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驅動發展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提出了新的服務要求。該文以國內商業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研究對象,系統分析了其當前發展狀況及面臨的主要問題,主要包括整體規模小、高端人才匱乏、高附加值服務能力不足、良好供需環境缺乏等。并提出針對性的發展措施,如,整合現有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構建專業化和多樣化的人才隊伍、拓展知識產權服務增值空間、積極搭建供需溝通渠道、構建知識產權服務標準體系等,以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及國內知識產權服務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保障。
關鍵詞:創新驅動 知識產權 服務機構 對策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8(b)-0013-02
Abstract: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proposes new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ervice agencies. This paper takes the domestic commerci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ervice agenc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 analyze its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main problems, such as the small overall size,the lack of high-level talent,the short of high additional value service ability,lack of good supply and demand environment, etc.To promote the fast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ervice agencies,w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measures, including integration of exis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ervice agencies,the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construction of personne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value-added space expandation, efficient supply and demand channels construction, and form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standards system. With these means,the domest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industry, can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Key Words:Innovation-Driven;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ervice Agencies;Measures
當前,國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主要包括由政府主導成立的公益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如知識產權保護協會、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等)以及商業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如專利事務所、商標代理公司等)兩類。其中,商業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是國內當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主體,也是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基本力量。近年來,其行業規模穩步擴大,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中國知識產權服務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5月底,我國主營知識產權服務業的企業共有5179家。
1 商業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我國商業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近年來在規模和數量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從總體上看,其行業規模、服務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服務機構整體規模小,經濟效益低
僅從企業規模來看,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業的企業規模整體較小,以小微企業為主。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調查,企業注冊資金在100萬元以內的企業數量達到84.28%,注冊資金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數量占比僅達6.04%。此外,根據國家知識產權的統計,2008年知識產權服務業行業人均資產與人均利潤也僅分別為服務業總體水平的30.7%與72.8%,處于虧損狀態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數量占比高達26.8%。
1.2 知識產權服務人才數量不足,高端人才匱乏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業人才缺失現象嚴重,人才結構堪憂,服務能力和水平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十一五期間,我國專利申請量增長了257%,而執業專利代理者僅僅增長了55%,執業專利代理者的增長速度遠遠落后于專利申請量的增長速度。同時,專利代理人中具有新興產業高新技術背景的復合型人才數量有限,可勝任知識產權評估、預警分析、訴訟咨詢等業務的高端人才更是嚴重匱乏。
1.3 傳統、低附加值知識產權服務為主,高端服務能力不足
服務機構所能提供的服務領域有限,多數服務機構所提供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專利代理申請、商標注冊、著作權、集成電路圖設計登記等傳統的、低層次服務領域,在企業知識產權戰略規劃、產品市場戰略、風險預警、咨詢顧問、專利資產管理、質押評估、海外維權等高附加值、高端服務方面開展較少。這與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業起步較晚,專業服務人才數量不足,政府扶持力度有限等因素有一定關系。
1.4 服務機構區域發展不均衡,服務水平參差不齊
當前國內知識產權服務地域發展不平衡,與區域經濟發展呈正向分布,地域差異較大,知識產權服務人才主要集中在發達地區。尤其是北京、廣東、上海、江蘇和浙江等5省市知識產權服務人數已經超過全國總量的一半。即便同一地區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發展也參差不齊,據不完全統計基本上50%左右的知識產權服務人才承擔了該地區90%左右的知識產權服務業務量。
1.5 缺乏有效溝通渠道,未形成良好的供給需求環境
絕大多數國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宣傳力度不大,甚至很少注重宣傳推廣。一方面未能和政府科技、知識產權等部門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不能及時獲取國家各類科技政策和經濟運行狀況;另一方面與企業、科研機構之間缺乏暢通的信息交流渠道,未能形成有效的知識產權服務需求供給環境。此外,在承擔企業知識產權服務的具體過程中,服務機構的從業人員與企業相關人員的溝通也不充分。
1.6 行業服務標準體系缺失,國際化視野不夠寬廣
當前國內知識產權服務標準體系還未建成,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存在服務運作不規范,服務效率低下等問題,如服務機構惡意欺詐、擅自泄露委托人商業秘密等行為時有發生。此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多以企業國內知識產權事務為服務內容,國際化視野不夠寬廣,缺少熟悉國外專利事務和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綜合性、國際化人才,難以有效幫助企業應對海外專利糾紛,快速擴展海外市場。
2 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能力提升對策建議
針對上述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存在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提高服務能力,以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
2.1 整合現有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著力培育知識產權服務名牌機構
由于專利代理機構在知識產權的保護、管理、運用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技術及經驗優勢,能更好得把握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判斷知識產權的轉化效益,可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的方式,對現有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進行整合,借助市場的力量吸引其它服務機構的資本、人才向專利代理機構聚集。一方面消除各服務機構之間的惡性競爭,建立有效的知識產權服務市場秩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知識產權服務的質量,增加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效益,并培育一批績效顯著的具有示范效應的知識產權服務名牌機構。
2.2 強化知識產權服務人才引進培養,構建專業化、多樣化的人才隊伍
人才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發展的根本保障。知識產權服務在科技創新活動中承擔了成果保護、成果轉化等重要活動。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一方面應當積極引進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綜合素質人才,同時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輸送從業人員去外學習、培訓,借鑒其它服務機構的先進經驗、模式,培養精湛專業能力的高端人才,組建具有專業化背景和全球視野的人才隊伍。針對行業人才流動頻繁的現象,服務機構可在收入、事業、家庭等方面關懷員工,為留住人才做好工作。
2.3 創新知識產權服務內容,拓展知識產權服務增值空間
結合知識產權代理、咨詢、檢索等服務鏈基礎服務,多元化發展知識產權評估、交易、托管、投融資、轉化等增值服務,將知識產權業務嵌入到企業的商業運行,成為企業的戰略合作伙伴,幫助企業真正實現創新的價值,提高知識產權服務附加值。在拓展服務內容、提升綜合能力的同時,服務機構可結合企業具體情況,開展專業化、特色化的服務。如:對缺乏創新的企業,有意識引導其重視知識產權和激發創新活力,實現企業創新發展。對由于專利運用不足的企業,引導企業面向市場,圍繞核心技術重新設計市場競爭策略,提質增效。通過綜合化和特色化的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企業創新發展。
2.4 加強政府支持力度,促進知識產權服務綜合協調發展
盡管知識產權服務業和地區經濟、科技發展密切相關,受市場需求和規模的限制,國內知識產權服務區域發展失衡的狀況,短時內難以有效解決。但知識產權服務發展相對薄弱地區的政府部門可設立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制定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財政、稅收政策,激發企業知識產權服務需求,鼓勵發達地區的優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參與本地區的知識產權服務,帶動本地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發展。此外,規范市場競爭秩序,著力培育一批基礎扎實、業績顯著、具有示范帶頭效應的知識產權服務名牌機構,提升服務機構整體服務質量。
2.5 積極搭建供需溝通渠道,提升知識產權服務實際效用
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一方面應重視營銷策劃,加大其推廣宣傳力度,并積極聯系政府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產業園區管理機構等部門,拓寬其服務渠道,使盡可能多的企業對其有所了解,以便企業有具體知識產權服務需求時有明確的尋求方向;另一方面,服務機構在承擔企業具體業務后,應深入企業了解其服務需求,從企業客戶的角度出發,與其進行充分溝通、合作,獲取更多的信賴,如專利申請中,專利代理人按照申請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以充分負責的態度,從技術內容、申請目的、保護策略等不同角度與申請人進行充分、有效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提高服務效益。
2.6 構建知識產權服務標準體系,促進服務規范化、國際化發展
知識產權服務標準體系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目前知識產權服務市場的不規范,成為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發展瓶頸。為此,一方面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自身可以開展、完善行業協會建設,建立行業自律性機制,制定行業行為規范和職業道德標準,倡導和監督各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自覺遵守,維護行業內的公平競爭。同時,各級政府部門也應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市場環境,制定相應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發展規劃,推進成立知識產權服務標準化技術組織,強化行業標準管理,引導其向規范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慧,吳孟秋.淺談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如何協助企業做好專利布局[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4(11):57-60.
[2]劉喜蓮,朱小燕,嚴敏,等.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相關問題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24):101.
[3]劉菊芳.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的關鍵問題與政策研究[J].知識產權,2012(5):67-73.
[4]劉菊芳,馬斌.我國急需加快培育知識產權服務業[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2(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