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職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中,“雙教一體化”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主要以能力培養作為核心目標,并在教學中采用CAI課件和EDA技術,力圖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融合為一體。本文針對“雙教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含義以及特點,結合高職院校的教學實踐,重點分析了該模式的教學改革目標和改革實踐,以期促進高職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科學發展。
關鍵詞:高職數字電子技術課程;“雙教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改革
目前,在高職專業課程中,數字電子技術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尤其是在電子類專業課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在該課程的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過于重視理論灌輸,雖然也會用例題來加以論證,但是實踐性仍然不能達到該課程的要求,從而造成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甚至在理論學習中都缺乏必要的實踐基礎,影響了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隨著“雙教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電子類課程中的應用,并且取得了效率高、應用性強的教學效果。對此,本文針對“雙教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含義以及特點,結合高職院校的教學實踐,重點分析了該模式的教學改革目標和改革實踐,以期為數字電子技術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建議。
一、“雙教一體化”教學模式概述
對于“雙教一體化”教學模式來說,“雙教”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一體化”則是指地、實踐、教師以及教學內容等教學元素的一體化,尤其是教、學、做之間的交融。具體而言:在該模式下,在一個課程整體和教學單元內,一個教師的核心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能力,借助于合理的教學方式把理論教學知識和實踐教學技能融合為一體。因此,“雙教一體化”教學模式具有如下特點:一方面是將能力作為本位,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學科體系進行打破,在教學資源重新整合過程中緊緊圍繞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另一方面,該教學模式的主體為學生,教師是課堂主導者,教學中心就是能力培養,所以有機結合了教、學、做這三個方面的內容。
二、數字電子技術課程“雙教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目標
在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環節中,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不能代替的。對于“雙教一體化”教學模式來說,就是要應用實習、實驗、課程設計等實踐教學內容,達到基本操作技能、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扥三個方面的培養目標。
(一)基本操作能力。數字電子技術的數學工具為邏輯代數,而常用集成器件可以稱為數字電路的重要元件。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掌握這些基礎知識,而且要利用驗證性實驗來促進學生熟練運用這些基本操作。
(二)綜合能力培養。在學生對數字電子技術的基本操作能力掌握周,就能夠開展數字電路的設計與分析,而且進行實踐性、綜合性的實驗,進而提升實驗的創新性和適應性。通過綜合能力的培養來帶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尤其是在觀察的基礎上,能夠對問題進行獨立分析與思考,并且利用所學的基本知識來解決問題。
(三)工程技術應用能力培養。借助于仿真、虛擬等先進技術,比如EDA技術等。不僅能夠促使實驗教學和工程實際相符合,推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借助于符合工程實際的課題,額可以激發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觀察、分析以及探索,從而得到更多解決問題的設想和想法。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對以上方案進行必要的篩選,不確定出最優方案,實現了實踐中練和學的目標,有助于理論與設計之間的融合。這種工程技術應用上的培養模式,可以有助于學生思維創造性和邏輯性的訓練,尤其是科學思維方式、嚴謹科學態度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從而達到增強學生工程意識,提升學生工程應用技能的教學目標。
三、數字電子技術課程 “雙教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
(一)明確課程合理的知識結構
對于高等職業教育而言,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是教學培養的重點。通過“雙教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筆者認為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在知識組成上可以分為數字電子技術基礎、時序邏輯電路、組合邏輯電路項、集成定時器、電子工程項目實踐等五個方面,并且依據教學的培養目標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課程標準。
(二)優化課程教學內容
我院在數字電子技術課程“雙教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中,對相關企業的用人標準進行了調查研究,對職業崗位能力要素也予以明確,在此基礎上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優化。首先在數字電子技術理論教學上,將“必需、夠用”作為教學原則,強調實用性,發揮該課程和其他課程之間的內在關聯性。比如在集成邏輯電路、寄存器等內容的理論教學上,以電路功能和使用原則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次在實踐教學上,適當提高了設計性、綜合性的實驗項目等內容所占的比重,增加實訓專周,推動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能力的提升。
(三)不斷構建“雙教一體化”教學新模式
在我院數字電子技術課程“雙教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中,基本形成了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技術應用為原則、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為目標、實物制造為切入點的教學新模式。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該教學模式也需要保持動態的更新與改進。比如在技術能力的訓練上,我院把基本、綜合、應用、制作作為整個教學課程的主線。同時,對于制作良好的多媒體課件,運用視頻、動畫、仿真等先進手段來表現,把過去相對抽閑的工作原理、電路結構以及實踐應用等教學內容予以動態形象的展示,而且運用Proteus軟件來進行仿真演示,進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字電子技術教學中的難點。
(四)創新課程考核模式
對于任何課程的教學來說,考核評價方式都會起到重要的影響。為此,在數字電子技術課程“雙教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中,必須對過去只靠答卷考試進行考核的方式進行改變,形成以理論考試、口試、設計作品三者相結合的考核模式。首先在理論答卷考試上,學生對數字電子技術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考核重點;在口試和設計報告中,強調對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在設計作用中,重點是對學生的電子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考核。而且在總成績中,理論考試占30%、口試和設計報告占30%,設計作品占40%。通過多元化的考核模式來對學生成績做出相對公正、客觀的評價,有助于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顧力平“.數字電子技術”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2(11).
作者簡介:周瑩,1983-01-18,女,重慶人,學歷:本科,職稱: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電子電路設計、單片機控制技術,職業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