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不斷加大智能變電站建設,智能變電站中光纜用量巨大,采用傳統熔接方式,不但工藝復雜、費時費力、影響項目工期,而且還易受人員操作水平、環境溫濕度及粉塵影響,造成各熔點的質量良莠不齊,在環境條件急劇變化或長期運行中留下安全隱患。為確保智能變電站能夠可靠、安全運行,在智能電網建設過程中,預制光纜應用十分重要。該文立足預制光纜角度,結合變電站特殊性,提出變電站預制光纜選型、光纜敷設等相關問題。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 預制光纜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0(b)-0040-02
智能變電站建設周期短,各環節銜接緊湊,光纜系統建設受到土建、電氣安裝、調試等諸多環節限制。光纜的各項性能指標并不是靜態的。經過敷設、接續等施工環節,光纜的性狀會有一定程度的變化,會對纖芯種的信號傳輸質量造成直接或潛在影響。如果變化超出光纜本身的性能極限,還可能引發纖芯損壞、通信中斷等異常情況。
1 光纜類型選擇
首先,光纜分類。對于光纜而言,分類方法較多,光纜名稱非常繁多,一般按照纜芯、光纜敷設、光纖狀態和使用環境進行分類。根據光纖狀態,主要分為半松半緊光纜、松結構光纜與緊結構光纜,他們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在光纜中,光纖松緊狀態、二次被覆方式不同。對于緊結構光纜,主要由緊套光纖組成,在光纜中,光纖沒有自由移動空間,若光纜受到外力作用,必然會承受一定張力。松結構光纜由松套光纖所構成,在光纜中,光纖有自由移動空間,以減少外界影響。在光纜中,光纖自由度介于上述兩者之間,屬于半松半緊結構。現階段,松結構光纜使用較多,根據纜芯結構不同,主要分為層絞、骨架、中心束管等管理,層絞式光纜在中心加強構件上絞合光纖,易于控制纜中光纖。針對中心束管光纜,在光纜中心位置沒有光纖絞合,加強構件在中心管外面放置。骨架式是指骨架槽中由緊套光纖。中心束管、層絞式兩種光纜生產較為簡單,光纜中光纖受力較小,或不受力,因此運用較為廣泛,尤其是層絞式光纜。根據敷設方式,主要分為水底式、直埋式、管道式、架空式光纜。根據光纜使用環境,主要分為室內、室外光纜。
其次,光纜類型選擇。針對變電站光纜運用,因電磁環境較為復雜,在站區內,設置埋管敷設光纜,在變電站內設置光纜的要求較高。為確保變電站內光纜可靠性和便于施工,縮小光纜溝空間,可選擇鎧裝管道光纜。同時,因中心加強件不容易接地,和鎧裝層產生感應壓差,導致感應擊穿。同時,應選擇非金屬材料制作中心加強件,為防止鎧裝層感應電流,造成設備、人身安全危害,鎧裝光纜兩端必須接地。
2 預制光纜分類
預制光纜分為連接器型預制光纜與分支器型預制光纜兩種類型。
2.1 連接器型預制光纜
插頭光纜組件主要由插頭、室外光纜和其他輔助材料組成,插頭通過附件和室外光纜組合在一起,能適應戶外敷設。插座光纜組件主要由插座、室內光纜、單芯活動連接器和其他輔助材料組成,用于柜內、艙內的設備互連或同插頭光纜組件配接。
其特點在于多芯連接器外有高強度金屬外殼保護,可以抵抗施工時如踩踏、擠壓等偶發因素影響,與固定光纜處有尾管及注膠等工藝結構,強度大、具備很高的拉力水平(≥800 N),滿足復雜敷設路徑要求。并且戶外連接器小巧、緊湊,對接簡單、牢固,具備IP68防塵防水等級,耐侵蝕,滿足智能變電站長期運行需要。同時連接器對接精度高、衰減小(典型值0.2db),并且消除光路熔接斷點,降低光路損耗,可以有效保障信號傳輸質量。
光纜端與跳線端可以通過限位插針及限位插孔實現盲插操作,并通過螺紋旋緊結構緊密連接,安裝簡便,預制多芯室外連接器型室外光纜結構示意如圖1所示。
2.2 分支器型多芯預制光纜組件
分支器型多芯預制光纜組件內部無斷點,在室外光纜兩端經分支器直接預制室內分支,并以套管等防護方式妥善保護。預制光纜組件包括室外光纜、分支器、標記熱縮管、防護材料等組成。
其特點在于擴展能力強,支持多至144芯的大芯數應用,可以根據需要直接插接裝置或經配線架跳接裝置。消除熔接斷點(如果直接跳接裝置則全光路沒有斷點),降低衰耗,提高通信傳輸質量。
保護套管為高強度金屬軟管,可以有效抵抗踩踏、擠壓等意外因素,有效保護分支。保護套管與分支器間采用螺紋旋緊結構,帶密封圈,達到IP67防塵防水等級,前端帶拖曳孔,滿足變電站施工需要。分支器小巧緊湊,節省安裝空間,具有很強的拉伸(≥1000N)及防水性能。多芯分支器型預制室外光纜結構示意如圖3所示。
3 預制光纜性能指標
預制光纜技術作為智能變電站領域的新興技術,在應用中必需充分考慮智能變電站的建設、運行特點。例如,預制光纜必須具備足夠防水等級以滿足雨季及場地施工需求;光纜預制端需帶拖曳孔,以保持光纜拖放時整體平順,并且必須能承受足夠拉力,防止拉伸損壞;分支器及保護套管需要有足夠強度,防止人員踩踏等情況損傷預制分支。此外,智能變電站施工中穿管、墻孔等情況也比較普遍,預制光纜包括分支器、保護管在內的整體外徑不宜過大,以降低光纜穿孔難度。
由于預制光纜為工廠預制、并非現場制作,如果因產品質量或性能指標不滿足施工、運行強度而造成損壞,將造成時間與成本上的雙重損失。
4 變電站預制光纜敷設主要原則
(1)光纜配置原則。對于設備屏柜內通信,選擇雙頭尾纖連接。在小室內柜間通信,可選擇雙頭非金屬尾纜連接,在小室內通信,可選擇非金屬鎧裝光纜連接。
(2)在小室內,可統一敷設多模預制光纜,一般敷設兩根。敷設路徑應互相獨立,或者互相分隔。
(3)光纜成端。在每個二次設備室內,可設置一面光纖配線屏,在各裝置內,不能再配置接頭盒,或者是光纖分配單元。在出室光纜統一配線屏配線。在屏內、屏間的連接,無需通過配線屏。針對智能變電站,在每個間隔間,設置光纖配線箱,實現間隔雙重化,實現統一配纖。
(4)光纖配線屏配置。針對變電站,按照配線需求,可設置1面~2面的光纖配線屏,每級電壓可配置一個光纖配線屏,實現專用保護。在二次設備室內,可使用室內尾纜,實現統一配線。
5 變電站預制光纜的施工要點
(1)在站內,對于非金屬預制光纜敷設,必須設置塑料護管保護。在電纜溝內,可直接敷設鎧裝光纜。
(2)在敷設鎧裝預制光纜時,保證金屬鎧裝層兩頭必須接地。
(3)在敷設預制光纜時,必須控制彎曲半徑,針對光纜動態彎曲半徑,應大于25倍預制光纜外徑,而靜態彎曲半徑,則應大于15倍的預制光纜外徑。
(4)針對預制光纜布放,應控制好牽引力,應小于光纜張力范圍的80%。對于瞬間最大牽引力,應小于光纜張力范圍100%,在預制光纜加強件上集中牽引力。
(5)布放預制光纜時,由纜盤上方放出,保持松弛弧形,在光纜布放過程中,應避免扭轉,防止打小圈,或出現浪涌現象。
(6)光纜穿入管道拐彎和管孔,若出現交叉情況,應選擇喇叭口保護管,或設置導引裝置,防止損傷光纜外保護層。
(7)光纜的拐彎點和走線架,應綁扎好,對于爬墻、上下走到綁扎位置,應設置墊膠管,防止光纜受側壓力影響。
(8)待預制光纜布放完成后,應檢查光纖良好。對于光纜端頭,必須做好密封防潮處理。
(9)針對預制光纜施工,可與其他要點和預制電纜同步施工。
6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智能變電站建設,預制光纜的大量運用,為確保智能變電站能夠可靠、安全運行,必須規范站內預制光纜。因此,必須規范預制光纜類型選擇,合理選擇預制光纜接頭,按照光纜敷設原則,合理控制預制光纜施工要點,以實現實現變電站信息交換和信息采集光纖化,使預制光纜替代傳統電力,降低二次光纜電線,確保智能電網可靠、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蘇麟,石慧,王愛民,等.預制光纜在智能變電站應用技術研究[J].中國電業:技術版,2014(9):64-67.
[2]丁騰波,李慧.基于預制光纜的智能變電站戶外組網方案[J].電力建設,2013,34(2):50-54.
[3]高升.預制式光纜在智能變電站的應用研究[J].福建建設科技,2015(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