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廣東省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201305072
摘要:高職院校把職業技能大賽作為培養選拔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一個重要平臺。競賽對職業崗位能力的開發、課程標準的制定到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技能競賽;職業崗位能力;技能水平;人才培養;對接
按照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各級各類職業院校“定期開展全國性的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通過大賽不斷促進教學改革,把競賽作為培養選拔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一個重要平臺。在此過程中,教師教和學生學具有了針對性,同時,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得到鍛煉,學生的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也明顯增強。
一、職業技能競賽與教學融通推動了教育教學的改革發展
(一)教師教和學生學具有了針對性
競賽項目及要求和專業主要課程相銜接,進一步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聯合華記環球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舉辦“華記環球杯”職業技能大賽,每年舉辦一次。大賽分兩個項目,室內設計施工圖繪制和迎賓臺創意設計與手繪表達。競賽涵蓋了環藝專業基礎課程《AutoCAD制圖》《室內設計手繪表現技法》等和核心課程《餐飲空間設計》《展示空間設計》等,要求學生必須熟練AutoCAD軟件操作和具備創意手繪表達的專業技能。
2014年廣州市屬高職院校動漫設計與制作技能競賽,我院數字媒體和游戲美工專業選送的“數碼插畫設計項目”和“游戲角色設計項目”共四部作品獲2個一等獎和1個二等獎。競賽展現了珠三角地區高職院校學生動漫設計與制作技能水平,促進我校動漫專業教學更好地建設與提高。
(二)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
根據大賽考核內容,不但要訓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取得相應模塊的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學院通過與部分同類院校和相關企事業單位的走訪與交流,對專業相關崗位證書了解和分析,制訂了職業能力分析表。學生根據職業規劃及自身的興趣和能力進行選擇,有計劃地獲取一項甚至多項職業資格證書。
產品造型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職業能力分析表:
專業核心能力 就業崗位指向
運用產品設計相關軟件的繪制圖紙的能力。 初次就業崗:繪圖員、美工;
1.藝術審美能力;
2.發散思維和創意能力;
3.設計手繪表現能力;
4.運用平面繪圖軟件繪制二維效果圖的能力;
5.運用Rhino構建產品三維模型的能力;
6.渲染產品效果圖的能力;
7.熟悉新產品開發和設計的整個流程,熟悉企業運作方式,有善于利用材料、工藝、技術進行新產品開發設計的能力;
8.市場調研分析能力;
9.客戶溝通能力;
10.書寫市場調研報告、策劃方案的能力;
11.溝通協調能力及表達能力,組織能力,設計管理與團隊合作能力。 " 目標就業崗:產品設計師、設計助理、設計總監;
1.產品平面廣告設計的能力;
2.產品包裝設計的能力;
3.產品展示陳列設計的能力。
4.產品推廣能力。 拓展崗:平面設計師、視覺傳達設計師、商業展示設計師、包裝設計師、產品推廣人員。
該專業學生必須修滿學分獲得職業資格證書方可畢業。職業資格證書要求(1)普通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水平考試證書。(2)獲得專業職業資格證書之一:①全國信息化專業技能認證,產品造型設計工程師助理工程師級(中級)或工程師級(高級)。②全國信息化專業技能認證平面設計工程師(高級)認證證書;③計算機輔助設計高級或中級繪圖員(CAD)證書。
各專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賽獲獎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把大賽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就業準入制度、提高勞動者整體技能素質有機結合起來。
(三)職業技能大賽促進校企合作,開展技術攻關或產品研發,培養教師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爭取行業企業以協辦的形式出現,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一方面企業參與使學校針對其產品強化教學,培訓成熟的準職業人;另一方面企業在贊助賽事時展現自己的企業文化,提高社會知名度,真正實現互惠同贏。
學院與珠海本土企業金輝禮飾紀念品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內成立產學研基地。該基地入駐金輝公司6名設計師、技師和多名學院教師,院方和企業以項目開發模式,共同開展教學。企業除提供資金、設備、師資,還為基地內學生提供助學金和各種補助。學生們的設計作品歸企業所有。這種模式實現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學生們以港珠澳大橋、漁女、航展等珠海元素為主題設計特許紀念品、手信。其中,以航展為主題的作品僅在航展期間的銷售額就達二十多萬元。第十屆中國航展紀念徽章等多種手信成功入選第一批珠海手信產品名錄,成為對外展示珠海風土人情的無聲“代言人”。
(四)大賽促進和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
職業技能大賽中的很多內容體現了當前行業中此項技能的實際運用和發展趨勢。在競賽過程中,專業教師與行業企業專家零距離接觸,把設計一線對崗位技能人才實際要求和崗位變化趨勢直接融入課程教學體系中去,從而縮短人才培養與用人單位及崗位需求的差距。學院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成長,一方面從企業引進一線設計師,同時提倡在職教師定期下企業鍛煉、學習。例如環藝專業從事實踐教學的主講教師應具備室內設計師、景觀設計師等資格證書(含高級工),或經學校認可的“雙師型”教師;從事輔助教學的實訓指導教師要具有1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熟悉本專業實訓室的各種設備操作,使得教師隊伍具有更強的實踐教學能力。
二、結語
職業技能競賽對崗位能力的開發、課程標準的制定到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建立技能競賽長效機制,形成一套管理科學、程序規范、保障有力,并在社會上具有影響力的技能競賽和人才表彰制度,還需不斷地繼續努力。高等職業院校以賽促教,確定技能競賽周(月),對形成濃厚的技能訓練氛圍,展示高職學生良好的技能水平,向社會宣傳職業教育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周雷.室內設計專業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才智.2011(06)
[2]劉明生.基于協同育人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職教論壇.2013(07)
[3]何福貴.職業技能競賽促進教學改革的研究.[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