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地殼運動更加活躍和人類的活動不斷向山區擴展,我國滑坡地質災害發生的較為頻繁,給人們的經濟財產和生命安全造成了較大的損失。因此,做好滑坡地質災害勘查和防治治理工作顯得較為重要。該文闡述了滑坡的概念及滑坡的勘查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滑坡地質災害產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滑坡防治的措施。
關鍵詞:滑坡地質災害 勘查 防治治理 方法 原因 措施
中圖分類號:X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b)-0069-01
隨著人類運動的不斷擴展,我國滑坡地質災害變得頻繁和復雜。滑坡受控于地質規律,是地質災害的一種,我們一般常規上指滑坡時指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受到地下水活動等一些因素的影響,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帶或軟弱面,分散地或整體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
1 滑坡的勘查方法
(1)勘查的內容,滑坡防治工程對地質勘查工作是有一定要求的,即通過地質調查和測繪、地質鉆探、物探、挖探、地下水觀測等一些調查和勘探手段,來查明滑坡的規模、要素、空間分布范圍、水文地質特征、類型、性質、成因、危害程度與穩定狀態等。
(2)鉆探,在勘查一些中型滑坡時,主要用到的是鉆探技術。鉆探的主要任務是查清楚滑坡的范圍、巖土體組成和厚度,采用一些巖土來進行物理力學實驗,查清楚和滑坡有關的地下水含水層的層數、來源、動態、分布以及各含水層的水力聯系等等。
(3)物探,物探的手段有:地質雷達、電法勘探、電視測井、聲波勘探、地質勘探等。地質雷達、電法勘探、聲波勘探、地質勘探主要是根據不同的地層的物理性質的差異,來了解地質構造特點和地層的分布狀態等。
2 滑坡地質災害產生的原因
滑坡地質災害是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結果。滑坡地質災害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首先,自然因素:地貌條件和地質條件引起的滑坡地質災害。在我國的一些山區地帶,經常會出現因為地貌條件和地質條件引起的滑坡地質災害。從地質條件方面來說,巖土類型是引起山體滑坡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在山區地帶對于那些抗風化能力較低,結構松散,抗剪強度較低的巖土來說,在水流的沖擊下其性能會發生改變,比較容易造成山體滑坡。一般來說,松散覆蓋層、泥巖、粘土、黃土以及片巖、板巖等,還有一些軟硬相間的巖層構成的斜坡同樣容易造成山體滑坡。另一方面,地質水文地質條件也是造成滑坡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人為因素:仔細分析,很多滑坡多發的地區都是地殼運動和人類各種工程活動較頻繁地區。人們不符合生態學的活動主要有(1)過量的砍伐樹木,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現象嚴重,降低了土壤的保水、蓄水能力,在雨季,較容易山洪暴發而導致山體滑坡。(2)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人們在不能或不允許開挖的山體上,開礦、開墾、采石、取石等人為的破壞山體穩定性,使山體地表水改變了流向和路徑,加劇了滑坡體的形成。
3 滑坡防治治理的措施
防治滑坡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其危害。在進行滑坡防治時應該遵循以下十條原則:(1)正確認識滑坡;(2)以預防為主;(3)綜合治;(4)治理要徹底;(5)全面規劃分期治理;(6)治小治早;(7)經濟合理技術可行性;(8)動態設計;動態施工;(9)科學施工;(10)加強防滑工程維修保養。滑坡防治治理的主要措施如下。
3.1 加強宣傳工作
提高人們的防災害意識是做好滑坡地質災害防治治理的基礎,要做好這個基礎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宣傳工作。首先,有關部門應該在每年汛期到來之前,利用報紙、展板、宣傳資料向人們發放,在一些農村的偏遠地區人們的防災意識還比較淡薄,因此需要到農村、集鎮街上開展宣傳咨詢;其次,在一些地質災害多發地區,需要建立雨量自動檢測站,提高雨量檢測的準確性;最后,有關部門需要舉辦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班,適時地向人們宣傳地質災害的災害性和預防知識,不斷地提高人們防災意識和防災能力。
3.2 工程措施
首先,因為滑坡發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關系,所以消除和減輕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是防治治理滑坡地質災害的重要措施之一。消除和減輕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的具體措施有兩種:(1)排除地下水。排除地下水的方法應該根據邊坡的水文地質條件和地質結構特征進行選擇,一般采用的方法有:①垂直鉆孔排水;②支撐盲溝;③水平鉆孔疏干;④豎井抽水。(2)防止外圍地表水進入滑坡區。為了防止外圍地表水進入滑坡區,可以在滑坡邊界地方修建截水溝。在滑坡區內,可以考慮在坡面修配水溝,在覆蓋層上可以用人造植被鋪蓋或者用漿砌石覆蓋,來防止地表水下滲。
其次,改善邊坡土(巖)體力學強度也是滑坡地質災害防治治理中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之一。其具體措施有:(1)在山腳陡坡地方修筑牢固的擋土墻和護墻,來加強滑坡體腳基的穩定性;(2)修筑鋼筋樁或者鋼筋混凝土抗滑樁,用來作為滑坡體的阻滑支撐工程;(3)電化學或者固結灌漿加固加強邊坡土(巖)體的強度。
3.3 管理措施
很多人們在防治治理滑坡地質災害的時候,往往會忽略管理措施。防治治理滑坡地質災害的管理措施有:(1)在滑坡體以及保護區內,應嚴禁從事修公里、開礦、采石、取土等活動;(2)在滑坡體以及保護區內,應嚴禁從事放牧、砍伐,開展種植活動;(3)要加強對滑坡體的觀測、預警、預報等日常管理工作。
4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滑坡地質災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我們首先需要對滑坡的概念有明確的理解,仔細分析造成滑坡的原因,結合地質災害的勘查方法,吸取在防災救災的過程中的教訓和經驗,最后提高人們的防災的意識和能力,從而總結出有效、科學的防治治理措施。這樣才有可能減少災害的發生,才會在災害發生后將災害帶來的傷害減到最小。
參考文獻
[1]馬玉巖.我國滑坡災害防治技術的發展歷程[J].中國水運(下半月刊). 2010(11):185-186.
[2]邵繼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幾點思考[J].浙江國土資源.2010(4):28-29.
[3]楊燕雄,謝亞瓊.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后評價體系[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10(2):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