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英語教學改革對教師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理念、教學策略及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使教師能夠順利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技能。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英語教學雖無捷徑可走,但有策略可尋。創新的教學策略可以使英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一、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英語教材處理問題
初中英語教學中許多教師未能正確處理教材,采用傳統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授課。如果不能有目的的將教材的具體章節的重點與難點內容進行有效的抽取,并加以重點講解,便容易導致學生知識疑點上的積壓,而阻礙教學活動的系統性開展。
(二)關于教學目標的設置的問題
初中英語的教學目標包含:語法知識運用、聽力能力培養、閱讀能力的提升、寫作能力的培養、英語語言情感的表達以及英語文化意識的熟悉等方面。目前的英語教學目標過于單一,大多集中在如何進行語言知識的傳授上,教學活動缺乏學生的參與性,導致學生對英語言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停留在表面,難以達到具有英語言思維意識的層面能力。
(三)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問題
教學理念陳舊、傳統方法簡單。初中英語傳統教學方法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主要表現在:重視教師的知識傳授,輕學生的全面培養;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輕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苦學苦練,輕課堂教學的不斷提高。
二、提高教材處理能力,合理設置教學目標
創造性地整合,合理刪減或增加教學內容。很多教師在對英語教材的理解是不可隨意改動或內容縮減的,其實這種意識存在著局限性。新目標英語教材許多課程并不作為必須掌握內容。例如虛擬語氣和現代完成進行時是五級教學標準中不要求學生掌握的,教師在教學課時設置上可以相應的進行縮減,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為重點和難點知識提供更多的教學時間。再者,教師可以將教材中反復出現的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刪去,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合理的教材內容重組,使整個教學過程體現出更高的連貫性和系統性。為使得教學目標更具有目標性和可操作性。教師在教學目標確立時,以每堂課或每單元知識能使學生掌握具體的英語能力的出發點。注重以學生英語思維和語言知識運用和表達為最根本的教學目標。
三、更新教學理念,探索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關系到教學的質量,學校要發展,就必須要更新教育理念,確立人本思想,抓課堂教學改革,優化教學全過程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教學,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重新確立人才觀。教學中樹立平等意識、合作意識、研究意識、學習意識、開放意識及服務意識。教學班是一個由學生組織,教師和學生互相支持、互相學習的學習環境。教師的任務在于幫助學生認識學習對象,明確學習任務,確立學習目標,組織學習活動,創設學習環境,傳授獲取知識的方法。教學中可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如激趣法、啟發式、認知法、創設情境法、案例分析、分層教學等教學方法。
四、深入了解學生,客觀分析教學內容,創造性地組織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設計的成效如何,完全取決于教師對學生情況的了解,對教材的理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環節。教學設計首先要關注、了解學生,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起點,班級內不同的學生又有不同的起點,在課堂實際教學中,面對不同的學生,重點、難點也會有所變化。教師在具體施教過程中應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新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扮演組織者、引導者、輔助者的角色,創造有利的學習條件,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機會。盡可能做到“任務型”教學,即在教學過程中,布置學生一些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讓學生始終保持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在不知不覺中學習真實的語言,學會運用語言。
五、自主合作學習,有利于人人參與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會創設各種情景,進行各種內容的交際活動。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保證我能給學生更多自由的相互交流的機會,真正做到面向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開口說話積極參與的機會。例如:在學習“fun with english ”7a unit one 的“reading”一課時,就先要求小組成員之間用簡單的語言做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這樣一來,全班每個人都有了表達、介紹自我的機會,即使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在同組其他同學的幫助下也能或多或少的用英語說出一些句子。既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大大增強了他們學習的信心。在reading課文的教學中,布置每一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分工、合作學習。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讓每個人都能嘗試到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活動中各司其職,平等合作,快樂學習。
六、氛圍是學好英語的途徑
學語言離不開環境,要增加口語訓練的時間,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充分利用教材的優勢,組織并設計好Work in pairs,Read and say,Speak out,Group 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各種口語活動,創設一個近似自然的語言環境,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小對話,如起居、節假日、生日聚會、拜訪、打電話、看病、購物、游泳、體育活動等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樂趣中學習,在娛樂中獲益。
七、發揮多媒體優勢,培養學生主體意識
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手段把聲、光、像各種媒介綜合在一起,為學生創設逼真的語言學習情境,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得到極大地集中,從而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自發地去發現學習中的機會,主動探求新的知識運用,自覺利用盡可能的一切資源來自主學習。使他們的學習過程由于有了更多的自主的選擇而得到優化,學習效率也隨之得以提高。另外,學生們在英語聽說學習過程中還能主動地運用這些多媒體課件內容、錄音錄像材料、光碟中的視聽感觀,為自己創設一個英語“境界”,以自我分析力和模仿力來達到一個接近于真實的境界,從而實現提高英語聽、說、讀、寫的最佳途徑。
【參考文獻】
[1]王娟.淺談初中英語語法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22)
[2]胡宗朝.提高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途徑[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12)
[3]張素華.新課程下如何進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