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述了常德水果生產現狀,指出了目前存在著水果結構不合理、市場監管不到位、水果精深加工滯后、產業措施不配套等主要問題,提出了發展水果產業的建議,即:優化品種結構;強化市場監管;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做大做強水果品牌
關鍵詞:常德市;推進;水果產業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l006-060X(2015)05-0114-03
常德市水果栽培歷史悠久,生產規模較大,常年種植面積10萬hm2以上。水果是常德農業的支柱產業。搞好水果生產、加工、銷售是發展優質高產高效水果產業的重要舉措,是增加農民收入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途徑,是由水果大市跨越到水果強市的必由之路。
1 產業現狀
1.1 生產面積增大
1949-1969年為常德水果產業的起步階段,生產面積小,總產量低,年均水果生產面積666.67hm2左右,總產1500t;1970-1989年為緩步發展階段,面積增加到2.87萬hm2以上,總產提高到7.O萬t以上;1990-2014年為穩步發展階段,面積迅速增加到10.03萬hm2,總產增加到119.14萬t,總產值15.37億元。其巾,柑橘生產面積達8.20萬hm2,總產90.O萬t,總產值11.7億元。
1.2 水果單產提高
1949-1979年,優良品種較少,生產水平偏低,水果單產不高,每667m2產量只有153kg; 1980-1999年,優良品種增多,生產技術提高,水果產量增加,每667m2產量達到500kg以上;進入21世紀以后,水果良種不斷增加,農民生產水平不斷提升,水果產量不斷提高,2014年每667m2水果產量達到859kg。
1.3 名優品牌增多
近些年來,常德市著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水果產業,狠抓名優品牌開發,大力推廣水果新品種、新技術,并取得了較好成效。據統計,全市開發出“喜雨”、“湘冠”、“農康牌葡萄”、“金果牌橘橙”、“節節高牌片片橘”、“雅林牌蜜橘”等名優品牌。2001年,湘冠品牌獲全國著名商標,“湘冠牌蜜橘”獲“國家優質水果”稱號。“澧縣葡萄”、“澧縣蘋果柚”、“石門柑橘”已列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石門縣先后獲得“巾國柑橘之鄉”、“巾國早熟蜜橘第一縣”、“全國柑橘標準化示范區”等稱號。
1.4 水果銷售較好
為搞好水果銷售,常德市、縣、鄉三級政府主抓水果提質、品牌整合、商品化處理及產銷對接,千方百計拓展水果銷售市場。
1.4.1 綠色食品水果基地認證 目前,全市已認證綠色食品水果生產基地0.12萬hm2,已建成國家級柑橘無病毒種苗繁育基地2個,為生產優質水果打下了良好基礎。
1.4.2 名牌產品整合全市的柑橘、葡萄生產面積占水果總面積的83%以上,而“石門柑橘”和“澧縣葡萄”是全國地理標志產品。因此,把全市所有柑橘、葡萄均按“石門柑橘”、“澧縣葡萄”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生產,再把生產出的柑橘和葡萄均冠以“石門柑橘”與“澧縣葡萄”的品牌進行銷售,解決了銷售難的問題。
1.4.3 水果商品化處理全市現有水果商品化處理生產線108條,商品化處理量達60%左右。
1.4.4 水果產銷對接通過采取簽訂產銷合同、建立批發市場、組建營銷機構及舉辦展示展銷會等措施,實現了產銷對接,促進了水果銷售。2014年全市柑橘出口達9.5萬t,占全省總出口量的90%以上。
1.5 產業發展良好
1.5.1 組建協會組織 據統計,全市已建立水果生產、銷售協會組織105個,這些協會組織已成為水果生產、技術指導和產品銷售的主要力量。
1.5.2 加強水果商品化處理全市累計引進5t/h水果商品化處理生產線108條,使水果商品性狀提升,市場競爭能力增強,水果生產效益提高。
1.5.3 建立批發市場全市已組建10多個柑橘產地批發市場,其中規模較大、操作規范的批發市場有4個。如石門縣皂市柑橘批發市場年成交量達15萬-18萬t,年成交額1.0億-1.3億元。該批發市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定點批發市場”。
1.5.4 加工能力逐步增強全市已有水果加工企業10家以上,其中年加工能力2萬t以上的柑橘加工企業有5家。
2 存在的問題
2.1 水果結構不合理
2.1.1 柑橘偏多,時鮮水果偏少全市水果種植面積10.03萬hm2,其中柑橘8.20萬hm2,占81.8%;時鮮水果1.83萬hm2,僅占18.2%。柑橘種植較多,容易造成水果旺季;時鮮水果偏少,水果供應淡季時間長,不能滿足消費者對水果多樣化、經常化的需求。
2.1.2 柑橘結構不合理,生產效益不高一是柑橘生產面積雖然較大,但是優質、高產、特早熟和特晚熟柑橘品種偏少;二是優質溫州蜜橘種植面積偏少,而缺乏市場競爭優勢的椪柑、柚、雜柑等品種偏多,據統計溫州蜜橘種植面積僅占柑橘總面積的55%。由于柑橘結構不合理,品質較差,產量較低,缺乏市場競爭力,導致柑橘生產效益偏低。
2.1.3 水果上市時間比較集中,淡旺季發生明顯一是柑橘特早熟、早熟品種種植面積在40%以下,而中、晚熟柑橘品種生產面積占60%以上。一般中、晚熟柑橘品種成熟期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造成柑橘上市時間集中,供過于求,旺季明顯,柑橘銷售困難。二是由于柑橘生產面積過大,供應時間較短;時鮮水果生產規模太小,水果供應淡季時間較長,無法周年均衡供應。
2.1.4 劣質低產果園比重偏大,水果品種混雜退化嚴重 目前,全市高產穩產果園在67%以下,而劣質低產果園在33%以上,產量與收入均達不到高產園的1/3。另外,水果提純復壯工作不到位,混雜退化現象嚴重。
2.2 市場監管不到位
2.2.1 種苗管理不規范 目前,常德市還沒有建立規范的種苗生產與銷售管理制度,導致種苗生產與銷售比較混亂。一是種苗生產缺乏資質認證。目前大部分單位和個人進行種苗生產前沒有通過資質認證,使生產出的種苗質量不高,產量低,品質差,品種混雜退化嚴重;二是種苗銷售缺乏監管。據調查,大部分種苗在銷售前,未經過嚴格的檢疫,使一些檢疫性病蟲害發生嚴重,同時劣質種苗害農事件經常發生。
2.2.2 水果銷售監管不嚴 目前,沒有建立水果市場準人制度。大部分水果進入市場前未對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進行檢測,使部分農殘、重金屬超標的水果充斥市場。
2.3 水果精深加工滯后
目前,世界上約35%的柑橘用來加工,美國柑橘加工量達80%,巴西柑橘加工量也達到了70%。常德市的水果年產量在100萬t以上,由于水果加工龍頭企業少,設備陳舊,技術落后,其加工量不足10%,精深加工品種更少。
2.4 產業措施不配套
2.4.1 商品化處理少 一是水果商品化處理能力較低,目前常德市柑橘商品化處理量只有60%左右,發達國家的柑橘商品化處理量達90%以上;二是水果商品化處理質量較差,分級、打蠟、包裝等技術還不到位,導致水果貯存時間短,腐爛十分嚴重。
2.4.2 協會功能不強 目前,全市果農雖然組建了許多協會,但是由于章程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資金缺乏,整體素質不高,在生產技術指導和水果銷售服務方面的作用發揮不夠。
2.4.3 綜合服務不到位在技術服務方面,由于經費短缺,開展技術培訓較少,果農科學素質不高;同時農技人員技術指導、現場咨詢不及時。在水果銷售方面,沒有建成完善的市場信息體系,市場信息服務不到位,銷售渠道不暢通。
2.4.4 水利設施較差 通過調查,一般水果基地建立在丘崗地區,灌溉設施老化,溝渠不暢通,特別是安裝噴滴灌設施的果園極少,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不強,一旦遇到惡劣天氣,容易造成減產、減質、減收。
3 發展建議
3.1 優化品種結構
3.1.1 優化柑橘品種結構常德是柑橘生產大市,發展水果產業應以柑橘為主,但要調優調強品種結構,建議質優、早熟、高產的溫州蜜橘種植面積占比應由55.0%增加到70.O%,擴大加工品種的比例,在氣候適宜的地方適當發展橙類、椪柑、柚類及雜柑等品種。
3.1.2 優化水果品種結構為了延長水果供應時期,緩解淡旺矛盾,應減少柑橘生產面積,擴大時鮮水果種植面積。建議柑橘種植面積占比由81.8%調減到70.O%,時鮮水果由18.2%增加到30.O%。
3.2 強化市場監管
3.2.1 加強種苗生產監管力度對種苗生產單位和個人都要進行資質認證,只有取得種苗生產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才能進行種苗生產。
3.2.2 加強種苗銷售監管力度種苗進入市場前,要進行嚴格檢查,防止假冒偽劣種苗進入市場,切實推行種苗市場準人制度。
3.2.3 加強違規行為查處力度對未通過資質認證、沒有取得種苗生產許可證、種苗人市前未檢疫等違規生產與銷售種苗的行為要嚴肅處理,對劣質種苗害農事件應及時嚴厲查處。
3.3 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
3.3.1 加大水果生產技術規程制訂力度堅持以提高產量、質量及效益為目標,積極制訂各類水果生產技術規程,對柑橘及時鮮水果要盡快制訂先進適用、切實可行、通俗易懂、易于推廣的規程規范,為水果標準化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3.3.2 加大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力度采取技術培訓,辦點示范,現場咨詢,檢查督促等措施,大力推廣水果標準化生產技術,實行規范化栽培、標準化生產,達到提質增產增效的目的。
3.4 加強水利設施建設
3.4.1 增加資金投入加強果園排灌設施建設,疏通溝渠,加固塘壩,在果園巾多修建蓄水池,有條件的地方安裝噴滴灌設施,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做到旱澇保收。
3.4.2 改造中低產果園采取深翻土壤,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結構。利用高接換種,整形修剪,培育高產果園。加強病蟲防治,測土配方施肥,提高水果產量與質量。
3.5 做大做強水果品牌
一是狠抓水果加工,努力增加加工數量,提升加工品質。從國內外引進先進加工設備和技術,提升水果加工水平和果品質量,使水果加工數量由10%提高到15%,同時開發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如罐頭、飲料、果醬、果凍、果脯等。二是組建營銷集團,加強信息服務,暢通銷售渠道,搞好產品銷售。三是打造名優品牌,加大名優水果開發力度,建立大批高產穩產果園,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在把現有名優品牌做大做強的同時,努力打造新的名優水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