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在綜合實踐課堂教學中開展活動化教學,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同時為學生創造自我實現的條件,從而激發學生主體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快樂中學?通過我的教學經驗,找到了幾種方式。即寓樂于教,發揮游戲的積極作用;讓學生親手制作,使學生動起來;自主選題讓學生的情感動起來;綜合實踐為學生開設豐富多彩的活動;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有效指導學生進行成果匯報。通過這些方式能更好地提高綜合實踐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知識、技能、情感等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實踐 指導 游戲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b)-0179-02
綜合實踐課程的主要目的是開發學生潛能,發展學生特長,使課堂所學與社會體驗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和健康充實的生活態度,增強學生對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
1 寓樂于教,發揮游戲的積極作用
愛玩愛動是少年兒童的天性,而游戲則是兒童自由表現最明顯的形式,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經過認證,認為自由表現和游戲是一致的。游戲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使其思維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諧發展,在游戲中,學生快樂學習,快樂發展。教學中我們常采用拼圖游戲、競猜游戲、填字游戲、角色扮演游戲等。寓知識于游戲中,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欲望,充分調動每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人人動手、個個動腦。每次教師走進教室,學生就會上前追問,今天做什么活動?所以可以在課堂中設計一些小游戲,讓學生參與其中,這樣就能使學生活躍起來。例如,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在學習《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時,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后,便指導學生按角色進行表演。有學生表演皇帝,有學生表演大臣,有學生表演兩個騙子,有學生表演誠實的官員,有的表演一個小孩,還有的表演小孩的爸爸。老師布置了任務后,大家有認真地看書,針對自己扮演的角色,體會表演內容的含義,然后大家先認真地排練,那執著的盡頭就像一個個演員在拍戲,認真地斟酌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仔細琢磨每一句臺詞,臺詞中每一句話的語氣語調。一遍不行,再來一遍,在一次次的排練中就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表現能力,訓練了語文的綜合能力。課堂上參加表演的學生,活靈活現地給全班同學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栩栩如生的課本劇。參加表演的學生和沒有表演的學生都都通過表演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別是在表演中學生得到了鍛煉,能力得到了培養。寓樂于教,在游戲、表演中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
2 讓學生親手制作,使學生動起來
綜合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動起來的最有效地方式就是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在課堂上,我們可以設計許多制作活動。例如讓學生親手制作“貝殼畫”、制作服裝,親自動手蒸饅頭,特別是教師組織學生組成科技活動小組,在每天的下午第三節課讓學生在一起進行科技活動,大家動手制作科技作品“翻山越嶺的小車、自動行駛的小船”還有“能承重的紙結構”等等,學生按照題目的要求,討論制作方案,大家暢所欲言,積極發表意見,最后形成制作方案,大家再按照方案尋找材料,動手制作。制作過程中,大家不斷探索、研究,互相幫助,密切合作。實踐,探索,再實踐,再探索。在研究中不斷修正,不斷完善,逐漸的使作品更為成功。還有,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發動學生組建興趣小組。在組建興趣小組的之前。老師事先擬定小組活動的內容,如航模小組,機器人制作小組,水上運行小組,結構制作小組,還有其他類型的如象棋小組、表演小組、舞蹈小組等等,活動主題確定之后,學生積極參與,踴躍報名。最重要的是落實活動,每周都固定時間,興趣小組按時組織活動,學生積極性非常高漲。如機器人制作小組的學生多數都是男同學,它們確定主題,就撰寫了機器人的制作方案。先是人員分工,然后分頭準備材料,電磁,二級管,三級管,鋁朔板,白鐵片,電烙鐵,鐵絲等等,材料準備齊全后,就按照制作方案進行制作,制作過程中,大家集思廣益,討論研究,一邊做,一邊改,在制作中探索,在探究中改進,再實驗再改進,最終完成了作品。看著自己創作出來的作品,同學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積極開展動手實踐活動,大家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每個人都動腦動手,出主意想辦法,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充分地鍛煉了學生的開放性思維,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3 自主選題讓學生的情感動起來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要選取既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又能讓學生“心動”的主題,這樣才會使活動更實際,更有效,更為主要的是學生參加的積極性高漲。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興趣選擇綜合實踐的主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有了,學生就愿意參加活動,這樣活動才有效果。如讓學生到距離學校不遠的動物園調查各種的生活習性,既它們吃什么、喝什么、它們怎樣休息、活動有什么規律等等。學生興趣大增,積極性很高,一篇篇調查報告寫的很有水平。其次,選擇社會、學校、家庭方面的熱點問題,如校園周邊小食品的調查,由于涉及到學生的切身利益,又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每天都到這些地方去買東西,很熟悉,所以他們積極性很么高,自己找時間爭先搶后地到附近的小食品店,小買部去進行全面地調查,他們向店主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都是以食品安全為主要問題,如你們的食品都是從哪里進來的?都是正規廠家出產的嗎?你們的食品我們吃了安全碼?如果有過期的食品,你們怎樣處理這些過期的食品啊?等等。然后都寫成了非常實際的調查報告。這樣的活動,非常愿意做,同時也得到了家長的贊許。在實踐活動中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問題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對事物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4 綜合實踐為學生開設豐富多彩的活動
綜合實踐學科的價值不只體現在它的結論中,更在于它的發現和發展過程之中。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不僅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更為有效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體驗學習的過程、探究的過程,才能培養探索、創新的精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更新觀念,開拓思路,努力開發綜合實踐課程,特別是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并以到學生積極參加,引導學生積極用眼、用口、用腦,在活動中啟動多種感官去獲得直接經驗。如體驗性活動:“走進秋天”讓學生感受大自然,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正體會到秋的變化,秋的氣息,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還有“交通警察一天”可以讓學生觀察交通警察的指揮交通的情況,然后讓學生在周日當一天的交通小民警,幫助警察叔叔指揮交通。親自感受警察叔叔的辛苦,感受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然后寫出活動匯報和心得體會。在活動中,學生即接觸了解了社會,又鍛煉了實踐能力。
5 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
綜合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課程之一。這樣的課程沒有現成模式可以借鑒,沒有現成的課程可以運用,只能結合社會環境,學校實際,結合學生實際,自主尋找并開發適合學生的實踐課程,或者說綜合實踐課程都是老師或學生開發出來的課程。如開發象棋課程,學校成立象棋活動小組,對象棋有興趣的學生積極報名參加這樣的活動課程,并編輯固定的象棋教程,分階段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在下象棋的實踐活動中學習象棋。還有學校開設了攝像課程,既有照相又有錄像,學生積極性很高,在春天百花盛開的時節,學生到郊區春游,進行攝像錄像的學習實踐,學生在大自然里,即欣賞了大自然的風光,有學習了照相錄像的技術,很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在活動教學過程中讓他們在實踐中獲得體驗,并要求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及時進行總結、匯報,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總結概括和文字的書寫能力。
6 有效指導學生進行成果匯報
放手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把思考、發現的權利交給學生,使課堂成為師生之間一種精神的交流和對話的陣地。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為主的體驗性活動,教師應把自己的有效指導與鼓勵有機結合起來,讓綜合實踐活動成為展示學生能力、展示探究成果的平臺。教師還應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記錄方式進行成果匯報。學生在開展活動中所取得的收獲,最終要以成果的形式保留下來,教師要盡量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呈現方式記錄這些過程及體驗,可以采取的方式有拍攝照片及錄像、調查報告、幻燈片展示等。
總之,綜合實踐課是學生主動探索自然,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自主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體驗生活、體驗快樂的過程。學生學習時主動參與,樂在其中,不僅豐富了學生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溝通能力,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參考文獻
[1]郭元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85-93.
[2]郭元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5-86.
[3]劉加勁.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活動”解析[J].神州雜志,201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