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蘇聯時期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成就了俄羅斯世界大國的身份,為適應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俄政府也積極開發革新,拋開傳統關鍵,不再單純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待發展問題,不片面追求經濟的數量增長,俄政府根據該國特點,結合科技創新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進步共同進步。
關鍵詞:俄羅斯 科技創新 市場調查
中圖分類號:G5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0(b)-0002-02
1 俄羅斯科技政策概況
1.1 俄羅斯科技發展歷程
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是蘇聯時期國家經濟增長重要基礎,為俄羅斯的強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也為俄羅斯政府當前的產業轉型,科技創新埋下了重重的困難。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聯邦繼承了它60%~70%的科技實力,保證了俄政府仍舊是成世界一流科技強國。但隨著在社會和經濟體制全面轉型的世界格局下,俄羅斯政局動蕩和經濟衰退嚴重地制約了俄羅斯科學技術的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俄羅斯10年的社會動蕩造成了80萬科技人才流失海外,人才方面也出現斷層,俄羅斯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平均年齡為49歲,其中博士一下科研人員平均年齡為53歲,博士平均年齡為61歲。企業科研方面,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企業中只有5%積極采用新技術,導致俄羅斯企業國際競爭力低下,經濟上難以擺脫原料出口依賴,眾多科研項目無法啟動,甚至原有的項目也被迫終止。
2000年普京當選俄羅斯聯邦第三屆總統。為了一改俄羅斯窘困現狀,復興俄羅斯超級大國地位,俄政府加大科研投資,鼓勵企業及科研高??蒲袆撔?,在俄羅斯經濟景氣不斷回升、經濟狀況日益改善的大背景下,俄羅斯政府采取了保護科學技術和科技人才的政策措施,保證人才穩定科研隊伍,2001年俄羅斯科研預算占到國家預算總額的1.55%,實際折合10億美元,只占美國國家科研基金的1/36,此后每年俄羅斯科研預算增加15%~20%,截止到2008年僅俄羅斯民用技術研發領域的國家投入就達到了1 400億盧布(約合42億美元),占GDP的1.6%。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俄羅斯財政狀況再度惡化,政府不得不削減支出。2009~2010年,國家研發投入減少了30%,同時,由于遭受金融危機的重創,企業也削減了所執行國家專項計劃的配套資金。根據俄羅斯蓋達爾經濟政策研究所的評估,這期間企業的配套資金縮減了30%~40%。近兩年,俄羅斯政府實施財政赤字政策抵御危機的影響,并將科技列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優先領域,從而避免了政府科技投入的進一步縮減。
1.2 俄羅斯科技創新重要法案解析
2000年普京當選總統,為復興俄羅斯超級大國地位,其大力投資科研事業,先后出臺多部科研戰略計劃、科研創新方案,一度使陷入困境的俄羅斯重新富足,普京卸任后,俄羅斯政府對科研也十分重視,并不斷完善科研政策及優惠政策。以保證俄羅斯科技強國的戰略思想,到目前為止,關于創新發展,俄羅斯通過聯邦級和地區級法律、法令、決議、決策及戰略規劃等170多個。其中聯邦級法律法規15個,最主要的文件有2006年2月第1號備忘錄《2015年前俄聯邦科學和創新發展戰略》、俄聯邦政府2006年7月6日通過的第977-P號令《研究和制定2007—2012年俄羅斯科技綜合體發展的優先方向》、《2007—2013年俄羅斯發展科技研發優先領域》國家專項計劃、俄聯邦教育和科學部2009年11月2日通過的《俄羅斯創新體系和創新政策報告》和俄聯邦政府2011年12月8日批準的第2227-P號令《2020年前俄聯邦創新發展戰略》等,同時,為加快經濟轉型,從2004年起,俄羅斯開始實施國家專項計劃,參照歐盟框架計劃的模式,選取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集中資金促進國家優先領域的發展。根據相關計劃所處的領域以及政府支持方式,獲得國家投入的比重從22%~70%不等。這些法案政策基本著眼點在于規劃重點創新領域,增加投入,培養人才,采取多種措施推動科技創新,鼓勵企業研發和采用創新技術,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高效發展。
2 俄羅斯創新戰略的實施情況
2.1 創新型經濟戰略
(1)俄羅斯正式確定了國家經濟現代化任務,一方面要促進高等教育體系創新能力發展,形成產學研良性互動機制。另一方面,要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促進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2011年,俄羅斯政府預算撥款9 251.1億盧布(約占聯邦總預算的8.7%),實施該計劃,明確要求在RD和高新技術產業投入2 176.8億盧布,2011年6月聯邦政府發要求,提高2011—2013年公共服務和市政服務可用性,繼續執行《俄羅斯聯邦公務員制度改革與發展(2009-2013年)》。
(2)推動國有部門私有化現代化建設,培育良性競爭市場機制,俄羅斯經濟部門中,冶金、輕工業、食品工業等領域國有企業較少,為此從2010年俄羅斯政府通過了聯邦財產私有化方案,促使包括石油、儲蓄、銀行等1 300家大型企業股份。同時,國家要進一步減少稅收,創造良性競爭市場機制。
(3)采用吸收先進技術和資金方式建設經濟特區,俄羅斯先后設立了三個工業生產特區四個科技研發經濟特區三個港口和八個旅游休閑經濟特區用以吸引外資和促進高科技產業的發展。2010年,斯科爾科沃建立了第一個現代化高技術研發和商業化中心,推動通信技術、生物醫藥、空間技術、核能和能源五個領域。
2.2 科技創新復興科技強國
俄政府不懈的努力下,俄羅斯科技水平穩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逐漸增強,一批新的科研逐漸轉化為市場效應,促進了俄羅斯經濟增長。在微電子和毫微電子、電光繪圖新工藝、化學、天體物理、氣象等領域所取得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核激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俄科學家先后在實驗室合成元素周期表上第114號和166號超重元素等。這些都表明俄羅斯在面向21世紀的科技角逐中,仍是實力較強的一方。在高技術研究方面,由于過去的積累和各方面的努力,俄羅斯在很多領域仍然保持著先進地位和許多原創性技術。據俄工業科技部調查,在當今世界決定發達國家實力的50項重大技術中,俄羅斯在其中12~17項技術領域可以與西方發達國家一爭高低。
3 俄羅斯科技創新啟示
俄羅斯科技實力居世界前列,科研隊伍強大,在許多前沿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這與俄羅斯高度重視創新發展、從國家戰略層面制定了一系列的創新政策、不斷推動科技體制改革是分不開的。
雖然俄政府早期通過“資源依賴型”經濟發展模式使俄羅斯經濟在取得顯著增長,但也使其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也深受的困擾?!昂笪C”時代,面對“荷蘭病”的嚴重威脅,俄羅斯從“資源依賴型經濟”向“創新型經濟”轉型的戰略選擇已刻不容緩。但是,受制于人力資本不足、資金短缺、路徑依賴和外部風險等因素的影響,俄羅斯“創新型經濟戰略”的前景不容樂觀。通過其長期的科研創新堅持,以及優惠政策輔助,使該國科技創新力大大提升,并成為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重要支撐,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主要戰略,不僅有利于國家產業轉型,更有利于探索適合不過國情國策的創新型國家創新戰略研究、政策制定。從而促進國家經濟、科技、社會人文等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歐陽向英.俄羅斯創新戰略的目標和效果[J].歐亞經濟,2014(2):45-61.
[2]遲嵐.俄羅斯科技體制改革與戰略[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4(2):24-29.
[3]程亦軍.俄羅斯科技現狀與創新經濟前景分析[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5(1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