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韓國的金融體系也是一起成長的。韓國融資租賃產業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成長起來的。融資租賃的目的是提供設備投資資金,所以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融資租賃產業的出現是必然的。租賃產業在韓國引進后經過40多年了,對韓國經濟上的貢獻也不少。租賃產業成長的因素也很多,其中稅收優惠政策對融資租賃發展上不可忽視的因素。但是實際交易中融資租賃的定義上有各種各樣的解釋,所以適用免增值稅優惠政策的標準很模糊了。因此,法律上定義的融資租賃也有過變化。正確了解融資租賃的概念后,才可以解釋免增值稅的租賃。
關鍵詞:融資租賃 增值稅 免稅優惠 經營租賃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b)-0237-02
1970年代和1980年代是韓國經濟發展時期。韓國整個產業中,特別是重化工業上需要大額投資設備資金和外國資本。因為當時是韓國國內資本和儲蓄最不足的時期。這些情況下,融資租賃產業的出現是必然的。因為融資租賃的目的是提供設備投資資金的源泉。
企業利用融資租賃的話有各種好處。其中企業可以享受免增值稅的優惠。出租人(融資租賃公司)是免增值稅的對象。承租人(利用融資租賃的當事人)的角度來看每年要支付的租賃費是稅法上可以費用處理,所以承租人可以獲得法人稅的減稅效果。而且承租人直接購買資產,由此不能得到投資稅額抵扣或者加速折舊等的效果的話,租賃公司替他們買入該資產,然后獲得稅制上的優惠。這些效果最終可以移轉給承租人,那么承租人會支付比較便宜的租賃費。
那么融資租賃產業的當事人為了解免稅政策的第一步是理解融資租賃關聯的免增值稅的機制。
1 韓國增值稅產生背景
1971年隨著韓國財經部公開發表“長期稅制的方向”,關于增值稅的討論正式開始了。1972年開始檢討采用增值稅的可能性,1973年準備了采用增值稅的方案。1974年為了采用增值稅,經過正式準備作業,即,改革了營業稅。1975年為了審議增值稅的采用問題,成立了租稅制度委員會。同年12月,在第一次報告上提出了要替代的稅目與稅率、免稅范圍、臨時措施等的內容。而且1976年6月,提交第2次報告給政府,其主要內容就是如果增值稅替代了營業稅、物品稅等的話,此對物價沒有影響。然后,同年11月增值稅法案獲得國會的批準,12月22日正式制定了增值稅法。1977年7月1日實施了增值稅法。
增值稅替代了之前實施的營業稅法、物品稅法、植物類稅法、石油類稅法、電氣煤氣稅法、通行稅法等的稅目。這是因為以間接稅系統的現代化,支持經濟開發計劃。那么以采用增值稅,可以實現稅制的簡化、促進出口以及投資、也可以去掉由累計征稅引起的物價上升因素,同時,以實現憑據征稅可以預防逃稅問題。
2 韓國金融業增值稅的基本規定
原則上征收增值稅的對象是所有商品和服務,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增值稅法上也有所謂免稅制度的例外規定。免稅規定的目的在于減輕購買有些商品或者利用有些服務的消費者的稅收負擔。所以免稅對象限于跟國民生活有密切關系的基礎生活用品或者國民福利用信用卡等(以國民福利目的發的信用卡,比如公務員福利卡、教師福利卡、殘疾人福利卡等)。增值稅免稅適用于有些特定商品以及服務的各種原因中,金融保險行業上適用的原因在于政策方面的考慮。即,雖然照增值稅的基本理論沒有理由免稅,但是實際上估價增值稅上有難點,所以免稅對象包括了金融保險行業。
那么免稅的金融保險服務的范圍內有那些事業單位呢?
銀行業、證券業、兌換業、保險業、租賃業、信用卡業、資產管理產業、風險投資資產管理業、信托投資資產管理業等等,其具體的業務上的適用標準也非常龐大。
3 韓國融資租賃增值稅的具體內容
融資租賃的各種優點中,從稅收優惠角度來看的話,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的劃分是對解決法律問題非常重要和基礎的工作。因為現實交易當中租賃的種類很多,所以很難以劃分為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那么韓國怎么定義融資租賃呢?
3.1 韓國法律上的融資租賃相關規定
按照《稅收特列限制法實施規則》,如果有些情況屬于下面的情況下的資產出借之一,可以視為融資租賃。
(1)租賃期間結束時或者結束之前約定把該資產的所有權以無償或者當初合同時定的金額移轉給承租人的情況。
(2)在租賃實施日承租人擁有租賃期間到期時能以取得成本的10%以下的金額購買的權利,或者在租賃實行日承租人具有以成本10%以下的金額當成重訂合同的本金來能重訂的權利的情況。
(3)租賃期間為租賃資產的資產、行業標準使用年限的75%以上的情況。
(4)在租賃實施日,租賃費是按照企業會計標準來評價的現值為該租賃資產的賬面價值的90%以上的情況。
(5)租賃資產的用處只限于承租人的特殊目的,如果把租賃物用于別的用處的話發生巨大的費用而實際上不能用其他目的的情況。
3.2 融資租賃與增值稅的相關性
(1)融資租賃和增值稅。
現行法律上租賃公司成為免增值稅對象。韓國增值稅法實施令規定著免稅的金融保險服務范圍內包括融資租賃。關于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的區別,現行《增值稅法》上沒有明確的規定。只是按照增值稅法規定的免稅的金融保險范圍中,增值稅實行令第40條規定了金融保險包括商業信貸金融業。商業信貸金融業是指信用卡業務、租賃業、分期付款金融(installment financing)業以及風險資本金融業(venture capital)。
(2)增值稅繳納與抵扣。
那么供應商階段上發生的增值稅最后怎么抵扣呢?增值稅處理原則上考慮的話,首先供應商給融資租賃公司銷售租賃資產,則供應商成為納稅主體。然后,第二階段,租賃公司根據租賃合同讓承租人使用、并從該租賃物上獲益。所以這階段上租賃公司成為納稅義務者而從承租人征收增值稅。
可是現行增值稅法上租賃是屬于金融保險業,而融資租賃公司是免稅企業。所以對融資租賃公司而言沒有發生銷售稅額則沒法抵扣進項稅額。因此,之前的其處理方式是,供應商銷售此租賃資產時在資產價格上加上稅額后銷售,因而這導致租賃費的增加。那么為了調整這些問題,租賃公司的進項稅額可以當做買入附屬費用處理。自然,承租人負擔的租賃費也減少了。
還有一個方式是,法律規定了有納稅義務的企業,根據增值稅法實施令69條(對于委托銷售等的稅單發行)8項,有納稅義務的從業者依據商業信貸金融業法第3條,如果從合法注冊的租賃公司承租設備,如果這個設備是從供應商或者海關直接取得,則按照增值稅法第32條第6項,供應商或者海關可以直接發行稅單給承租人。結果承租人根據此稅單可以抵扣進項稅額。
3.3 融資租賃合同中途解除與增值稅的處理問題
(1)融資租賃上合同解除問題。
2010年之前的融資租賃合同解除規定上,在租賃合同期間內禁止解除合同。 禁止解除合同,所以無論怎樣承租人都必須交納租賃費和把租賃物返還給租賃公司。但是如果承租人破產或者發生債務不履行的事由,租賃公司一方可以解除合同而返還租賃物同時也可以請求交納剩余租賃費、規定損失金。與此相反,經營租賃的話按照“雙方的合同”可以解除合同。
可是按照現行商法規定,原則上承租人不能中途解除租賃合同,但是承租人的租賃物使用上發生了重大的問題導致不能繼續使用該租賃物的話,承租人提前3個月前向租賃公司通知該情況,然后可以解除融資租賃合同。如果租賃公司一邊沒收資產,一邊領受剩余租賃費,邏輯上發生了租賃公司撈油水的結果。所以現行法律上租賃公司得經過清算的過程。清算時要么把租賃期間到期時侯的租賃物剩余價值和租賃物返還時的價值的差額支付給承租人,要么此差額和剩余租賃費互相抵消。融資租賃承租人的責任下解除合同的話,租賃公司可以請求剩余租賃費的即時支付或者租賃物的返還以外,同時也可以請求損失賠償。雖然是重大的事情發生而不能繼續用租賃物的情況,但是承租人還得賠償由解除合同而發生的損失給租賃公司。
(2)合同解除后的征稅處理。
如果因為是免稅對象而進項稅額沒抵扣的折舊資產,把它使用、消費于征稅事業的話,一定期間要交納相應的增值稅《增值稅法施行令85條》。
按照下面的計算方式,如果合同解除后,承租人把租賃物返還給出租人的情況下,通常超過10年的構筑物、超過2年的其他折舊資產上沒有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因為相應的經過期間內,當初的承租人已經全部抵扣了進項稅額。(見表1)
①建筑物或者構筑物。
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該財物的取得當時沒抵扣的進項稅額×(1-5/100×征稅期間經過的數)
②此外折舊資產。
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該財物的取得當時沒抵扣的進項稅額×(1-25/100×征稅期間經過的數)
(課稅期間:建筑物或者構筑物的征稅期間經過數超過20[10年]的話算于20,此外折舊資產的征稅期間經過數超過4[2年]的話算于4)
可見,租賃合同的解除上發生的增值稅問題的話,算出抵扣征收稅額取決于征稅經過數。那么通常超過10年的建筑物的話,供應價值等于0,增值稅已經全部抵扣了。還有2年經過的一般折舊資產的話,供應價值是等于0,這表示2年后再沒有能抵扣的部分。
4 結論
租賃的區別標準也是各種各樣的。 但是法律問題上有意義的定義是融資租賃。2010年12月30號,稅法上改正融資租賃范圍之前,“租賃(在韓國翻譯成Lease)”是增值稅免稅對象。這可能是初期韓國多大數租賃業是融資租賃,所以租賃行業沒必要劃分,所以租賃的概念上也有些模糊的部分。而且,把經營租賃處理于融資租賃,因而沒有所有權的承租人把資產折舊,所以這就是矛盾。但是隨著產業的成長,租賃種類多,發生的各種法律問題也多了。所以租賃行業中現行韓國增值稅法上規定的融資租賃為免稅對象。那么5個條件中滿足一個的話,這些租賃可以視為融資租賃。
在韓國還是有經營租賃術語上,有模糊的部分。所以,稅法上只要滿足上述的5個條件的話,雖然用經營租賃的名稱,但是實際上可以視為融資租賃。所以符合上述的條件的融資租賃以外的租賃的話,不能受到免增值稅優惠。
參考文獻
[1]計劃財政部.金融以及經營租賃會計處理指針[Z].2009.
[2]韓國會計研究院會計標準委員會.企業會計標準書第19號-租賃[Z].2005.
[3]具鍾泰.租賃會計與租賃稅務研究[Z].韓國租賃研究所,2001.
[4]權赫奇.中小企業的融資租賃使用方案[Z].漢陽大學產業經營大學院,1999.
[5]辛貴吉.關于我國租賃交易稅務處理的研究[Z].釜山產的大學,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