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對各個學段的學生都很重要。但由于中職學生基礎較差,進入中職學校后,對基礎學科的認識有偏差,造成了在中職學校開展數學教學較難的局面。為此,本文提出,應加強中職學校數學課程的設置,降低中職學校數學課程的難度,并且與專業課程相結合,解決中職學生厭學和數學難學的問題。
關鍵詞:中職學校 數學教學 難題 策略
數學是各學段的必修學科,中職學校的學生也必須學習數學,這是因為數學具有應用廣泛的特點。代數研究數量關系,幾何研究空間形式,它們都是數學研究的范疇,數學的本質是不變的。我們生活中離不開數量關系,離不開空間結構,數學和我們息息相關。但中職數學教學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它們制約著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該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在此談談筆者一些粗淺的分析與認識。
一、中職學生數學學習現狀
近年來,國家頒布了許多支持中職教育發展的政策,中職教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是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基礎較差,家長和從事基礎教育的教師思想還未轉變,現在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主要分為三類:一是沒有經過初中畢業考試即中考,直接分流過來的學生。雖然這是國家政策允許的做法,但是初中學校的教師基本上把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分流過來,成績稍好的學生都會參加中考。二是中考的落榜學生,因學生年齡太小,無一技之長,無法參加工作,讓孩子就讀中職學校是家長無奈的選擇。三是學生初中畢業后直接進入社會打工,年齡集中在18~22歲,還能參加全日制學習的社會青年。他們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多從事體力勞動,有相對豐富的社會經驗,想通過掌握一技之長改變工作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生源的多樣性決定了中職學生的數學成績參差不齊,而數學是大多數學生學得最差的學科。筆者給學生出一份滿分120分的數學試卷,竟沒有一個學生能考及格,甚至在簡單的數學測試中,試卷得分是一位數的學生大有人在。這就是大多數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現狀。
二、中職師生對數學學科的認識
數學是學習科學技術不可缺少的基礎知識,數學的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對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接納程度,決定著中職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對文化基礎課存在厭學情緒,認為基礎課不重要,甚至一些中職學校的領導、教師也認為中職學生只要把專業課學好、技能練好就可以順利畢業,找到好的工作,就算完成了中職學校的教學和培養目標,至于基礎學科數學學不學好就無所謂了。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學校通常不能為數學課安排足夠的課時,每周數學課少則一節、多則兩節已是司空見慣。學科的邊緣化容易導致中職數學教師失去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上課像聽天書更是學得厭煩。
三、破解中職學生數學學習難題的途徑
認識到數學學科的重要性,也認識到了中職學校數學教學中師生存在的問題,那么要從哪些方面解決這些難題呢?
從學生的角度講,應該充分認識數學作為基礎學科的重要作用,認識到學好數學能減輕學習專業課程的壓力。學生應多發現專業課上所用到的數學知識,盡量從心理上認可數學課,從而產生主動學好數學的愿望。從教師的角度講,首先,要改變數學被邊緣化的現象,改變數學在中職院校教學中不重要的錯誤認識,并且要從學生數學基礎的實際情況出發,降低教材難度,加大基礎知識的教育,改善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利用學生學習專業課的熱情,多找數學與專業課的結合點,盡最大努力多處理與專業課相關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最后,從中職學校的角度講,要認識到數學學科對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專業理論的作用,同時,要認識到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的特點,承認數學學習面臨的困難,加大課時投入,不斷研發具有專業特色的數學教材。
總而言之,我們在認識到中職學生數學基礎較差的同時,還應該認識到學生、教師乃至學校對數學教學重要性認識的不足。因此,采取降低數學難度,加大基礎知識的容量,結合中職學校的特點,將數學課與專業課緊密結合,相信會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重視程度,從而破解中職學校數學教學的難題。
參考文獻:
[1]梁海軍,劉麗娜.中職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職業與教育,2008(8).
[2]歐陽仁蓉.中職數學教學與專業教學的融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7).
[3]楊艷紅.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舉例藝術[J].中學數學月刊,2008(11).
(作者單位:承德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