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歷史永久,發展出來的舞蹈更是多種多樣,但具有中國特色的舞蹈卻只有民族舞,民族舞是由各個少數民族和漢族共同組成的,每個民族的舞蹈都有各自的特點以及表現方式,而作為民族舞的承載體,不管在形還是神上都需要具體體會其中的魅力,才能夠將民族舞的特點與吸引展現出來。
【關鍵詞】民族舞;藝術特點;表現
中國是擁有五十六個民族以及永久歷史的大國,正是這些獨特的內容賦予了民族舞更深層次的文化?,F今較為著名的民族舞有藏族舞、東北大秧歌舞、蒙古族舞等等,每一個少數民族的舞蹈都帶有它們的地方特色,而我們在學些這些舞蹈中,首先要進行模仿,不斷的模仿,不斷的理解其中的內涵,了解其本質特征才能夠將其獨有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來,在形、神、律上表現舞蹈的魂魄,這樣才能讓民族舞活起來,不再死氣沉沉,具有了生命力,不再是古板的死硬動作,而是一個人。
一、民族舞的特點
民族舞是藝術的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對民族舞的欣賞也是對藝術美的一次審美活動,而民族舞存在的藝術美多種多樣,種類復雜,且各有各的特點,而民族舞之所以能夠形成以及擁有如此久遠的歷史,并且將在以后也一直流傳下去與其所具有的特性離不開關系,不僅具有形象性、感染性以及典型性,更重要的是它擁有自身的特殊性,正是這個特殊性讓民族舞永被人們記住。而在這廣袤的大地上,最主要的民族還是漢族,在歷史以及自然條件的共同作用下,發展出與之風格迥異的五十五個民族,民族舞更是多大七百多種。由此可見,一種民族下也擁有多種不同的民族舞。
(一)載歌載舞
在我國民間藝術中民族舞最為傳統的特點就是載歌載舞,一邊唱歌一邊跳舞,這在北方十分受歡迎,較為典型的民族舞就是膠州秧歌等各種秧歌舞。說到北方總會給人一種豪爽粗礦的感覺,而北方著名的秧歌舞正是印證了這一特點,粗獷剛強而又熱情豪放。與北方不同的是南方民族舞則更多了表現出溫柔委婉、秀麗的特點,讓讓在欣賞的時候別有一樣風味。而與南方以及北方都不同的是居住在高原、山區等邊疆地方的少數民族,他們的舞蹈更具有民族特色,但是不管是哪一種民族,舞蹈風格迥異,表現不同,可都體現了民族的古樸和優美,“袖”是他們舞蹈共同的特征。
(二)利用道具歌而舞之
展現舞蹈不單單需要依靠舞者來展現,還需要布景、服裝共同作用下才能夠更好的表現舞蹈。很多舞蹈在進行編排的時候需要借助一些道具來十分準確的把舞者的定位和環境向觀眾展示,才能夠更好的傳遞舞蹈的精髓,比如舞蹈表現的是一位老藝人的形象就需要舞者利用絲綢甩動等細節來表現該人物。
(三)形象鮮明、情節生動
中國的民族舞內容豐富,而且也十分重視舞蹈的內容,基本上很多民族舞的舞蹈內容都是根據一些故事、傳說改編而來,因此可以將人物形象刻畫的更加鮮明突出、活靈活現。而凄美的愛情常常是民族舞的重要環節。
(四)自娛與表演的統一
很多現代舞都更注重舞蹈內涵,而與現代舞不同的民族舞往往重視娛樂性和表現性的統一,民族舞從最開始出現就是為了活躍大家之間的氣氛,因此對于舞者來說跳舞就是為了娛樂大家,讓大家快樂,并且讓大家能夠跟著自己一起跳起來,舞起來。在這樣的精神下,民族的得到較大規模的傳播,因此自娛以及表演相統一是我國民族舞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征。
二、民族舞蹈的多種表現
我國國土面積廣大,地形復雜,在這些復雜的地貌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正是這些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構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國文化。每一個民族都有各自與之不同的特征,并且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現出來,表現內容中或多或少都富含了別樣民族文化特色,這些別樣的民族特色讓我們感受到中國民族舞的獨特魅力,不過不同民族所帶來的民族舞特性不同,只有深刻了解才能把握這些特性。
藏族舞地處我國西北,舞蹈內容與表現形式和宗教文化、農牧文化有很深的聯系,主要體現在舞蹈形象的表現上以及旋律、歌詞上。藏族舞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其向人們展現的基本形象也是如此,松胯、弓腰、曲背是較為常見的,具有這樣的基本形象和藏族人民在高原地區的勞動生活以及宗教信仰、禮儀習俗分不開,因此以舞蹈的視角來看,是用舞蹈來展現藏族人民的勞動美,具有強大的創造之美。
與藏族舞同樣具有強烈民族特色的是蒙古舞。蒙古族的基本形態是上身稍微后傾、后背挺拔如松、兩手擺放在身體兩邊的斜上方向,表現出來的姿勢要給人一種粗狂、寬廣的感覺才行,因此南方人跳蒙古舞很難有這樣的感覺,另外蒙古舞的旋律、動作也完全體現了蒙古族的民族特點,主要有柔肩、柔臂等等。而這些獨特的舞蹈姿勢、旋律都會體現出蒙古族人民英勇、瀟灑的個性特征,他們通過舞蹈動作來表現內心的情感,用舞蹈來表達他們對民族的熱愛。
北方秧歌主要高蹺秧歌、二人轉、地秧歌等三種類型,舞蹈歷史悠久,具有很強的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是北方人民長期勞動創造積累下來的藝術內容。與蒙古舞和藏族舞不同,東北秧歌集合了幽默、文靜以及美與浪勁兒于一身,充分表現出東北人民的淳樸、剛柔并濟的特性,在舞蹈中完美的表現出來。
膠州秧歌是山東地區的特色最具特色的民族舞蹈,風格鮮明、地區特征明顯。其帶來的藝術美也十分獨特,我們比較了解的就是翠花、扇女這些舞蹈的人物形象,大方得體、熱情而不失靈動,給膠州秧歌注入新的血液。
三、結論
縱觀歷史,不管是哪一個民族,都會在創造出一套體現他們民族生活、思想情感的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而舞蹈恰恰是藝術表現中開始最早、歷史最為悠久、流傳也最廣泛的藝術,并且會直接抒發情感,是民族在歷史發展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舞蹈中會直接反應出一個民族的特性特征,審美標準等,而這些民族舞蹈會因為民族所處位置、政治背景、宗教信仰等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各自具有不同特色的地方舞蹈。地處不同地區,舞蹈不管是動作還是旋律、姿勢都存在巨大差異,各個民族舞中最大的區別就是在下肢,下肢變化較大,而上身變化則較小,正是在這顯著區別中充分體現著各民族的特點。
參考文獻
[1]劉倩倩.淺談中國民族舞的藝術特點[J].人文論壇,211.
[2]張振江.淺析中國民族歌劇的藝術特點[J].藝術論壇,2002:93-94.
[3]周威.中國民族舞蹈藝術的傳播研究[J].百家論論壇,203.
[4]郭秀清.如何把握民族舞的表現特征[J].黃河之聲,2009(9):42-43.
作者簡介:宿珈毓,吉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