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管理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師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效地進行情感上的交流,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新時期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在掌握理論的同時,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本質規律和特點,從而使學校的思想工作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關鍵詞:職業學校 思想政治工作 情感管理
情感管理在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根據學校教職工的心理特點,積極探索和改進思想工作中情感管理的方式方法。
一、職業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情感管理的概念及作用
1.概念
情感管理是由學校思想政治管理衍生出來的一項感性化的工作方法,是學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簡而言之,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情感管理是指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運用情感的理論和方法,激發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以飽滿的熱情、進取的精神和態度奮發學習、工作。
2.作用
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學校的教職工和學生,所以情感管理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師生的學習工作中。
首先,情感管理是做好學校思想工作的前提。只有有效地處理好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情感,才能順利開展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在強調換位思考。只有與教職工、學生推心置腹地進行交流,設身處地地急其所急、想其所想,真正做到情之所至,才能跳出管理與被管理的怪圈。實踐證明,在一個愉快的工作氛圍中,創造性才會被發揮到極致。
其次,情感管理有助于構建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古語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見友好的人際交往是社會發展前進的基礎之一。在校園人際關系中,當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有共同的主流價值觀、互相尊重時,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開展。而尊嚴與價值觀恰恰是情感管理引導和維護的本質,缺乏一定感情基礎或者在一個互相猜忌、反感的主體關系中,再有道理的言語也會讓對方心生厭惡之感。反之,在友好互諒的主體關系中,即使一切盡在不言中,也會起到良好的心理疏導作用。
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到師生之間,將工作開展到每個師生“心里”,在內心世界構建心靈相通的橋梁。
二、情感管理的有效運用
1.職業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
職業學校在文化教育上更側重于職業教育培養,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職業道德教育和敬業精神為核心。首先強調對師生職業責任感的培養;其次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職業特征,讓良好的職業意識發展和形成過程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縱深化的過程,從而使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充實、更豐富。
2.以尊重、理解為前提
尊重和理解是思想工作開展的前提。首先,要尊重教職工、學生的人格,只有基于平等人格基礎上的思想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深入人心,得到基層工作者的擁戴。其次,要尊重和理解教職工、學生。善于傾聽是良好溝通的前提,只有站在對方的位置考慮問題,才能最終實現思想工作的疏導目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思政工作者和師生,雙方要互相理解,打開心靈之窗。因此必須以尊重為前提,讓理解成為情感管理的手段,這樣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價值。
3.有效動用情感激勵
情感因素是人行為的主要動力之一。古語有“感人心者莫于情”,校領導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要善用情感激勵來激發教職工,要讓正能量充滿教職工的工作環境。同時,校領導在開展思想教育時要心懷真誠,并做到以情動人。真誠是思想工作開展的基本原則,每個人都有一顆善于感知外界情感的心,就像前文所述,只有將心比心才能收獲思想工作的成效。
4.增強情感管理感化力
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僅要以情感人,還要做到以情化人。感化的力量是思想政治工作最本質的體現。一個思想覺悟高的人不需要苦口婆心的思想教導,這里的感化是指用在某個個例上,比如一些徘徊于主流價值觀邊緣的教職工、學生,或是被社會不良風氣浸染的工作對象等等。在這方面,思想工作在表現出原則性的同時,更要做到以情化人,讓工作對象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在思想教育過程中,要讓其感知到領導的關心和愛護,放下思想包袱,從而自省改過。
三、小結
總之,情感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向導,它決定著思想工作能否有序有效地開展。人的情感因素是復雜多變的,唯有真誠才能撫平心中起伏不定的消極情緒,而真誠就像打開情感之門的“萬能鑰匙”。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以不變應萬變,以情感人,真誠為先。
參考文獻:
[1]吳正勇,黃瑋.重視人文關懷 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教育探索,2010(1).
[2]王蕾,梁永召.試論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人關懷[J].寧波教育學院院報,2010(1).
(作者單位:廊坊食品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