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坐落在卓尼縣柳林鎮的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隸屬于白龍江林業管理局,于2005年2月由甘肅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建立甘肅洮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正縣級建制,2009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機構和人員編制尚在待批之中。目前洮河林業局仍實行的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管理模式。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總體目標下,該局通過廣大職工的辛勤工作,真抓實干,求真務實,使保護區內的珍稀動植物資源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關鍵詞:甘肅;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加大保護力度;增強生態功能;實現生態文明;構建人與自然和諧
一、基本概況
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甘肅南部洮河中上游的迭山北坡,地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臨潭、迭部和合作四縣(市)境內。總面積287759公頃,其中核心區109762公頃,占38.2%;緩沖區67434公頃,占23.4%;實驗區110563公頃,占38.4%。該保護區是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天然原始山地寒溫性暗針葉林生態系統、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棲息地,森林覆蓋率49.34%,植被蓋度達到90%以上。保護區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總集水面積2877.5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0.13億立方米,占洮河流域片年平均徑流量53.1億立方米的19.06%。
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豐富,其典型性、稀有性、瀕危性、代表性較強,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維護生態良性循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該保護區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區域,境內保存有較為完整的原始林及森林生態系統,其物種資源豐富,擁有高等植物有122科444屬1302種;野生脊椎動物26目59科275種;森林昆蟲1055種;大型真菌248種。其中,被列入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紅皮書的國家珍稀瀕危植物尚有4種;有國家重點野生保護動物61種;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多達115種。
二、保護區建設與管理
多年來,保護區管理局認真貫徹黨的林業方針,突出抓好現有森林資源管護,全面加快公益林建設步伐,不斷完善組織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逐步走向科學化軌道。護林防火形勢相對穩定,有林地面積、活立木蓄積、森林覆蓋率逐年增加,保護區森林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各項工作井然有序。
1.積極爭取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后,由于沒有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專項資金來源,保護區的辦公、管護用房仍然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土木和磚木結構的平房,設施陳舊,設備落后,遠遠不能滿足保護區建設和發展的需要。由于保護區機構和編制尚未解決,保護區經費沒有列入省級財政預算。目前,保護區的所有運行費用都由保護區自籌解決。
2.狠抓公益林建設,積極培育森林資源
自設立保護區以來,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在把資源管護責任落實到人頭、地塊的同時,通過人工造林、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封山育林、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措施,使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得到了切實的改善和恢復,累計完成公益林建設任務145.81萬畝,新增森林面積13.6萬畝,活立木蓄積增加了26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了2.78個百分點,保護區自然生態呈現出良好恢復和發展趨勢。
3.提高認識,加強資源管理
保護區成立后,我局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甘肅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大了保護區資源管護力度,針對保護區面積大,林緣線長,周邊居民多,交通四通八達,無天然屏障,資源管護難度大的特點,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保護管理措施。一是分片包干,責任到人。采用局領導包保護站,保護站領導包保護點,護林員包林班小班的辦法,層層簽訂管護責任書和管護合同。做到山有人看,林有人護,不留死角。二是對林區護林熱點、難點地區進行集中整治,充分發揮林區公、檢、法等執法機關的作用,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確保了保護區自然森林資源的安全。三是社區聯合,齊抓共管。在保護管理工作中,加強宣傳教育,正確引導區內群眾自覺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保護區的有關規定,使當地群眾認識到保護自然資源與環境就是保護自己的家園,人們的生態意識、保護自然意識得到增強,由被動接受保護區工作到主動積極參與資源保護。
4.積極開展科研活動,提高保護區科技水平
一是積極與國家林業局西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白龍江林業管理局林業科學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廣泛開展科學研究,已完成《甘肅省洮河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報告》、《甘肅省洮河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洮河林區云杉落針病綜合防治技術研究》、《洮河林區苗圃地下害蟲綜合防治技術研究》、《洮河林區中高海拔造林技術研究》、《洮河林區植被種類及植被類型調查研究》等多個科研項目。二是委托國家林業局西北調查規劃院編制了《甘肅洮河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為制定保護區的長遠發展規劃,提高保護區的科學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5.積極參與UNDP/GEF洮河項目
為了使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維護當地生物多樣性的穩定;我局積極參與甘肅省自然保護區管理與保護建設——促進全球重要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GNDP/GEF利用生態方法保護洮河流域生物多樣性項目是聯合國環境開發署的贈款項目,如何充分用好外資贈款,對我局來講是一項新生事物,也是一個機遇和挑戰。
三、問題和建議
1.管理體制亟待理順。目前,保護區無機構,無人員編制和經費來源,嚴重制約保護區的發展。建議省上盡快解決保護區的人員編制問題,將保護區的運行費用納入省級財政預算。
2.能力建設亟待加強。我局大多數職工原來從事森林經營工作,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缺乏保護區管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加之自然條件差,收入低,難以引進人才,現有的技術力量已遠遠不能滿足保護區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加強這方面的支持和指導。
參考文獻:
[1]《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研報告》