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與越來越發達,我國公路的修建速度越來越快,然而在修建公路的過程中,由于施工方法的不當造成了大量的路基邊坡問題,本文通過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以及路基邊坡防護設計的原則,提出了相關的整治措施,旨在加強公路的防護措施,提高公路的安全性能。
關鍵詞:公路路基;邊坡;防護;措施
前言
路基邊坡防護是保證道路安全和暢通的重要方法,要想做好路基防護關鍵是要做好路基邊坡的防護。由于我國地形較為復雜,地質情況特殊,修建道路時經常會出現一些挖方、填方及半填半挖路基邊坡,這些路基邊坡長期暴露在外,受到降雨、風沙、人類工程活動等條件的影響,會引起變形松動等問題,破壞路基邊坡的穩定,久而久之會使道路安全受到威脅。因此,我們在做好基本的排水工作之外,還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采取一些恰當的措施,對路基邊坡進行防護,以此來保證道路的通暢和安全。
一、邊坡的破壞形式
邊坡滑塌是路基邊坡問題的常見形式,根據邊坡的情況不同,可以將破壞形式分為以下四種:溜方、滑坡、剝落以及碎落、崩塌。溜方是由于少量土體沿著土質邊坡向下滑動形成的,也就是邊坡上稍薄的土不斷向下流動,這主要是因為經常降雨以及施工不當等原因造成的。滑坡則是說部分土由于重力的原因,沿著邊坡下滑,主要是指一部分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邊坡的某一滑面滑動。剝落和碎落指的是邊坡表面被風化嚴重,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從坡上剝落下來。崩塌通常是說比較大的巖石脫離邊坡沿著邊坡滑落的情況。這些情況對于公路的建設是很不利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采取措施整治。
二、路基邊坡防護設計原則
(一)路基邊坡防護的基本原則是綜合考慮、因地制宜、多層防護相結合、以保施工順利進行、路基正常使用。
(二)在進行路基邊坡防護的時候,一定要把設計、施工與防護相結合起來,多進行調查,多了解當地的環境氣候以及地質狀況等,因地制宜,采取適當的工程方法來進行施工,保證路基的穩定和安全。
(三)路基邊坡應選用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施工簡便的成熟技術,便于維護、管理。
(四)路基邊坡應盡可能與道路建設相結合,美化生態環境,與自然景觀相協調。
三、公路路基邊坡的通常防護措施
(一)植被防護
1、種草防護。它適用于邊坡較穩定,坡面沖刷程度比較輕,而且它的土質宜于草類植物生長,以此來防止表面水土流失,增加路基邊坡的穩定性。如果是經常有水的邊坡,不利于草類生長,不適合采用這種防護措施。在進行種草防護的時候要注意選用的草類植物要適合當地的氣候條件,要易于植物生長,發育茂盛,葉莖比較低矮,最常見的有毛鴨嘴、鼠尾草和小冠等,最好的辦法是多種草混合種植,有效覆蓋,在播種時,草籽最好與土粒混合,這樣比較容易傳播均勻,播種時間最好是比較溫暖的時候,最好是有雨,空氣濕度較大。
2、鋪草皮防護。這種方法適用于那些需要快速綠化的風化比較嚴重的軟質巖石邊坡,草皮應該選用根部比較發達,耐旱的草類。鋪草皮防護施工比較簡單,需要先培育好草皮,然后鋪在坡面上就行了,所以施工速度相對較快,但是一定要注意質量,培育的草皮也要非常耐用,有些時候在鋪草皮的時候需要加一些土層,讓草皮能夠成活。
3、種樹防護。植樹應該在比較緩的坡上,或是在邊坡的河岸等地方。樹的種子要選用生命力頑強、能夠迅速生長,而且根部比較濃密,低矮的灌木類植物最好。種植樹木是對公路進行防護的有效措施,但是在實際施工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樹種類型。
4、自然形成植被防護。在邊坡的自然植被沒有長成之前,必須采取措施加強路基邊坡的防護。當邊坡土出現問題時,可以在邊坡上培育腐植土,促進植物的生長。當植物長成后,要對植物進行維護和保養,避免雜草影響植物的生長,影響道路。在邊坡防護時,要注意自然植被的天然作用,并且加以利用,注意改善坡面土質,加強維護保養,促進植物的發展,形成有力的防護作用。
(二)工程防護
1、干砌護坡。干砌片石和干砌塊石是干砌護坡最為常見的形式。根據實際的不同需要可以砌成單層或者雙層的,單層的厚度不能少于25厘米。用干砌片石進行防護的時候可以采用碎石和砂礫,厚度最好是介于10到15厘米之間,它的基礎可以選用比較大的石塊。
2、漿砌護坡。用漿砌片石進行護坡,一般采用截面相等的石塊,它的厚度要根據邊坡的高度和坡度來決定,一般大約在0.25到0.5米之間,石料的質量必須符合公路行業的要求,施工的時候要避免坡面下沉造成坡面破壞。根據實際需要在每隔2至3米的地方交錯位置,在土質邊坡上的設置泄水孔。
3、護面墻防護。護面墻的厚度與墻的高度息息相關,墻體的基礎應該設在堅實可靠的地面上。為了使墻更加穩定,可以采用分級布置的方式,分級之間可以設置一個平臺,墻背的地方可以設置一個耳墻。墻頂應該封閉起來,以防地表面的水進入墻背,影響墻體發揮作用。窗孔式護面墻的窗孔大多為半圓拱式的,拱圈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適當的調節。
4、錨桿掛網噴漿(混凝土)防護。這種方法適用于表面比較堅硬且結構呈現碎裂式的坡面,在進行防護時,錨桿應該嵌入到穩固的基巖內部,錨固的深度應該按照巖體的特性來確定。
5、擋土墻、抗滑樁等支擋結構防護。抗滑樁是穿過滑坡體深入于滑床的樁柱,用以支擋滑體的滑動力,起穩定邊坡的作用,適用于淺層和中厚層的公路路基邊坡,是一種抗滑處理的主要措施。但對正在活動的滑坡打樁阻滑需要慎重,以免因震動而引起滑動。抗滑樁對滑坡體的作用是利用抗滑樁插入滑動面以下的穩定地層對樁的抗力平衡滑動體的推力,增加其穩定性。當滑坡體下滑時受到抗滑樁的阻抗,使樁前滑體達到穩定狀態。根據滑體的厚薄、推力大小、防水要求及施工條件等選用木樁、鋼樁、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樁。支擋結構的類型較多,如擋土墻、錨桿擋墻、抗滑樁等。這些支擋結構既有防護作用,又有加固坡體的作用。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公路事業也呈現出不一樣的變化,公路越來越多,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更多的方便。所以,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公路的實際情況和自然地理條件,綜合各種因素,采取適當的方法,搞好公路路基邊坡的防護工作,保證公路的安全和暢通,促進我國公路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