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技能點(如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過程、實驗、任務等)而精心設計和開發的一種短小精悍的、可視化的數字化學習資源。新技術的普及與應用將催生更多新型的學習方式,網絡技術打破了原來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局限,對學校傳統教育帶來新的挑戰。課程教學在組織方式上,從結構化良好的課程教學到逐步發展到半開放的混合式課程到最終完全開放的社會化課程教學。經過幾年的摸索,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微課從注重外在特征的“短與小”,到今天注重內涵的“精”,才能達到目標的”悍“。微課作為為學生的個性化自助高效學習而設計制作的一種新微型課程資源,移動互聯時代的新型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將革新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
關鍵詞:微課 短小精悍 翻轉課堂 信息化前移
中圖分類號:G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0(b)-0249-02
1 微課——互聯網思維的教學創新
微課是2011年由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鐵生率先獨立提出的,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技能點(如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過程、實驗、任務等)而精心設計和開發的一種短小精悍的、可視化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在高等職業的教學過程中,已經有了很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如,情景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理實一體化等等,那為什么我們還要學習并應用微課?
我們所教的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我們教育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因為,他們大部分走出校門就會直接進入社會,高職院校有可能是他們學校生活的最后一站。
我們需要思考:信息時代需要什么樣的教育教學?教什么?什么能力對今天的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如何教技術?如何幫助學生構建知識與發展能力?這些問題是開放的,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會有所不同,因為我們的教育與社會需求有所差距,所以我們的教育需要變革!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推動教育改革系統;而這場變革發生的條件就是:技術促進學校的結構性變革,提高高等職業院校生產準職業人的“生產力”。
在新時代,只有更新思維,才能跟得上新的改變。這就是我們說的知識教育向思維教育轉變。新技術的普及與應用將催生更多新型的學習方式,網絡技術打破了原來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局限,對學校傳統教育帶來新的挑戰。課程教學在組織方式上,從結構化良好的課程教學到逐步發展到半開放的混合式課程到最終完全開放的社會化課程教學。
2 微課——翻轉課堂的“靈魂”
所謂翻轉課堂,就是一種如何把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轉移到學生的從重課內外時間的學習模式。2014年高等教育地平線報告中指出,它會給未來教育帶來深遠影響。翻轉課堂究竟翻轉了什么?在翻轉課堂中,知識的傳授放在教室外,讓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知識內化放在教室內,便于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翻轉課堂的本質是應用技術,優化傳統教學過程,由傳統的先教后學,發展到技術支持的先學后教。翻轉課堂采用人性化學習模式,在教室外,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步驟學習;在教室內,教師給學生一對一個性化知道,這樣提高了學習績效。通俗的說就是翻轉課堂運用了信息化教學前移。
信息化教學前移的心理學依據為一對一效應。通常為學生一對一補課,45 min課堂教學內容最多只要20 min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因為在一對一補課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度特別誠懇,受環境干擾最少,注意力特別集中,這是“一對一”效率特別高的主要原因。信息化教學前移具有人機一對一的特征,只要有足夠的趣味性和重要性,也會抓住學生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調研表明:大部分學生既沒有時間,也不知道,更不愿意去使用教材附帶提供的教學資源。這就是高職院校進行微課建設的必要性。
3 微課具有以下的特點
(1)教學針對性強:針對某個小知識點/技能點或具體問題解決的微型化、針對性教學。比如:大家熟知的中醫治病理論,藥吃到胃里全身吸收,調整身體的機能,從根本解決問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祛病去根。而微課就如西醫治病理,得什么病,吃什么藥,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2)教學過程簡短:高等職業院校一般為5~15 min,且相對完整(碎片化與完整化的統一)。學生在自我學習時可以暫停、不懂的地方重復去看、容易的地方跳躍著去看我們錄制的微課視頻。
(3)教學內容精選:相對于內容寬泛、目標多元的傳統課堂,“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強調解決重難點問題。不能把傳統課堂的教學方法應用到微課中來,好的微課老師不應該是照著課本的標題,而是經過自己整合內容加工內容。
(4)資源容量較小:總容量一般不超過幾十兆,以流媒體微視頻為主要表現形式,情景化呈現,可通過多重終端訪問,可實現移動學習。因為微課中內容較少,如果是錄PPT的話,一般為1~2 MB/min左右,15 min30 MB以內最好,如果是拍的微課,視頻很大,要轉換成流媒體的格式,如WMV格式等。
(5)注重教學設計:基于教學設計(特別是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而開發,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及其安排、教學效果評價等。
(6)服務學生學習為主:對象是學生,為學生的高效自助學習而設計制作,微課不僅是一種新資源類型,更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
微課的特點總結起來可以用“短小精悍”4個字來形容,短——教學活動短,視頻時間短(15 min內);小——教學主題小,資源容量小;精——內容精選,設計精心,活動精彩;悍——交互性強,應用面廣,效果良好。所以微課不妨拆開來看,“微”是其外在特征簡短、容量小、時間短、主題小,但“課”的屬性和特征是按課程的主題來,它有教學內容,有教學目標,有教學過程,有教學評價與實施等等。微課是給學生看的,是我們為了改變課堂教學而設計的,所以微課不僅是一種新的教學資源,他更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學生自己搞得懂的不做微課,浪費時間,學生經常錯的、有難度的、難以掌握的、有教研價值的內容做成微課,這就是精選;微課的教學設計要精心。教學設計有兩大類,教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需要多考慮我們學生的學情,他們喜歡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在設計微課的時候能不能多一些問題提出來代替單純的講授,能不能幽默一點,所以微課的設計很重要,教學活動要精彩,不斷吸引學生的眼睛要看下去,新知識課前30 s最重要,抓不住學生,他對你微課的興趣下降,而對于復習型微課,學生一般不在意你的30 s,而關注微課的整體結構,體系是否完整,這就達到了微課的作用,交互性強,應用面廣,效果良好。
在高等職業院校中,一個微課,就是一個知識點或者一個技能點。涉及到多個知識點或者多個技能點,就錄制多個微課,因為微課要簡短,更要相對完整。微課也不應該以單純的一次或幾次課出現,應該做一章或幾章的,做一個專題的,甚至做一本書一門課這樣才有價值才有意義。因此,建議在高等職業院校中一個專業或者一個教研室,一個系乃至一個學院集中力量開發一個專題、開發一門教材、開發一門課程。
經過幾年的摸索,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微課從注重外在特征的“短與小”,到今天注重內涵的“精”,才能達到目標的“悍”。一個好的微課如果能像優酷、酷6網這樣互聯網視頻主流媒體中播放次數能達到幾十萬次甚至幾百萬次的視頻一樣,一定能給學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觸動他、改變他的學習。
因此,微課作為為學生的個性化自助高效學習而設計制作的一種新微型課程資源,移動互聯時代的新型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將革新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基于“微課”資源庫的高等職業教育將大有前景,大有作為。
參考文獻
[1]蘇辛.微課有恙[J].中國遠程教育,2014(19):1.
[2]曹殿波,薛蘇秦.“微課”實踐中亟待厘清的四個基本問題[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3(5):495-498.
[3]鄭小軍,張霞.微課的六點質疑及回應[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