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水利設計作為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近年來,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被引入到水利工程設計工作中來,并開始成為水利工程設計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在現代水利工程發展過程中,對于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越來越重視,這對于我國水域生態系統的健康、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水利工程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 生態環境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V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0(b)-0096-02
1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意義
水利工程與生態建設有效的結合在一起,這是水利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由于水利工程對于河流生態系統會產生兩方面的威脅,即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自然河流的連續化。通常情況下利用水利工程將天然河流改成直線或是折線型人工河流,同時利用筑壩將流動的河流生態系統變成相對靜止的人工湖,這樣就導致流速、水深、水溫及水流邊界條件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但長期以來在水利工程學設計時,在滿足人的需求的同時,對于河流生態系統本身的需求卻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忽視,從而導致河流生態系統功能發生退化,這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在未來水利工程發展過程中,需要在對社會經濟需求和生態系統健康需求相互權衡的基礎上,在確保水利工程滿足人類社會需求的同時還要對水域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可持續性進行有效的重視。
2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地域性差異導致生態水利工程的標準不夠明確
我國幅員遼闊,具有較為明顯的地域性差異,這就需要生態水利工程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來進行設計,并以此對實際構建標準進行確定。但當前我國對于水利工程對生態的影響方面的研究較少,存在著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水利工程不僅需要在防洪和干旱等自然因素方面具有較好的抵御能力,而且還要確保生態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因此需要及時對經驗教訓進行總結,不斷對實際操作標準進行完善,從而有效地確保生態水利工程能夠與生態修復的耐久性相符合。
2.2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技術人才匱乏
生態水利工程是充分地將水利工程與生態工程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不僅需要與水利工程學的原理相符合,而且還要符合生態學的發展規律。這就要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人員要具備大量的工程設計知識,同時還要掌握生態保護學和生態學的理論。這就對傳統的設計人才培養工作提出較大的挑戰。當前水利工程設計人員綜合知識水平不高,對生態工程設計常識缺乏深入了解,再加之設計經驗不足,這就導致在水利工程設計工作中生態標準和生態效益達不到規定的要求,從而導致水利工程設計水平很難得到有效提高。
2.3 生態水利工程和原有水利工程協調運作不及時
生態水利工程的建立要以生態水利系統進行正常運行為原則。在一個系統流域內,新的生態水利工程的建立要在原有水利設施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和改造,生態水利設施的建立參考原有水利設施,使原有的水利設施和生態水利設施相結合。生態水利工程的實施和傳統水利工程相比而言最大的優勢就是服務功能的不同,這就可能造成了生態水利工程的建立使原有的水利設施失去服務功能,還會使原有的水利工程無法正常運行。針對這種情況,在開發水利工程的過程中,要使傳統的水利工程和生態水利工程結合在一起,對原有水利工程的服務功能進行調整。因此如何實現生態水利工程和傳統水利工程設施的協調,是生態水利工程在建設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2.4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施工缺少維系生態平衡的意識
由于我國生態水利工程在我國進入研究很晚,造成了生態科技難以融入到工程施工過程中,生態環境科技人員和水利工程構建人員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現今很多水利工程在進行設計時缺乏可行性和經濟性的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考慮的不全面、不規范,是工程施工過程中面臨的首要問題,在生態水利工程施工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相關經驗,導致了水利工程建設工作不能順利的進行,生態水利研究工作相對落后。
2.5 觀測和監測資料不能滿足生態水利工程設計
水的生態節能設計要進行適當的觀察和研究,現今環境監測站的建立和觀察已經不能滿足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要求。如運行的水文監測站點都是按照傳統的水文觀測設計的,如對重要的河流、濕地進行保護,缺乏適應的水文觀測點,因此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要考慮到河流濕地等因素。
3 加強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措施
3.1 研究并制定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等相關的技術流程,有助于生態水利系統功能的發揮
編制生態水利工程的技術流程和實施規范是十分迫切的,雖然目前為止水利工程實踐案例不是很多,還沒有積累一定的經驗,但是取得的研究成果還是很多的。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還要加強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內容,對傳統的水利工程的技術規程進行適當調整,以此來指導水利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
3.2 加快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人員的培養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人才的培養是保證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基礎,在生態水利工程的建設中,做好人才隊伍的建設是很重要的,要把培養人才和引進人才放在戰略性位置,并且還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態學常識和原理,積累生態工程設計經驗,這是當今社會對生態水利設計師提出的要求,也是設計人員要注意的素質,所以在生態水利設計過程中,要加強人才的建設,水利工程設計人員在不斷加強學習掌握先進的設計理念,同時對設計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并要建立獎勵機制,使優秀的設計人員得到更多的進修機會。加強生態水利人員的培養,以滿足時代對水利工程發展所提出的要求。
3.3 建立完善和合理的水利工程設計的評價體系
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當前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在不斷增強,因此政府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加大對生態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對傳統的水利工程經濟評價模式進行改變,積極采取生態系統的服務評價功能,進一步對水利工程的設計方案進行完善,有效地提高生態工程的效益,確保生態水利工程能夠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3.4 補充和完善生態水文的檢測項目
在當前生態水利工程發展的需求下,我國現有的生態水文監測站點越來越無法滿足生態水利工程發展的需要,在生態水文監測工作中,不僅需要增加生態監測站點,同時還要補充生態監測的內容,這樣才能獲得到生態水利設計的方法和參考數據,從而為我國生態水利建設提供有效的支持,有效地提高我國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3.5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要考慮到整體性原則
在當前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工作中,需要考慮到整體性原則,從生態設計結構出發,進一步對生態系統之間的互相作用進行了解,從而找出修復河流生態系統的綜合方法,同時在生態系統施工時要對水文修復問題進行重點考慮。同時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時還需要對生態系統環境和周圍水系統之間的影響進行充分考慮,注重建設材料和設施建成后的維護和管理工作,從而確保水利工程設計的整體性和全面性。
4 結語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生態性和規范性,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質量的好壞會直接關系到生態水利工程的社會功能、社會效益和安全性。當前我國生態水利工程設計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在技術和經驗上還存在不足之處,因此需要努力提高水利工程設計中生態意識,協調好水利工程與周邊生態和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確保生態水利工程能夠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董哲仁.試論生態水利工程的基本設計原則[J].水利學報,2012(12):1-6.
[2]劉正茂,趙艷波,崔玉玲,等.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應遵循的理論與技術路線[J].水利發展研究,2007(8):26-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