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案例分析法在當前各個領域的教學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在臨床護理教學領域自然也不例外。在案例分析法的運用中,其特點作用如新穎、有趣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案例分析法作為一種集新興性與科學性于一身的教學方式,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運用作用極大,進一步提升了整體的護理教學效率水平。文章主要是對護理教學中案例分析法的運用特點及科學的運用方式進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幫助有效增強臨床護理教學質量,為護理崗位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關鍵詞:案例分析法 護理教學 運用 探討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b)-0249-02
臨床護理教學針對的教學對象為身處護理崗位或即將走上護理崗位的人員。臨床護理工作極為關注理論與實踐的完美融合,因此,案例分析教學方法的運用頻率也極高。在護理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進行案例分析法的運用,能夠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
1 案例分析法簡述
案例分析法也被稱為個案研究法,其最早起源為19世紀的80年代,由哈佛大學開發誕生,之后又被其商學院所運用。經過長時間的實踐發展,案例分析法發展至今已較為成熟。案例分析法在最開始孕育對高級管理人員及政策教育培訓中,之后逐漸運用于企業員工的培訓中。在企業發展中,通過此種培訓方式能夠幫助企業內部員工加強自身對企業發展業務的掌握了解,加強其人際交往,增強企業集體團結力。案例分析法主要是指一種對文獻資料信息充分利用,對某一對象進行全面化的分析研究,得出事物規律信息的方法。
在臨床護理教學中進行案例分析法的運用,主要是指教師通過案例的利用對一些臨床實踐中存在的突發事件護理解決方案、日常護理問題的固定環節、特殊病癥的護理知識進行傳授,以此幫助學員更好地適應整個護理工作。在案例分析法的護理教學實踐運用中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在一個開放、自由及平和的心態下進行護理知識的學習,同時還能夠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進行完美的轉化,從而使得護理工作更具人性化及個性化。
2 案例分析法的一般教學過程
2.1 課前準備工作
在進行護理病例教學之前,教師完成典型病例的選取工作,收集一些極具典型性及特點的教學案例。對教學護理案例的相關資料信息進行收集,并進行充足的課前準備[1]。案例分析法的運用通常是將基本案例作為基礎,將其在整個護理教學中進行貫穿。而案例分析法教學效果的充分發揮最離不開的便是一個極具典型性及特點的教學案例。教師在臨床護理教學時,如果需對案例分析法進行運用,則必須提前一周便將所選取好的教學案例資料分發至學生手中,給予學生充分了解案例的時間,同時要求其進行理論知識內容的學習。
2.2 案例分析
在學生已對教學病例基本情況充分的了解掌握之后,教師在進行護理教學時,便可將典型病例作為核心重點進行啟發式問題的提出。逐步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正確的護理評估、診斷及有效護理措施的明確。在案例分析法的應用中,積極鼓勵學生加入到課堂集體討論之中,及時發現糾正一些錯誤的言論,對一些難點類問題進行補充指導,幫助學生對同一類疾病的護理措施能夠做到舉一反三。
3 案例分析法的運用
3.1 案例分析法的運用優勢
3.1.1 能夠幫助增強學生的實踐表達能力
在較為適應的場景中,通過創設一個輕松、活躍的氣氛,能夠幫助對學習護理知識的學生進行感染,促使其感受到一個工作的氣氛,為其后期走向工作崗位,適應日常護理工作提供幫助。在進行案例分析教學時,能夠通過提問、解答、討論等多種方式加深護理學員對護理知識的記憶,并將想象與現實進行對比,逐漸縮小其差距,以免在今后正式工作中心理存在過大落差感。案例分析法在其運用中同時也能夠幫組護理學員增強自身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臨床護理教學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其可操作性也較強。與一般的教學方式相對比,案例分析法則能夠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核心類問題,增強其動手實踐的信心。當然,應著重注意的是,在正式進行吧動手實踐之前,務必要熟悉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避免盲目實踐。
3.1.2 有利于彌補教學不足及缺陷
在臨床護理教學中,運用案例分析法對基本的護理知識進行框架重組及集中提煉之后,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中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陷及不足。教學互助式的教學方式是徹底突破了原先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能夠在給予教師必要的授課自由的同時,對其專業授課能力發起了挑戰。一個科學合理的臨床護理教學方式是臨床護理學習順利開展的重點。當今醫學模式的逐步轉化使得護理工作的重心也開始發生一定程度上的轉移變化,逐漸呈現出人性化、個性化的趨勢。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對于護理人員的理論及技能要求標準逐漸升高。對于一些??菩詷O強的科室而言,其臨床護理工作的要求也有所不同[2]。通過案例分析的教學方式,則能夠對一些極具特殊性的護理病例展開分析研究,幫助學生學習到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護理知識,為其今后的工作提供幫助。
3.1.3 活躍教學氣氛
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的是,案例分析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運用將原先沉悶、嚴肅的教學氛圍完全改變,學生自主進行學習、討論的意識得以增強。對具體典型的案例發起分析及集中討論,還將教師原先所使用的陳舊、單調的教學模式徹底改變,進一步縮短了師生之間存在的距離。與此同時,臨床護理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得以增強。通過運用案例教學的方式能夠幫助增強學生興趣,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幫助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能力。對典型案例展開分析討論,護理學員自主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認知感受,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知識掌握度全面了解,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并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的完成知識整合工作。
3.2 案例分析法的科學運用建議
3.2.1 著重注意系統性
在案例分析法的運用中,應注意從全面系統的角度進行教學安排[3]。在教學中將現代護理理念中的內容進行融合,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獲取到更多臨床護理經驗。例如:在進行護理查房時,學生能夠直接接觸到實踐性的護理知識,并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科學建議及改進措施,完善護理計劃。與此同時,系統化的臨床護理案例分析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對護理實踐中較常運用到的手段、技巧更為全面化的了解掌握。為了更好地進行臨床護理查房教學,在正式進行查房工作之前,應進行相關計劃的全面制定,對此次教學的目的及步驟環節充分明確。同時,教師完成對所選用案例的準備工作,向學生進行案例資料的發放。在查房教學結束后,學生可以將自己心中存在的疑問向老師提出,教師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總結,并全面化的進行解決評價。
3.2.2 案例分析教學前開展討論會
在學生進行臨床護理實踐之前教師需花費小部分時間進行相關事項的討論工作,主要目的為主要的目的為讓學員對護理實踐的預達成目標及個人目標、實踐內容、注意事項等充分的掌握了解。學生在開始臨床護理實踐的前一天可以通過電話與教師取得聯系,詢問有關護理實踐的相關內容,并自主進行相關資料信息的查找工作。在正式開始臨床護理實踐之前,授課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或參與課堂學習的方式對學生的護理知識掌握度熟悉了解及科學評價,獲取到充分的信息,以此幫助開展組織教學工作。
3.2.3 進行案例分析后討論會
在完成臨床護理實踐后,教師應對本次的實踐案例內容進行集中化的分析討論,對重點問題進行著重的分析討論。此種案例分析后的討論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對臨床護理中所學到、吸收的理論知識進行更為深入化的理解。與此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對自身重新進行認識,發現自身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科學的措施進行彌補。另外,案例分析教學后的討論活動還能夠幫助學生對臨床護理措施的實施科學性、有效性及護理實踐與理論知識之間的異同點充分明確,自主完成護理實踐問題應對措施的制定工作。在案例分析后的討論中對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問題反饋的方式幫助學生增強培養其自身的護理職業思想。
4 結語
案例分析法屬于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運用極為深入,且所獲取到的效果極佳。據相關調查統計數據表明,大部分的護理學生對于案例分析法的運用效果較為滿意,認為在其運用中能夠將自身對于護理實踐問題的分析及解決能力進一步的增強提升,幫助自身對臨床護理教學知識進行更為深入的理解。與此同時,案例分析法在其運用中還能夠為促進整個護理專業體系的改革工作順利進行提供幫助,有效提升臨床護理教學質量,為護理崗位培養出更多具有極高專業素質能力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薛松梅,朱麗麗.案例分析法在護理與法教學中的運用[J].醫藥論壇雜志,2009(12):117-118.
[2]張穎,沈吉虹.案例分析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10):2623-2624.
[3]張延英.案例分析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社區醫學雜志,2012(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