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學生正是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候,對其心理健康教育是特別重要的,心理教育的完善,可以增強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其潛能得到完整的開發。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有效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及時的解決與發現問題,將是整個高校教育的重點。本文就高職大學生的現狀心理、造成高職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強高職學生的心理教育等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職學生;潛能;心理教育
一、引言
大學生作為我國發展道路上的重要人才,加強大學生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對大學生成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經濟快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模式的調整,高職教育也成為了教育中不可少的一部分。高等職業的學生與中等職業、普通高校學生都是有差異的,比之中等職業學生就顯得比較穩重,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又有著明顯差距,這是高職學生的特殊性。大部分的高職學生都存在招一種受挫感、失意感、甚至是自卑感。所以,怎樣做好高職學生的正確心理教育,有效提高潛能,將是現階段高校發展的首要任務。
二、高職學生的心理現狀
(一)受挫、失意、自卑感嚴重
大學生都是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在剛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中時,很容易因為陌生而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大部分的大學生在家的時候衣食住行都是由父母管理,進入大學校門了就需要自己處理所以問題,由于沒有獨立生活的經歷存在,自理能力也就相對低下。因此,心態上面就會出現心情郁悶、情緒煩躁等心理問題[1]。另一方面,由于同學之間的彼此習慣不同,在相處中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沖突、糾紛。最終使得同學之間彼此不愿交流,從而產生自我封閉的心理。
(二)特立獨行的自我思想
現今的高職學生中,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長大,所以,特立獨行的自我思想也相當嚴重,對所有事情的認知都有著主觀、偏激、任性等情況,而在遇見事情的時候不能忍讓、集體觀念差等。當然,這種性格的形成也不光只是家庭原因,社會影響也同樣占據著一部分因素,比如,某些人士,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用自身的權利進行貪污、損公利己的事情。在社會上造成了諸多的負面影響新聞,讓本就處在思想不堅定階段的高職學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最終產生自私自利、對事情無責任心、特立獨行的自我思想。
(三)工作尋找困難
在不知不覺中,大一、大二就轉眼消失,到了大三就面臨著所有大學生都必須經歷的工作選擇了。高職學生較大部分是高考失利的,對高職也沒有擺正好的心態,所以,在學習期間也未曾用心,缺少動力,從而覺得未來很迷茫。找一個好的工作,是每一個人都期盼的,在現如今就業一年比一年困難的情況下,找工作已經變得相當困難。當畢業了,必須要去承擔來自社會、來自家庭的各種壓力,同時面對社會經濟的挑戰,使得高職學生有著較大的思想包袱。
三、影響高職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一)愛情的影響
對于處在青春期的大學生,性朦朧思想正在朝著性成熟方向發展的階段,。愛情的渴望,是每一個大學生都必須經歷的生長發育過程[2]。但是,對于比較缺乏理性與成熟的高職學生來說,要在學習中處理好情感、學習的相互影響,基本上上做不到的,因而,沖突、矛盾問題會接連而來,很容易就會產生焦慮、自卑的情緒,最后形成心理危機。
(二)學習的影響
學習影響主要來源于三種,其一,學習方法使用不當,花費精力雖然多,但是都做了無用功;其二,對專業的興趣不高,主要原因在于高中時期都目標選擇單一,當高考落榜之后,才發現自己沒有的方向、目標;其三,工作尋找難度大,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沒有真材實料是難以找到理想工作的,畢業也就等于失業。各種因素造成學生對自己、對社會都失去辯別能力,導致了學生的心理問題出現。
(三)學校、家庭的影響
高校是作為一個大型家庭,每個學生之間也都存在著大小不一的差距。如,有一部分學生是邊緣少數民族、單親家庭的學生,因經濟貧困,而受到少數城市學生的嘲笑。這些將使他們心理壓力增大,進而造成心理不健康問題。在大多數高職學校方面,也因各種因素影響,無法及時給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大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治療和疏導。
四、增強心理教育的方式
(一)平等式心理教育
在高職教育的工作中平等的對待、細心的關懷才更能獲得學生的認可,愿意與其交流所出現的問題,這樣教導員才能全面的了解與指引學生正確的對待與解決問題。比如,在生活學習中,教導員要多去學生宿舍,因為大學學生宿舍是一個結合學習、生活、休息的地方,在整個大學過程中,有多半時間都是在宿舍渡過的。因此,只有滲透到了學生宿舍的集體中,才能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動向與需求,進而培養學生相互之間的情感互助。班級是學生像老師學習知識的地方,教導員應當放下身份,用平等的關系對待學生,這樣才能在學生對什么事物出現迷茫時進行正確的疏導,在受挫的時候給予安慰。
(二)就業觀的正確指導
根據高職學校的就業情況,高職學校學生相對比較缺乏的是,敬業愛崗精神、專業知識學習、學習能力和可塑性的提升、溝通協調能力、實施解決問題能力[3]。這些都是需要教導員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身能力的高低來進行不同的就業指導。對大學生所學的專業可發展的職業要求進行介紹,從而讓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提前為就業打下基礎。
(三)建造標桿
當擁有明確方向后,就會朝著這個方向奮力的前進,有著不到達不停歇的心態,這就是標桿所展現的力量。在生活中,教導員不止是用自己的知識來教導、感悟學生,必須嚴格把自身標桿做好,用自身行為來教育學生做事,為人的方法。所以,教導員是必須要是由心底的熱愛教導員工作、熱愛自己的學生,愛才是最為強大的感染力,始終給學生傳遞正能量。
五、結語
總之,在面對高職學生的時候,盡量的用平等的心態去教育,指導,建立良好的師生友誼,學校多舉辦活動,增加彼此之間的交往,這樣將有利于更好的完成高職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陳誼,魏俊桃.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其教育策略[J].科技信息(學術版),2011(10)
[2]林嫦娥.高職輔導員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角色扮演[J].人力資源管理,2012(02)
[3]賀修炎.論加強高職學生心理素質的必要性及培養途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02)
作者簡介:劉琦,(1984.7--)女,漢族,黑龍江人,畢業于黑龍江大學,理學學士,講師,研究方向:應用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