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欣賞課程是學生通過聆聽和感受音樂作品,從而得到精神愉悅的滿足以及享受音樂美的一門課程。音樂欣賞課程是技工院校加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目前,諸多學校開展了音樂欣賞課,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的了解和欣賞,提高學生整體的藝術鑒賞能力;另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而技工學校作為我國教育機構支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樣對音樂欣賞課程予以重視。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對技校音樂欣賞課中滲透多元音樂的問題。
關鍵詞:技工學校 音樂欣賞課 多元音樂
在技工學校開設音樂課程,是傳播美學,實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徑,同時,音樂課程也可以提高學生整體的藝術素質和藝術鑒賞力。而音樂欣賞教學作為音樂教育的學習形式之一,對技工學校的學生來說,能夠讓其在健康優美的音樂欣賞中凈化心靈、啟迪智慧、塑造形象。
一、目前技校音樂欣賞課中所存在的問題
目前對技校學生開展音樂欣賞課程下,存在諸多的問題和弊端。第一,學生缺乏欣賞主動性:目前在音樂欣賞課中,依然存在著教師主動教授、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態。這樣的授課形式讓學生失去了主觀能動性,無法真正地掌握知識的精髓和內涵,而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單純發揮自身知識,無法及時獲得學生對知識的反饋信息。第二,教學缺乏實用的價值:目前技工院校中缺少音樂欣賞課程的課堂經驗,教材不完善,使得音樂欣賞教學的案例沒有代表性;同時,在音樂欣賞課程中,教師傾向于觀看聆聽而非剖析解析,對音樂鑒賞的專業化程度不夠,無法讓學生真正獲得音樂鑒賞上的美感和內涵。第三,師資隊伍不夠:在技工院校的教學體系中,音樂欣賞課是一直未被重視的課程,一般由音樂教師兼職教學,使得音樂欣賞教學難以向深度發展。
二、多元音樂對音樂欣賞課程的重要性
音樂欣賞指欣賞者對音樂作品的審美活動。音樂欣賞能力是個人文化藝術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藝術修養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音樂鑒賞能力所達到的水平。因此在技工學校開展音樂欣賞課程的意義重大,而多元音樂對音樂欣賞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了解音樂作品的多元文化背景,才能使音樂作品的欣賞和領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音樂欣賞課程與其他學科之前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多元音樂背景的存在,代表著一種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影響著音樂的鑒賞過程,多元音樂背景主要包括個人因素、時代背景、地理因素、人文因素、民族文化等。如:在對“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音樂進行欣賞課程時,由于其敏感的社會時代背景,音樂的風格和特征都與眾不同,對其的欣賞角度和方式也都不同。這些音樂風格一方面擁有值得我們學習的要素,同時也有阻礙藝術依其本身發展規律發展的不良因素。因此在對文革時期的音樂作品進行欣賞時,必須讓學生們了解當時的時代大背景,從時代背景中去思考和挖掘音樂作品背后的意義和內涵。地理環境因素同時影響著對音樂作品的欣賞,內蒙古地區處于我國北方平原地區,以草原、藍天、羊群、蒙古包等作為其主要的地理文化特征,該地區的音樂作品往往由馬頭琴等地域性樂器演奏,以樂曲《賽馬》為代表,反映的是深具草原特色的景觀風格。因此,在對各民族音樂作品進行欣賞時,教師應該融入多元音樂背景。時代背景、地域文化、民族風格等諸多元素的加入,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賞音樂作品。
三、如何在技校音樂欣賞課中滲透多元音樂
多元音樂背景對音樂欣賞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也已經意識到了技校的音樂欣賞課程目前所面臨的形勢依舊是嚴峻的,因此教師首先要轉變師生地位和陳舊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其次,對于多元音樂背景的滲入,教師可以通過現代教學技術的加入,準備多元背景元素的幻燈片展示、簡單的影片介紹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音樂創作背后的故事。同時,教師還應該借用外部元素來創造相應的欣賞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作品創作的氛圍。最后,最重要的在于技工學校對音樂欣賞課程的重視。技工學校必須清楚地意識到音樂欣賞課程能夠大力提高技工學校學生的藝術涵養和人文素質。
參考文獻:
[1]譚媛.中職學校音樂教材的發展空間[J].高考(綜合版),2013(3).
[2]鮑群.優化中職音樂欣賞教學的策略[J].廣西教育, 2014(30).
[3]司家偉.中職學校音樂欣賞教學微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2(8).
[4]孫達.基于中職音樂欣賞教育審美能力的具體應用[J].科技風,2014(18).
[5]周淑媛.淺談工科院校學生音樂素質教育培養[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作者單位:南陽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