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知識信息時代,計算機應用已經發展成為非常普及的辦公工具,計算機知識成為現在學生不可或缺的學習內容,這就對技工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但是技工學校學生普遍學習基礎較差,自我管理能力不強,教學過程中缺乏師生溝通。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談談該課程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關鍵詞;技工學校 計算機基礎 問題 解決方法
一、計算機基礎課程存在的問題
1.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科之間缺乏聯系
一方面很多學生認為到技校是為將來就業而學習專業技術,計算機基礎作為基礎課程沒有能夠引起學生的重視,為數不少的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體現在上網聊天、玩游戲等方面,對計算機在辦公、信息搜索等方面的用途一竅不通。另一方面我們日常教學中只單一地講授計算機基礎知識,忽視了該學科的基礎性以及與其他學科的相互聯系。
2.實踐不夠,學生缺乏信心
技校學生計算機實踐基本就在日常上課中進行,教師雖然采用理論知識講授與上機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但是往往理論講授所占比重太大,從而造成學生似乎聽懂了、但真正操作時卻又都不會的結果。時間長了,學生可能逐漸失去信心,產生厭學的情緒。
3.教學過程缺少師生交流,學生缺乏興趣
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與學生溝通,一味按部就班,教科書上怎么寫就怎么說,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時間長了學生對該門課程毫無興趣。
二、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
1.明確學習目的,加強計算機基礎課程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了解計算機基礎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學好這門課程對其他學科的作用。教學目的應該是培養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夠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以計算機基礎中Excel和化工課程相結合為例,可以利用Excel可以進行離心泵選型、物性參數計算;可以在化工試驗中對試驗數據進行分析,回歸曲線;可以對化工生產中的報表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等。計算機基礎課程中滲透專業課,學生會逐漸發現,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學得越好,在其他方面應用的能力就越強,就會越感到得心應手。
2.計算機基礎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知識要掌握必須通過實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在上機實踐中理解和掌握知識。但是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并不是否定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反而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更高了。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都要有新的改變,例如正確引導學生,告訴他們學什么、為什么要學、怎么學,也可以設置小的問題,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熟練知識、掌握知識。在上機操作方面,可設計小的問題,讓學生動手解決問題。通過實踐,學生普遍感覺到在計算機基礎操作技能方面有了提高,并且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和自信,因此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渴望更加強烈,學習興趣更濃,對理論知識的探索研究更加深入。
3.加強師生溝通,增進情感交流
技校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強,而且由于計算機學科的特殊性,教學過程中存在各種情況。例如其他學科成績優秀的學生計算機基礎課學習并不一定就好,這類學生普遍覺得信息技術高深莫測、難以駕馭,從而產生畏懼心理。對于這類學生,一定要多交流,熱心地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的困難。還有一些所謂的“差生”,一直不知道怎樣學習,也不愛學習,對于這些學生,我們不僅在課堂上要多督促,課后也要對他們進行認真的輔導,可以在其他老師、同學面前多表揚。同時鼓勵學生多與老師交流,通過師生配合,樹立成才觀念、拓展知識范圍、創設學習情境,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模擬真實的學習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計算機基礎是技工院校學生的一門基礎課程。它承擔著向學生普及計算機知識、培養計算機應用能力的任務,直接影響著學生信息意識的培養和信息素質的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要堅持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使二者在教學過程中達到和諧統一。要讓學生通過學習和訓練,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更要培養其應用計算機的實踐能力,使他們能夠充分利用計算機這個工具,學習好其他專業課程,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季愛華.加快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0(6).
[2]李志芳.淺談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J].青年科學,2010(2).
[3]劉勝珍.談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6).
[4]羅永國.《計算機基礎基礎》課程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探討[J].科技視界,2012(2).
(作者單位:青島市石化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