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多地頻繁出現的霧霾給交通和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本文結合我國霧霾的特點,闡述霧霾產生的原理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為美麗中國的建設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霧霾;成因;應對措施
引言
近年來,我國東部和北部的許多地區相繼出現了霧霾,其影響范圍廣,污染程度嚴重,造成人群呼吸系統疾病頻發,導致了交通障礙。霧霾的嚴重性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霧霾一詞成為了人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2012年11月18日,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泵利愔袊奶岢隽铎F霾等環境污染的治理成為了當務之急。
一、霧霾的形成機理
1.什么是霧霾
霧是一種自然現象,在早上或夜間相對濕度較大的時候形成,和人為的污染并沒有關系;霾則是由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顆粒污染物造成的。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空氣的相對濕度,相對濕度大于90%時稱之為霧,而相對濕度小于80%時稱之為霾;濕度在兩者之間稱之為霧霾。
由于空氣質量不斷惡化,霧霾頻發,國內的許多天氣預報將陰霾天氣與霧霾天氣一同進行預報,成為霧霾天氣。
2.霧霾形成因分析
①城市中的靜風現象增多。霧霾大多出現在城市中,城市的快速發展使得高樓林立,風流經這些高樓收到阻力的作用,風就會減弱,這就是靜風現象。風力減弱,城市中的懸浮物不宜擴散,因此在城市中積累。
②垂直方向上有逆溫層出現。逆溫現象是指高處的氣溫低于低處的氣溫,這樣大氣層低處的氣溫垂直運動不能正常進行,導致空氣中的懸浮物向高空的運動遭到阻礙,滯留在低處。
③空氣中懸浮微粒增加。城市人口增長、工業發展、機動車輛猛增,污染物排放,都導致了懸浮物大量增加。霧霾天氣形成原因有自然因素,更多的是人為因素[1]。人為的污染排放是造成霧霾的主要原因,污染物中的可溶部分會與浮塵凝結,并形成一起,而后混合形成顆粒,在相對濕度大的天氣條件下,這些顆粒會吸收濕空氣中的水蒸氣增長、變大,直至人們的肉眼可以直接觀察到的大顆粒物體,造成能見度降低,進而形成了人們可以清楚看見的霧霾天氣。不得不說,可持續發展對于我國至關重要,消除霧霾也是在完成人們的心愿。
二、霧霾造成的危害
1.霧霾對身體的危害
①對呼吸系統的影響。霧霾的組成物中有許多復雜的顆粒物,而其中大量的、直徑小于10微米的粒子有通過呼吸直接進入人體的能力。這些粒子附著在人的呼吸道和肺部,能夠引起鼻炎和支氣管炎等疾病,而對于本身就患有這類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霧霾的出現無疑會加劇病情,造成病情的進一步惡化。研究表明,即使健康的人長期生存在霧霾環境中,也會增加患肺癌的幾率。
②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霧霾會阻礙人體的正常血液循環,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增加患病的幾率,例如冠心病、高血壓等病狀。而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心肌梗塞、腦溢血、心力衰竭等病癥的出現。
③對兒童成長的危害。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一定的紫外線照射以生成體內的維生素D來促進鈣的吸收。而霧霾對紫外線有阻擋作用,因此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極其不利,帶來巨大危害。
④對心理健康的危害。有心理學專家指出,霧霾天氣給人以壓抑的感覺,人們在心理上會產生不健康的消極情緒,還會對原本消極的人心理上產生更大刺激,加劇消極情緒。同時,由于霧霾導致光線變弱,部分人群會變得精神懈怠、情緒不穩。
⑤霧霾對交通的危害。由于霧霾的出現就會伴隨著能見度降低的現象,對于安全交通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輕則交通擁堵,嚴重情況會發生交通事故,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霧霾對陸運、航運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必須得到重視。
三、應對霧霾天氣的措施
1.改變經濟發展方式
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亟需轉型升級,從過分依賴第二產業向現代服務業、旅游業等低排放的第三產業轉型。一方面,要促進工業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強化重點企業節能管理、推進能效對標達標、加強節能節水技術改造等措施引導綠色低碳工業發展;另一方面,加快產業升級換代的步伐,引導資源要素合理集聚,構建三次產業新的發展格局,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2]
2.控制煤炭消費
政府應鼓勵綠色經濟產業成為當前經濟增長領域的主流,實現綠色行業創造工作崗位。產生霧霾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國的能源使用現狀決定的,我國目前的能源70%左右是煤炭和石油。這就要求國家必須努力探索,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應中要占的比例加大,比如加大風能、水能、太陽能等綠色能源的供應,減少對煤和石油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賴。[3]
3.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減少霧霾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減少機動車的使用,一是鼓勵公共交通,機動車使用更高標準的汽油或者使用混合動力機動車以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另一方面減少私家車的擁有量,同時嚴格控制機動車的快速增長。
4.加大對霧霾天氣的監管力度
因霧霾天氣的頻繁出現與工業企業帶來的污染物排放有著巨大的關系,加強對排放污染的企業的監督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對于高污染、高排放的企業要采取嚴厲的措施,例如鋼鐵、化工等企業,嚴格控制這些廠家的排放標準,指派專門的監督隊伍對其進行不定期的檢查,要確保達標才可以向大氣中排放。對于不接受監管的企業,采取措施,關閉改造這些企業,或者由國家提供技術支持,保證其合格排放。
四、結語
霧霾的頻繁出現根本上是我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忽略了環境的保護,若要根除霧霾,還給全國人民一個美麗中國,就要做到發展的可持續。提高排放標準,同時提高公民企業對于環保的認識,霧霾是可以根除的。
參考文獻:
[1]馮居秦,從陰陽平衡觀論人的體態[J].中國美容醫學,2009(1):92-93
[2]肖宏偉,霧霾成因分析及治理對策.[J].生態文明,2014(7).
[3]魯朝旭,霧霾的成因和治理.[J].大眾科技2013,15(17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