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從邯鄲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現狀入手,介紹了邯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概況,在此基礎上分析了邯鄲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的態勢和存在的問題,并從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集聚科技創新資源和加強創業與投融資體系建設等7個方面著手,提出邯鄲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關鍵詞:現代裝備 產業 集群 思題
中圖分類號:F4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0(b)-0212-02
創新型產業集群是科技部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2014年12月邯鄲現代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被科技部正式授予第二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自集群建設以來,邯鄲現代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培育企業群體、搭建創新平臺、集聚創新要素為重點,集群建設已初見成效。
1 邯鄲現代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現狀
邯鄲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依托冀南新區,致力打造一個千億元產業集群,創建一家國家級高新區,搭建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創新要素集聚高地。目前已有278家裝備制造企業納入集群,集群從業人員2.6萬人,重點扶持中船重工718所、漢光重工等骨干企業100家。2014年,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1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36億元,同比增長12.1%,增速居全市9大行業之首,已經超過煤炭、電力行業,成為繼鋼鐵之后的全市第二大支柱產業。
1.1 主導產業類別
邯鄲現代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在產業構成上以中船重工集團第七一八研究所和河北漢光重工有限公司等重點龍頭企業為依托,帶動了一大批配套企業,為集群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初步形成了節能環保、農機及成套設備、礦山設備、專用車等產業體系:以七一八所、漢光公司為龍頭,重點培育了森蔚電器、西瓦科電器等重點企業,以節電、空氣凈化、水凈化設備及成套裝備為重點產品,逐步打造邯鄲市節能環保設備基地;通過哈克農機產業園、金獅棉機國際棉機研發和制造基地項目建設,自主開發新型農機播種收割,大型智能軋花機成套產品,帶動全市農業機械成套設備的發展;以河北天擇重工、瑞馳重型機床等骨干企業及配套企業為重點,形成了以大型采煤設備、型機床為龍頭,同時發展輸送、控制等零部件相配套的系列產品。集群內肥鄉遠達、新興能源裝備等10家具備國家生產資質的專用車生產企業,產品覆蓋混凝土攪拌車、天然氣高壓罐車、LNG罐車全掛車、載重自卸車等。
1.2 產業競爭力
目前,集群內培育認定國家級技術中心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25家。中船重工、新興能源裝備、金獅棉機等骨干企業相繼承擔了國家02專項1項、國家重大儀器儀表專項1項、863計劃3項、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4項、國家火炬計劃4項,2014年獲得政府各類資金支持共計1.5億元。2014年,集群企業開發新產品300多個,擁有有效發明專利452項,形成32項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智能危險化學品運輸車、水電解制氫設備、新型鋰電池化成分容設備等“十大首臺首套產品”成功上市。新興際華的特殊管材基地建成后,邯鄲市雙金屬復合管、鋼格板、球墨鑄管三大系列產品產量達到世界第一。
2 邯鄲現代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特點
2.1 政府支持力度大,政策保障有力
在爭列國家級產業集群試點的過程中,河北省和邯鄲市領導均給予了大力支持,產業集群建設現已列入河北省、邯鄲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省、市兩級政府工作報告。兩級政府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政策體系,河北省先后出臺了《關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河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開展河北省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工作的意見》等文件,邯鄲市成立了創新型產業集群推進委員會,出臺了《關于加快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推進冀南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政府采購、土地保障、人才激勵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撐體系。
2.2 實現了公共資源共享化發展
目前,集群擁有1家國家級和3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逐步形成了“創業苗圃(DCT眾創空間)+孵化器(才智港園區、文化園區等孵化園)+加速器(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的產業鏈條和獨具特色的服務體系。此外,集群擁有23家創新服務平臺,其中6家被省科技廳認定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示范機構。總投資近30億元孵化體系建設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相繼與中船重工集團合作建立了派瑞科技產業園、漢光光電產業園,與新興際華集團合作建立了能源裝備研發制造基地,與中棉集團合作建立了國際棉機研發制造基地等。集群還不斷加大科技金融服務力度,開通了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信息服務平臺,形成了政府、保險公司和銀行共同分擔貸款風險的新機制。邯鄲市建立科技風險補償融資機制,放大科技投入效應。推進專利權質押貸款,擴大貸款規模,形成了有利于集群發展的投融資環境。
2.3 產業基礎雄厚,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經過多年發展,邯鄲形成了以鋼鐵、電力、煤炭為主導的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近年來,依托雄厚的裝備制造產業優勢,圍繞現代裝備制造應用系統及部件研發、設計與制造,邯鄲市聚集了國內外大量資本、人才和技術,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區域產業結構和國民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目前,已有法國圣戈班、韓國現代等5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邯鄲,新興際華、中船重工等40多家央企在邯投資。
3 邯鄲現代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存在問題與分析
(1)布局分散,集聚效應不強。
邯鄲創新型產業集群骨干企業主要分布在冀南新區、馬頭工業園區、峰峰礦區、成安縣等幾個縣(市、區),地理位置不夠集中,無法共享基礎設施,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減少了企業之間的科技信息交流,造成無法產生產業集群地理集聚的優勢。
(2)產業間缺乏聯系,產業鏈不完整。
當前,邯鄲現代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產業鏈布局不夠好,尚未完全形成相互配套的集群發展態勢,企業分工不明確,專業化程度不高。小型企業主要從事資源的初加工和粗加工,生產低附加值產品,而稍大點的企業則是“小而全”的運作模式,無法把全部的資源集中于產業鏈的某一個環節。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科研機構之間缺乏合作,生產效率低下,沒有建立起專業化分工與配套協作的聯合生產網絡,制約了產業集群整體的健康快速發展。
(3)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創新能力仍有待提高。
集群在研發方面成績優異,但創新活動主要是集群內少數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施的,其他企業仍然采取粗放型、外延式的發展模式,集中于一些低端裝備的制造,產業層次和技術含量低,與國際和國內先進水平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研究開發經費和人員主要集中于研究機構和大學,企業還未真正成為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的主體,創新能力仍有待提高。
(4)產業涵蓋面廣,優勢產業不突出。
按照世界工廠裝備制造網的分類原則,裝備制造業主要可以分為金屬制品,通用設備,專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電氣機械制造設備,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七大類。按照此分類標準,邯鄲裝備制造業門類比較齊全,這七大類產品均有企業在生產。從企業數量上也可以看到,邯鄲裝備制造業主要集中在金屬制品制造業和專用設備制造業等低端產品制造。這表明邯鄲的裝備制造業雖然經濟總量較大,但沒有在全國形成自己突出的行業優勢,不利于提升整體競爭力。
4 對策與建議
(1)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壯大集群規模。
緊扣邯鄲市政府《關于加大重大招商項目引進力度的意見》,緊緊圍繞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主導產業發展方向,瞄準京津滬產業轉移和中原經濟區產業布局,主動承接技術含量高、產業鏈長的高端產品,通過引進外資和技術,加快冀南新區裝備制造產業發展。
(2)科學規劃產業發展構架,延伸裝備制造業產業鏈。
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快企業戰略性調整與重組,提高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生產程度,突出民營中小企業的特點和優勢,加快組建產業發展聯盟,帶動生產配套及零部件的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方向發展,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
(3)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優先加快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技術裝備和重要基礎裝備,廣泛開展聯合設計、聯合制造,推進高新技術產品研究與開發,形成較強的配套和集成優勢。大力開展各類產學研對接活動,加快創新資源向邯鄲市集聚,積極推動國際科技合作和交流,開展科技外交官行動,強化政府間國際科技合作。
(4)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形成有利于創新的良好氛圍。
鼓勵引進和培育一批管理規范,服務優良,職業化、專業化的科技創業服務機構。加大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激勵力度,推進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及成果收益等制度改革,激發創新活力。
(5)充分發揮創新創業平臺作用,降低創新成本。
加快集群內孵化器的建設招商工作,引進孵化器管理團隊,在冀南新區核心區規劃建設智能感知裝備產業園,帶動冀南新區智能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發揮邯鄲市智能感知裝備制造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智能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和物聯網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優勢作用,對集群內中小企業開展技術開發、協同創新與成果轉化等工作。
(6)加強創業與投融資體系建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創新科技金融模式,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資金保障。推進邯鄲金融資本服務中心建設,成立河北銀行邯鄲科技支行,推出專屬產品。依托科技金融服務中心,聯合銀行、保險、擔保、證券和投資機構成立科技金融聯盟,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實現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資源共享和溝通。
參考文獻
[1](美)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2]黃魯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
[3]夏維力,李博.群效應:從產業集群到城市群[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