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高職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促進高職學生成長成才,是高職院校貫徹落實以學生為本的必要措施,也是學校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高職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有效途徑。
關鍵詞:職業素質;職業品質;思想政治;職業興趣;創新職業能力
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于2014年6月23至24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就加快職業教育發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
因此,如何加強高職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已成為高職院校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那么高等職業院校應該如何加強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呢?
一、加強思想政治修養
思想政治素質是現代人素質的靈魂。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對一個人的成才與成功有重要的作用。江澤民同志說:“要說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加強學生和群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因此,我們應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夠使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認識自己的社會的責任,能為大學生提供正確的人生導向。
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素質的核心,它是推動和鼓舞人們不斷進取的精神動力。職業理想是人們對未來職業表現出的一種強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們對未來職業生涯的構想和規劃。一個人選擇什么樣的職業,以及為什么選擇這種職業,通常都是以其職業理想為出發點的。職業理想是人生理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其它人生理想的基礎和保障。大學時期是人的職業理想養成的關鍵時期,因此,高等院校對青年學生職業理想的養成負有重要責任。
現實生活中,多數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實際上是種無奈的選擇,他們在上學期間存在強烈的失落感,常感前途無望,低人一等,羞于見以前的同學,更不愿見自己的親友;在校學習生活中表現消極,缺乏對即將從事的職業的向往和追求,有的甚至不喜歡所學專業及即將從事的職業,導致許多學生不珍惜在校的學習生活,也不去為了勝任即將從事的職業而自覺提高自身素質,表現為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動力比較差等,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這種情況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目前社會上還存在鄙薄職業教育的現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大學生們對即將從事的職業沒有真正了解。因此,及早入手開展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高度重視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在校的成長有極重要的作用,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條件。
二、提升職業品質
大學生職業品質是指大學生在職業行為、工作作風方面表現出來的思想、認識、態度和品質等。提升學生職業品質的過程,也是幫助他們逐步實現社會化的過程,這是提高大學生職業素質的關鍵所在。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決于積極的職業態度,15%才是本人的職業技能。從這個角度看問題,我們已認識到社會人力資源的開發已為就業者的職業品質注入了新的內涵。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職業品質需求從某種角度講,對學生發展有著很好的導向作用,諸如積極的人生態度、開拓創新精神、沉著應變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敬業精神等,許多職業已向就業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就業指導要結合校內外的大量實例來啟發學生對職業品質重要性的認識。根據調查,學生對提高人際交往、組織能力、平衡心態、處理沖突等多方面的能力培養有比較強烈的愿望,這是學校開展就業指導和職業素質培養的重要基礎。
三、培養職業興趣
興趣愛好是一個人工作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無數事實證明,興趣和職業深深地結合,可以鑄就一個人一生輝煌的職業生涯,微軟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比爾·蓋茨出生于美國西北角的西雅圖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小時候瘦小笨拙,但酷愛電腦,由于興趣所致,13歲時便開始練習編寫電腦程序,14歲時已在學校一個與電腦公司有關的組織擔任主席。17歲時向學校售出自己的第一個程序,賺了4200美元,他19歲時就讀于著名的哈佛大學,然而,興趣的魔力使他毅然放棄了別人夢寐以求的在哈佛大學求學的機會,中途退學與朋友一起創辦了微軟公司。1980年,微軟公司成功推出MS-DOS操作系統軟件,幾乎所有的個人電腦都裝上了這個軟件。1985年,微軟又推出了革命性的視窗系統,從此,微軟在電腦領域稱霸世界,比爾·蓋茨也因此連續四年蟬聯世界首富。
是什么造就了蓋茨,造就了這個歷史上的經濟巨人?顯然,執著、堅毅的品格,非凡的天賦,父輩的鼎力相助等都是他成為巨人的原因,但最不可或缺的是他的愛好。從事一些自己喜歡的工作,工作的本身就是一種滿足。調查一再表明,興趣與成功的幾率成明顯的正相關。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一個人只有對某項職業感興趣,才會從內心激發起對該事物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才能積極地總結經驗,摸索規律,從而有所突破,有所創造。
那么,大學生如何將興趣與職業有機的結合起來呢?一般來說,大學生在入學前的高考升學活動中,已經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填寫了學校和專業志愿。所以說,學生所學專業一般都是興趣所在。在大學學習期間,大學生一般都能通過對所學專業的進一步了解,通過專業思想的教育,通過學校各種教育方式的激發,通過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進一步培養和強化自己對所學專業的興趣,并使專業興趣逐漸向職業選擇發展。所以,穩定持久的專業興趣是大學生選擇職業的重要起點,最佳的職業選擇就是使自己的職業與專業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統一起來。但是,另一方面,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還需要具有靈活而敏捷的應變能力,包括志向和興趣的合理轉移。大學生如果暫時找不到稱心的職業,就應當根據自己對現實環境的新的認識,結合自己的條件,進行自我調節,校正重心,確定方向,培養新的興趣,以順應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現實。
四、培養創新職業能力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面向生產、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高職生創新職業能力的培養是高職院校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核心,也是高職院校辦出特色的關鍵。當前世界各國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國民創新能力的競爭。許多國家把具有創新觀念、創新思維、創新技能等的人才培養,作為構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內容。中國入世后,更多的中國企業將與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的世界知名企業爭奪生存、發展空間。中國企業要增強企業的實力,就需擁有大量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隨著國際間競爭的日趨激烈,我國的高職院校要順應潮流,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變成一種教育理念,重視對學生創新職業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2]羅國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