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經濟以及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由此導致群眾性大合唱活動的普及與繁榮。作為通俗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雖然群眾合唱備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但由于合唱者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難以接受專業的指導,因而在演唱中往往會遇到一定的問題。本文結合群眾合唱隊的組建原則以及群眾合唱中的基礎訓練項目,探究了群眾合唱的組織及排練方式。
【關鍵詞】群眾合唱;組織原則;排練
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群眾合唱作為一種備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運動,隨之得到了大范圍的發展與推廣,但因為相當多的群眾并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訓練,缺乏足夠的音樂基礎來完成群眾合唱,所以,有必要針對不同性質和水準的合唱團的排練進行探討,提出有效的群眾合唱的組織及排練方式。
一、群眾合唱隊的組織原則
一般來說,群眾合唱的組織通常局限在某個單位、某個小區或者某一社會群體之中,與專業合唱隊相比群眾合唱隊的組織顯得更加業余,但這并不意味著群眾合唱就沒有其存在的價值。站在群眾合唱者的角度來看,群眾合唱可以使合唱者抒發自己的感情,娛樂自己的身心,既能夠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也能夠給別人帶來精神上的享受。為了達到上述目的,群眾合唱隊在組織時還是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1)不要過于追求聲部的音色,五音稍有欠缺的人也可以成為合唱隊的隊員;(2)低聲部的隊員必須有足夠的節奏感和樂感;(3)建立健全的合唱隊激勵約束機制,在排練時必須做到全員參加,由此充分保證整個組織的進度一致;(4)合唱隊伍的指揮者必須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以便于組織好和建設好合唱隊伍,帶動隊伍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
二、群眾合唱排練的內容
(一)音調訓練
合唱要想切實達到悅耳的目的,就必須追求音調的準確,因為只有準確的音調才能表現出和諧的旋律,才能給演唱者以及聽眾帶來聽覺上的享受。在進行音調訓練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根據隊伍現有的水平來制定練習時的歌曲,要準確把握音調的高低,不合適的音調會讓隊員養成錯誤的習慣,從而影響整體的表演;(2)群眾合唱參與者的自身文化素質參差不齊,基本上都未接受過系統的音樂訓練,因此在合唱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難以把握節奏、咬字困難、呼吸不從容等情況,如果不能夠及時消除這些情況,同樣會導致合唱的失敗;(3)在訓練的過程中切忌急于求成,要根據群眾合唱參與者的能力水平來決定練習的速度,速度過快或者過慢都會導致訓練的效果不理想;(4)訓練隊員的音調可以選用沒有伴奏的合唱曲來進行,無伴奏合唱因無樂隊音響,容易求得合唱音的和諧,又可使合唱隊聽到單純的合唱效果。沒有伴奏的合唱曲可以使隊員的精神得以更高度的集中,繼而增強合唱隊伍的表現力。
(二)音量均衡的訓練
對于群眾合唱而言,音量的均衡非常重要,只有高低音均衡、音量的強弱均勻,才能體現出歌曲的獨特美感。對于群眾合唱參與者音量均衡的訓練可以采用以下幾個方法:
(1)群眾合唱隊剛組建時,所有隊員的音量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融合,因此可以逐漸通過讓合唱隊輕聲地發不太高也不太低的長音,基于這樣的練習來逐漸加強或者減弱音量,達到訓練所有聲部的效果;(2)合唱練習的歌曲的主調不能夠固定在某一聲部,最好先鍛煉隊員在不唱主調的聲部之間音量取得平衡,然后在與唱主調的聲部合唱當中,要求能顯出主調,并求得各聲部的協調和均衡的聲音效果;(3)選取音量有突然變化的歌曲片段作為練習曲,由此群眾合唱的參與者才可以學習歌曲的突弱、突強和特強的片段演唱方法。
(三)音色一致的訓練
群眾合唱參與者各聲部的音色是不同的,想要做到每個聲部的音色完全一致基本不可能,因此在合唱訓練時需要根據音色相近的人來劃分不同的聲部,盡量保證在合唱中這些人的音色相同。其訓練模式如下:
(1)在排練時要著重訓練歌曲中最有表現力、最能表現情感色彩的片段,以便讓隊員感受到情緒和演唱力度的變化,體會歌曲中的情感, 達到音色的一致;(2)對聲部中音色突出者,應讓他們多聽聽所屬聲部音聲的特點。也可以對他的音色做個別的訓練,但往往不如通過合唱與分部練習,使其在聽覺上受到實際鍛煉更為有效。
(四)節奏統一的訓練
對于群眾合唱來說,如果整個隊伍對于歌曲節奏的把握性較強,那么演唱出來的歌曲也會帶有更強的感染性。相反,如果整個隊伍對于歌曲節奏的把握性不夠強,那么在合唱時會使得合唱曲特定的和聲效果發生變化,從而改變整個合唱曲的感覺。針對節奏統一的訓練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反復練唱各種音符的變形與組合,要求合唱隊把每個音符的時值唱足。要使他們認識到節奏如果不準確,其他要求便無從談起;(2)通過無休止符標記而必須中斷(分句或換氣)的歌曲片段,練習呼吸和節奏的一致。在不能達到要求時,可以減低速度進行練習。
三、群眾合唱的排練
群眾合唱排練的有效性是保證群眾合唱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礎。但是由于群眾合唱的特殊性,排練中面臨多項的工作,只有和諧處理好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夠保證排練的有效性。群眾合唱的排練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營造良好的排練氣氛
對于合唱隊的隊員來說,一個良好的排練氣氛能夠隊員的注意力迅速得到集中,從而取得更好的排練效果。同時輕松愉快的排練氣氛也不會使得隊員過于緊張,避免不必要的錯誤。但是對于輕松愉快排練氣氛的把握要適度,過于輕松的排練氣氛會使得隊員對排練工作不重視,從而使排練工作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良好的排練氣氛應該做到不會讓隊員過于拘束,也不會讓隊員輕視排練工作。
(二)“弱聲、半聲”的聲音訓練方法貫穿排練的始終
專業合唱隊的訓練均是先鍛煉隊員對于音準、節奏、旋律的把握,將聲部先分開排練,然后再一起排練,大量的事實證明這種排練方法具有較好的效果。對于群眾合唱的排練來說,“半聲、弱聲”的訓練始終貫穿著排練的始終,整個排練的過程中都要求合唱隊的聲音不能夠壓過鋼琴伴奏,這樣才能夠幫助隊員準確把握音準,也有利于保護隊員的嗓子,減輕訓練以及演唱的負擔。
(三)聲音效果的尋求
對于群眾合唱來說,最重要的是追求和聲的優美,從而給合唱者以精神享受的同時帶給聽眾以聽覺上的享受,將作曲者的感情傳遞給聽眾,成為作曲者和聽眾之間溝通的橋梁。“美”是合唱的總原則之一,“美、柔、輕、高“是當今世界合唱發展的總趨勢,群眾合唱同樣應該遵循這樣的目標。群眾合唱的訓練過程中應該重視韻律等的統一,真正將排練工作落到實處,這樣才不會浪費了時間卻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對于聲音效果的追求不應該僅僅是專業合唱隊伍的追求,群眾合唱隊伍同樣也應該將此作為訓練的目標,通過鍛煉不斷提高自身的演唱實力。
四、結語
時代的發展使得群眾合唱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普遍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在傳統節日的電視節目中經常可以看到群眾合唱這一藝術表現形式。作為人們對精神生活的一種追求,群眾合唱要求良好的群體組織、協調、聲部均衡,因此群眾合唱訓練的內容應該包括音調訓練、音量均衡的訓練、音色一致的訓練、節奏統一的訓練,同時排練的過程中要營造良好的排練氣氛,將“弱聲、半聲”的聲音訓練方法貫穿排練的始終,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合唱排練的有效性,切實提高群眾合唱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周東恩.群眾合唱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1,09:
200-201.
[2]曹化勤.群眾合唱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探索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09:262.
[3]劉春英.群眾合唱的聲樂訓練[J]. 黃河之聲,2012,17:85-86.
[4]鄧欽芳.關于訓練專業合唱與群眾合唱的實踐與思考[J].大舞臺,2010,06:41-42.
作者簡介:趙凌娟(1979—),女,山西介休人,本科學歷,助理館員,從事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