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網絡環境是當代大學環境的重要和顯著特征,充分發揮網絡對大學生學習的積極作用。本文分析了網絡環境對大學生自主學習帶來的影響。并基于此,從營造網絡學習氛圍,激發大學生自主學習動力;重視利用多種途徑,明確自主學習能力狀況;學會識別有用信息,提高知識篩選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網絡環境下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網絡;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網絡是當今大學校園環境的重要特點,網絡的影響對大學生的學習方式一樣有著重要影響,網絡給大學生學習提供了便捷平臺,具備了種種傳統學習方式并不具備的優勢,比如海量信息資源、信息呈現方式、方便的操作平臺等。與此同時,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網絡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信息垃圾、病毒和大量虛假信息。此外,網絡提供的不僅僅是學習資源,也包括大量的娛樂資源,大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時需要警惕網絡的種種負面效應,揚長避短。
目前,大學生的網上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弱,網絡自主學習效果較差,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項復雜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網絡學習氛圍,激發大學生自主學習動力
教育心理學的觀點認為,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學習動機激發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并維持已發生的學習活動。學習動機一旦形成,它就會自始至終,貫穿于某一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學習環境對于一個人學習動機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人們傾向于與環境保持趨同,當身邊的環境是一種求學上進的氛圍時,人們往往也會變得求學上進。好的學習氛圍能夠形成一個巨大的磁場,使學習者在這種磁場的壓力下更好地進行自我控制。
當他人都在利用網絡進行學習時,他們內心的從眾心理、攀比心理、自尊心等復雜心理因素往往促使其傾向于放棄原本進行的娛樂活動而開始轉向從事學習活動。網絡學習氛圍同樣也能消除學習者對使用網絡的種種顧慮,諸如不信任、恐懼等,能讓大學生認識到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的種種便利和優勢以及網絡自主學習的價值,培養他們對于這種學習方式的認同感,以積極地心態對待學習,萌發網上自主學習的興趣和需要,從而使這種網上自主學習的外部動機轉化為學習者自身的內部動機。
為此,首先,國家應該繼續鼓勵自主創新,并出臺一些相關措施來加強自主學習型社會理念的構建,在全社會形成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的風氣。其次,大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在學校里進行,因此學校的各項措施對于營造網上自主學習氛圍也有重大影響。為激發大學生自主學習動機,學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其一,建立教師監測系統。學校規定學生每天晚上必須進行最低一個小時的網上學習活動。次日利用早讀課時間由教師隨機抽查幾名學生上臺匯報自主學習成果,并給其自主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和打分,給出針對該學生關于今后網上自主學習的建議。
其二,開展網上自主學習匯報競賽。學校以月份為周期舉行網上自主學習匯報比賽。大學生以論文的形式或者幻燈片的形式呈現自己的網上自主學習成果,由學校組織評委團對大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選出“最佳網上學習者”,頒發榮譽證書同時給予一定物質獎勵。
其三,成立“網上自主學習興趣小組”。學校依據不同的學習對象成立不同的“網上自主學習興趣小組”,大學生因為共同的學習興趣而聚到一起展開學習,興趣小組由該相關知識領域的教師組織建立,并負責對其興趣小組的成員進行指導,幫助大學生提高網上自主學習效率。此外,學校教師還應該幫助大學生將網絡學習氛圍激發的外部動機轉化為大學生網上自主學習的內部動機,幫助其認識網上自主學習的價值,引導大學生對網絡上的學習內容本身產生濃厚興趣,發現學習本身的樂趣。
二、利用多種途徑,明確自主學習能力狀況
大學生想要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必須首先了解自己的現有水平。調查發現,大學生在自我感知能力方面仍有待增強。從大學生自身的角度來看,大學生應該通過經常與他人進行比較,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和優勢環節,從而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內容和性質。從外部因素來看,大學生可以通過與朋友溝通,虛心接受朋友建議,了解朋友眼中的自己,也可以通過教師對自己的評價來了解自己。綜合自身以及外部的因素,能夠更好地感知自己的網上自主學習能力狀況,從而為進一步的網上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三、學會識別有用信息,提高知識篩選的能力
大學生需要合理篩選和組織信息,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網絡學習是一個選擇、利用、組織信息資源的過程,網絡上的知識沒有一個統一的組織標準,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認為有用的信息以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放在網絡上,網絡上的信息資源盡管內容豐富、多種多樣,但卻雜亂無章、良莠不齊,在蘊藏豐富的科學知識的同時,也伴隨著大量的偽科學的東西,網絡上進行的自主學習過程是一個對網絡上的知識和信息資源進行鑒別、梳理、利用的過程,事實上,是把網絡上的信息加以篩選、加工、再生的過程。因此,大學生在選擇網絡信息時,應把握以下幾點:
首先,查看信息的出處。比如在查詢期刊網中的文章時,留心文章的來源,注意選擇一些較為權威的、可信度高的出版單位以及作者。對于不甚清楚的單位及作者可通過網絡來搜索其相關信息。
其次,看信息表達的方式的科學性。那些絕對化、片面化、隨意化以及脫離邏輯的信息需要慎重對待。再次,要學會利用已有知識經驗去辨別新知識。對于與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相沖突的新信息,需要認真思考和分辨。
最后,大學生需要積極通過各種網絡方式比如QQ聊天軟件、博客、論壇等與其他自主學習者進行學習交流,積累信息篩選經驗。在篩選信息時,應該始終把握兩大原則:科學性和價值性。
【參考文獻】
[1]龐維國.90年代以來國外自主學習研究的若干進展[J].心理學動態,2000(08)
[2]林毓锜.大學學習學:學生成才學習理論[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9
[3] 肖愛平,蔣成鳳.網絡學習者網上學習現狀、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9,(15)
[4]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5]金延風,吳希紅.自主與引導:基于自主學習的課題教學引導策略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成艷軍,1984年,男,漢族,河南鶴壁人,鄭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