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寫作教學陷入了封閉的教學程式,程式化教學代替動態教學,僵化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的自由表達。寫作教學急需新鮮血液的注入,為學生的自由寫作打開通路。為此,本文就《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寫作教學新理念進行認識與解讀,以求對寫作教學實踐有啟發指導作用。
關鍵詞:寫作興趣;寫作指導;寫作評價
應試教育影響下的寫作教學,縮小了學生的寫作空間,注重規范形式的訓練,教學內容枯燥,教學形式呆板無趣,不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語文素養與語文能力的全面養成。《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寫作教學的新理念,為我們進行寫作教學,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提供了理論支持。認識并解讀《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寫作新理念,以期更有效地指導我們的寫作教學實踐。
一、寫作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
《標準》中對寫作教學作了如下描述:“……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容易動筆寫作,快樂表達寫作內容的首要條件就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愿意寫,樂意寫。而在現實教學中,教師的種種不恰當的表現,使學生的寫作興趣全無,讓學生對寫作教學產生恐懼心理,寫作的動機與信心被扼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初學者而言,寫作教學中,培養起學生對寫作的濃厚興趣后,學生才能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為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注意:
首先,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激發寫作欲望。解讀語文課程標準中寫作教學理念,我們可以發現它要求教師鼓勵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對熱點的關注,對自己個性生活的感悟,注意積累生活素材,為寫作積蓄力量,激發其表達的欲望,為寫作教學興趣的培養找準切入口。著名語文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為此,作為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時,應注重把學生的生活與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在廣闊的生活環境中,引導學生經歷、體驗、感悟,做生活的有心人,儲備豐富的生活閱歷與情感體驗。另外,教師應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帶學生走出課堂,聯系生活實際,有意識地、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學生提供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空間和機會,使學生置身其中,有話要說、有感而發,達到“情動而辭發”的境界。
其次,教師應當指導學生進行廣泛閱讀,獲取寫作信息。閱讀是信息輸入的過程,而寫作表達是信息輸出的過程。一定程度上,閱讀是寫作表達的基礎。閱讀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學知識,積累豐富的文學感悟,養成一定的文學功底。這些通過閱讀得來的修養,在學生的寫作表達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閱讀方面要給學生以引導,對浩瀚如云的書籍做出選擇性的閱讀,品讀那些激勵人求真、向善、賞美的文章。一方面,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體察他人的生活,讓學生間接性的積累寫作的素材。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認識事物、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寫作方法,恰當遷移到自己的寫作實際中,積極學習借鑒寫作內容和方法,訓練寫作能力。
然后,教師應有意識地在寫作課上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寫作氛圍,允許學生大膽設想,大膽質疑,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想象,激活學生思維,營造一種安全的心理環境。
最后,教師要注意進行個性化寫作教學。新課程標準則認為:“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意地表達,盡量減少對寫作的束縛。”而其中“自由地、有個性地、有創意地”等都強調寫作是一種個體行為,具有個性化的特征。教師在作文命題時應注意具有現實性、開放性、啟發性。教師應注意轉變教育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寫作主體的言從心出;教師應注意鼓勵學生寫多種形式的作文如隨筆、雜感、日記、周記等的小作文。選擇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的作文形式,能讓學生在寫作中,有話說,有內容可以寫,能激勵學生表達,觸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從而使讓學生頭疼的作文變得生動有趣。
二、寫作教學應具有高質量的寫作指導
雖然說在寫作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角色,但是對于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說,在寫作過程中間必定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高質量的寫作指導。教師在明確作文主題,幫助學生篩選作文素材,文章結構的恰當處理方面,甚至由內在信息轉換成外在文字時都要給予學生恰當的指導。教師的指導應有計劃性、目的性,具有針對性,講求實效。指導方式應靈活多變、不拘一格,使教師的指導確實能發揮促進學生寫作進步的目的。
三、寫作教學應確立正確的作文評價觀。
首先應重視學生的自我修改。訓練學生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由作者轉換成讀者,以讀者的身份重新審視自己的作文,可以發現自己寫作的得與失。在重新認識,重新發現的基礎上,很可能有新異的想法,創新的思路,可以對作文進一步的完善。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提倡學生自己修改,學生真正參與到作文的修改中,但是,修改權的還原并不意味著教師的無所事事,而是要求教師在學生自我修養的過程進行有目的地指導,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做好示范批改,并寫好評語。指導學生修改作文應從主旨、內容、語言、結構、文面、創意等方面入手。同時,學生應該樹立自己作文修改的主動性,通過同桌互評、小組互評、師生互評的方式,切實提高寫作能力。
其次,教師應采取多元評價方式。寫作是學生個性化的寫作。這就要求教師在評價中要注意從從不同角度、不同觀點、不同層面去思考,通過評價引領學生走出寫作思維的定勢,活躍寫作思維,創造寫作的新意。同時,寫作評價也是教師和學生交流寫作思想,實現師生平等對話的平臺。教師民主化、激勵性的評價對學生大膽寫作、勇敢表達有促進作用。學生在安全的心理環境里,開闊自己的寫作思維,調動寫作的素材,標新立異,讓自己的作文真正的個性化、生活化,人文化。
深入領會新課標中的寫作教學的新理念,轉變寫作教學觀念,為學生易于動手,樂于表達提供條件,從而為提高寫作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做準備。
參考文獻:
[1]李堅白.大作文——寫作教學的新觀念和新方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2]李堅白.趣味大作文[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3]劉永康.在作文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西安: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0.
作者簡介:路翠萍(1989-),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河南省,學歷:曲阜師范大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