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圖在地理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合理的運用地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更高效率的接受所學知識,而且還可以通過閱讀、使用、繪制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學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綜合素質,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可以說地圖在整個地圖教學中是最實用的教學工具。本文首先綜合闡述了中學地理教學中合理運用地圖教學的意義,繼而探討中學地理教學中如果更好的運用地圖教學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中學;地理教學;合理運用;地圖教學;要求
地圖是地理教學的主要工具和方法,是地理學科中特有的一種語言,這也是地理教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一個顯著特點。在地理教學中經常運用地圖,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事物的表象特征和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加強地理課的直觀性、形象性與趣味性,顯著的提高地理課的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鞏固記憶培養能力等。
一、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合理運用地圖教學的意義
首先,運用地圖是地理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地圖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地理的空間和地理分布,更容易建立學習地理的興趣。地圖作為一種特殊的符號和色彩被賦予了與文字同樣的語言 傳遞功能,它以一種人們都易于接受的形式傳遞給人的大腦,成為客觀存在和人的認識過程中的中心環節,使用地圖不僅能夠使得地理形象化,更能夠表達出文字表達難以實現的效果。
(一)運用地圖能夠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地理課程中最大的特點就是空間性,地圖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準確定位事物的地理位置,讓學生在大腦中形成大致的地圖形象,增強他們的空間感受,學生一旦建立起 相當強的地理事物空間感,就容易的獲取知識,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更能夠教會學生去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問題。
(二)運用地圖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合理的使用地圖,其產生的教學效果是非常令人滿意的,因為教師在授課時運用地圖描繪可以在學生的大腦里形成一幅幅圖片,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地圖的基礎上再設計有趣的課堂活動,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氣氛,使得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知識。
二、中學地圖教學中合理運用地圖教學的基本要求
(一)要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和習慣。首先要認識到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其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相對弱。教師應該了解學生,耐心細致、有步驟地都會學生閱讀地圖。
首先,要教會學生重視看圖的標題。地圖標題注明了地圖的屬性,這是閱讀地圖的前提。新教材突出了利用地圖獲取地理知識的方法,圖片大量增加,分散到各章節中,所以首先要指導學生找準地圖,了解不同地圖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的閱讀地圖。
其次,看地圖圖例,地圖注釋。這是指導學生看懂地圖的基礎,避免學生在填注地圖時,因為對地圖注釋掌握不牢固的原因出現許多明顯性的錯誤。
最后,看地圖內容。教師要緊扣地圖主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結合地圖標題、圖例進行思考,從地圖上獲取地理信息。然后,教師再歸納總結,并適時板書,闡述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力求做到讓學生觀其“圖”,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二)教會學生去綜合運用地圖信息分析地理事物和現象。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地圖的學習習慣,對地理現象進行積極的思考,領悟不同的地理事物不同的特征,另外,教師要提出相關的問題,用問題引導學生對地圖的深入觀察、了解和掌握。
(三)充分結合課本插圖、地圖冊和地理掛圖進行教學
由于地理研究對象的時空界限廣闊而遙遠,內容涉及多學科的知識。單純依賴學生的視野和見聞是難以掌握的,必須借助地球儀、各種地理教學掛圖和地理景觀圖等直觀教具,方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發展思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在學習地理課以前,學生對地圖有一些認識和了解,對地圖很好奇,因而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促使他們對地圖產生興趣。為此,老師應適時提出一些能激發同學閱讀地圖興趣的問題,比如讓同學們自己看地圖去尋找亞洲在東西半球中的哪個半球,中國在亞洲的哪一部分,河南省在中國的什么位置。并有時合時事提出問題,并在同學們發言的基礎上指出其不足,注意讓其區分地圖和一般的圖畫有何不同,適時提出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三個基本要素的問題。并逐一認真講解,打好基礎。然后要求同學們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如:同學們從鄭州乘火車去北京旅游可以走哪些路線,經過哪些省,大概有多遠。是什么方向走,沿途經過哪些大山、大河。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對地圖的興趣,也提高了閱讀地圖的能力,鞏固了地圖三要素的知識。此外,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郊游,觀察山川地貌取得感性認識,促使學生把地理事物和地圖描述聯系起來。使同學們感到地圖的實用性,讓地圖稱為學習地理知識的得力助手。把地理知識和地圖結合起來,是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興趣的源泉在于知識的運用,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感。沒有成功感的興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學知識成功的運用使學生對學習充滿信心,興趣十足。
(四)合理設計地理略圖,提高地理教學效果
在地理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設計地理略圖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點,又能培養學生直接學會畫地圖的基本技能。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邊講邊畫,學生邊聽邊記,學生的注意力隨著老師的筆觸和語言自然轉移,做到了視聽結合,頭腦并用,思維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記憶,并且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講母親河黃河的內容時,老師要在黑板上繪制黃河流向略圖,從黃河的發源地到入海口處,先畫干流,并附帶講解,并標注重點,這樣有形有意,展現在學生面前的地理略圖不是靜而是動的感覺,可以特別體現事物的特征,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力,也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增強了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趙占成.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09(09)
[2]周夢飛.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J].新教育.2008(09)
[3]張素娟.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從圖像材料中有效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1(06)
[4]劉艷華.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的一些看法[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