工夫,但往往是編者考慮的因素過多,諸如系統性、廣泛性、難易度等,對“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的理解,到底是必需的,還是可有可無的,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此外,編者還要考慮顯示自己的水平,往往搞得篇幅過大、內容過難、要求偏高,而忽視了一些企業真正需要的東西和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該掌握的東西,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社會需要。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運用,如果我們的學生到社會上后,一張完整的請假條不會寫,一張履歷表填得丟三落四,張口說話語無倫次,一口方言誰都聽不懂,寫個總結一大堆錯別字,這就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失敗。
4.教學模式和方法陳舊
目前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采取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書到底的教學方法。有些老師倒是用上了一些電子設備,上課時給學生播放課文錄音和名師優質課。這樣老師倒是輕松了,遺憾的是學生一節課下來,還是什么都不會。有些教師只考慮教學任務、教學進度,卻不重視教學效果,不講教學的實用性、有效性,更不重視對中職學生進行實用語文能力拓展。
三、中職語文課改革策略
1.課程建設方面
在中職語文課的教學改革中,尤其是在課程建設上,必須堅持“必須、夠用、兼顧發展”的宗旨,使語文教學更好地為學生的就業服務。
(1)必須?!氨仨殹笔菍W生生活、工作中應該和必須掌握的東西。比如我們曾經一再強調的普通話教學,普通話講得可以不標準,但起碼要讓大多數人聽得懂。再比如簡單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比較清晰地作自我介紹,能夠用簡練的語言與人溝通交流;基本的寫作能力,寫張請假條、個人簡介、總結等不犯怵,不用請人幫忙。
(2)夠用?!皦蛴谩笔强紤]到知識浩如煙海,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不可能面面俱到,況且語文教學的課時數有限,語文教育必須有的放矢,要以學生的崗位工作和生活所需為出發點。
(3)兼顧發展。“兼顧發展”是為學生的個人能力提高和進修需要所考慮。這是在“必須”和“夠用”的基礎上,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一些指導。
2.課程內容方面
(1)要重視普通話和語言表達教學?,F在的中職學生,大部分來自山區和農村,多數不會講普通話,同學之間不好交流,課堂上常常因為學生使用了方言,引起哄堂大笑,致使許多學生不敢開口說話。而中職學生將來要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我們必須教會學生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讓他們敢于并善于表達自己思想,而且說話時有禮貌,表達清楚、連貫、得體;聽話時做到耐心專注,能理解對方說話的主要內容、觀點和意圖;學會介紹、交談、復述、演講、即席發言、應聘等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能;能夠根據學習、生活和職業工作的目的和情境進行恰當的表達和交流,讓他們敢于和準確表達自己。
(2)要重視漢字書寫教學。要重視兩個基本要求:一要正確,二要工整?!罢_”就是不寫錯別字,現代人電腦、手機用得多了,許多人往往提筆忘字?!肮ふ本褪且_保自己寫的字,不但要自己認識,還要讓別人也認識。
(3)要重視應用文的寫作。這是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必然要經常遇到的東西,比如請假條、單據、書信、啟事、通知、工作總結等常用應用文的寫法,并能做到格式規范、文字簡潔,能夠根據學習、生活、職業工作的需要恰當運用。
3.教學方法方面
語文教學方法一定要與時俱進,要配合各種各樣、行之有效的拓展手段,更新學生對語文和生活的認知,為學生就業和終身發展打好堅實基礎。
(1)對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要有充分了解。語文教師應“了解學生學習水平與心理特點,關注他們的學習困難,重視他們的學習需求”,讓他們認識語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并通過教學使他們語文水平有所提高,為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工作和崗位需要提供必需的幫助和指導。
(2)教學方法要注意多樣性?!敖虩o定法”,比如:教師可以結合學校學生中存在的一些現象、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既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學生敢于在公眾場合下開口說話,表達思想、闡述觀點。
(3)要重視教學做一體。充分利用職業學校的學生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把社團活動、企業實踐、頂崗實習等作為學生鍛煉的平臺,指導學生進行語文訓練,使他們在參與中掌握學習方法,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技術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徐國慶.職業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3]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4]雷正光.“就業導向”的職教課程發展觀[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5).
[5]石偉平,徐國慶.以就業為導向的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理論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1).
[6]盧潔瑩.“就業導向”職業教育內涵的拓展[J].職教論壇,2008(9).
[7]羅紅艷.就業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模式研究[D].蘇州大學,2008.
(作者單位:洛陽鐵路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